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本報刊發(fā)《養(yǎng)老房就這樣被人過了戶》一文,引發(fā)讀者極大關(guān)注。連日來,多位市民陸續(xù)打來電話反映,自家老人也有同樣“抵押房產(chǎn)——用抵押款理財——理財分文未獲——房產(chǎn)被低價過戶”的遭遇,有的老人甚至已經(jīng)被逐出家門。
到底是怎樣的一些人設下這種騙局?他們騙人的招數(shù)又是怎樣?小編詳細梳理這些個案,希望能提醒讀者,切勿貪心,謹慎理財。
案例
老人被幾個大漢攆出家門
“就在前天,我們從家里被人攆了出來,請救救我們!”昨天,張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聲音顫抖,幾次哽咽。氣憤、恐懼、無助,她的每一句話里,都傳達著這樣的情緒。
張女士一家人住在新源西里中街,她的母親67歲了,這里是老人唯一的房產(chǎn),更是老人的養(yǎng)老保障。前天,六七個操東北口音的男子突然闖了進來,強行將家里的東西打包,不由分說就抬到了樓下的馬路旁。張女士當時就蒙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可是,她無力阻攔,因為她被兩個大漢按在墻邊動彈不得。好好的一個家,幾乎是轉(zhuǎn)眼間就被人搬空了。與此同時,附近的房產(chǎn)中介開始以375萬元的價格,掛牌出售張女士母親的房子。375萬元,這比房子的實際價格低了很多。“甭管多少錢,房子、房款也一并是別人的了?!敝v到這里,張女士泣不成聲。
張女士再三追問才知道,這樣的遭遇和母親的“理財”有著直接關(guān)系。早在今年初,老人通過“一位朋友”的介紹,動了理財?shù)哪铑^。老人準備將房產(chǎn)抵押給一家公司,拿到抵押款后,再將這筆錢交給一個負責理財?shù)娜舜蚶?。這樣,老人每個月都能拿到數(shù)萬元的利息。三個月期滿后,本息全部收回,老人再用本金贖回房產(chǎn)證。自己毫無損失,還能干掙近20萬元的利息,這對老人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誘惑。
但實際情況是,負責理財?shù)娜瞬粌H沒給老人一分錢,而老人的房產(chǎn)卻被抵押的公司過了戶。抵押房產(chǎn)時,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還帶著老人去了公證部門,老人不懂合同但簽了字。昨天,張女士找到公證部門才知道,老人簽署的并非房產(chǎn)抵押合同,而是徹頭徹尾的委托售房協(xié)議,這就是說有關(guān)房子的所有權(quán)利早已屬于他人。
在張女士的講述過程中,小編幾乎能夠預知她要說的每一句話,因為她母親的這段經(jīng)歷,與上篇報道中劉先生母親的遭遇完全一致,甚至連細節(jié)都毫無偏差。
調(diào)查
同一伙人同一種套路騙老人
幾天來,小編所接觸到的相關(guān)事件遠不止劉先生和張女士兩例,如今至少有四五位老人遇到了同樣的事情,他們的房產(chǎn)分布在朝陽、豐臺等地。在幾個受害家庭的講述中,小編逐漸捋出這個騙局的套路。
幾乎每個受害家庭都回憶道,這件事不是突然發(fā)生的。早在一兩年前,家里的老人就出現(xiàn)了反常行為,他們會背著家人與外人聯(lián)絡,嘴里會提到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大項目”。同時,老人們變得疑神疑鬼,不信任家人,就像是被傳銷組織洗腦了一樣。
多數(shù)老人都不記得房產(chǎn)抵押公司的名字,只知道公司負責人姓龍,在公證處簽署的委托售房合同上,也都是這個人的名字。小編查詢到,龍某的公司名為“躍武鑫鑫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地址在黃寺大街附近。負責替老人們理財?shù)娜耸且粋€姓廣的男子,小編聽過他的聲音,是一個操東北口音的男子。多個家庭多位老人碰到的都是同一伙人,絕非巧合。
由此不難推斷,老人們跳進的這個“火坑”,實際上是個“一條龍”的騙局。他們的套路就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對老人們先進行洗腦,讓老人們自愿將房產(chǎn)證交給龍某,進行一次完全不成比例的抵押,隨后再由廣某扣住抵押款,在老人們無力償還抵押款的情況下,委托售房合同便很快生效,最終,老人的房子、錢都沒了!
維權(quán)
受害家庭往往束手無策
在北京,房子是普通家庭最重要的資產(chǎn)。轉(zhuǎn)瞬之間,家里最值錢的東西便易手他人,任何人都難以接受。小編發(fā)現(xiàn),在受害家庭的維權(quán)過程中,無奈和無力感緊緊地伴隨著他們,如影隨形。
即便是家里來了“搶房子”的陌生人,很多受害老人依然遮遮掩掩,不愿將實情和盤托出,甚至還替這些人說話。但是,在他們的講述中,小編還是慢慢聽出了端倪:他們都提到了一位姓董的女士,這是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姨。很多老人們因為“朋友”介紹動了理財?shù)哪铑^,“朋友”中就包括這位董女士。據(jù)知情的老人說,董女士原本是一位受害者,但后來卻介紹多人來理財?,F(xiàn)在,老人們不愿配合家人和警方調(diào)查主要有兩種心理,一是還沒有回過神兒來,二是因為自己也游說過其他老人理財,害怕自己難辭其咎。
老人們不愿配合僅僅是維權(quán)難點之一,在受害家庭運用法律武器時,遇到了更大的問題。法律是公正的,但也講求證據(jù)。老人們已經(jīng)通過公證的方式,自愿將對房子的一切主張權(quán)利轉(zhuǎn)讓他人,房產(chǎn)證上也不再是老人的名字,這又讓法律如何保護老人們的權(quán)益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