老人看到墻上的老照片,陷入回憶。王鵬攝
“我在這里出生,也在這里長大??谷諔?zhàn)爭時期,我在這里聽到日本人的槍炮聲。”86歲的加拿大老人貝絲·利奇說,雖然這輩子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居住過,但成都才是她唯一的故鄉(xiāng)。
11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yī)院志德堂迎來了17位來自加拿大的銀發(fā)老人。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92歲,最小的也將近80歲。老人們不遠萬里來到成都,只為出席身后的“華西加拿大學校陳列館”開館儀式,見證半個多世紀前的青蔥歲月。
志德堂,曾經(jīng)的canadianschool(加拿大學校),簡稱“cs”,奠基于1915年,距今已整整101年。上世紀前半葉,這里曾經(jīng)是一所由加拿大教育和醫(yī)學傳教士修建、供外籍教職工子女讀書的全日制學校。到場的17位老人,都曾在這里度過童年時光,他們自稱“cs孩子”。
陳列館里,攝于1939年的“cs孩子”合影。王鵬 攝
今天,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三層建筑,被更名為“華西加拿大學校陳列館”。當年的老照片、舊物件被陳列于此,它們大多來自“cs孩子”的捐贈。
“這是一次珍貴的機會,我能帶女兒回來,讓她看看我曾經(jīng)在中國生活過的地方。”將近80歲的菲利斯半世紀后再回成都,顯得非常動情。她于1948年來到這里讀書,1950年離開。談話間,她指著二樓一個開著窗戶的房間說,那就是她當年的臥室。
讀書、游泳、踢足球、打網(wǎng)球、看電影……當年的“cs孩子”在這所學校度過了豐富多彩的童年時光。在這里出生的貝絲·利奇表示,她們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捐獻了很多珍藏的老物件、老照片給陳列館,希望后人知道它的故事。”
時隔半個多世紀,老人們在曾經(jīng)的校舍前再度合影。王鵬 攝
貝絲·利奇說,成都才是她真正的故鄉(xiāng)。“我在這里出生,也在這里長大??谷諔?zhàn)爭時期,我在這里聽到日本人的槍炮聲。我的父親出生在上海,我的家族里有5個人都埋葬在中國,這里對我有著特殊的意義……”說著說著,老人一陣哽咽,陷入了回憶之中。
陳列館里,老人們緩緩走著??粗鴫ι系睦险掌虏粫r浮現(xiàn)眼前。看到七十多年前的合影時,他們興奮地回憶當年的場景。馬里昂·沃克看到自己在手工課上做的玩偶衣服時,開心地哈哈大笑了起來。
“離開中國以后,我們每年都在加拿大聚在一起,回憶在這里的生活,回憶這里的大熊貓,以及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在這里經(jīng)歷的一切……”面對這座充滿了回憶的陳列館,馬里昂·沃克言語之間充滿感慨。 (王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