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老人幫忙照顧孫輩、補貼子女”的中國傳統老觀念正在發(fā)生變化,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獨立關系越發(fā)明朗,以往順理成章的親情關系如今卻演變出許多親情和金錢的矛盾……即日起,金陵晚報將連續(xù)推出“談錢傷不傷親情?”系列報道,講述小家庭和雙方父母之間的故事。您可以掃描二維碼,登陸金陵晚報官方微信留言,談談您的看法;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您將如何處理?
近日,西祠胡同論壇一則“家務事”帖引發(fā)網友熱議。老人幫女兒帶孫輩,女兒覺得應該每月給1500元表示感謝,但女婿覺得不合理,小家庭為此發(fā)生了矛盾。在諸多跟帖以及小編調查中發(fā)現,關于老人幫忙帶孫輩,子女要不要給“保姆費”的問題,爭議很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覺得該給老人回報的,有覺得談錢傷親情,小編采訪了眾多鮮活例子,您也來評評理。
正方
該給老人回報
案例一
老人一味付出,子女毫無表示
從女兒生下小寶貝依依(化名),60歲的彭阿姨就一直幫著帶外孫女,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因為女兒女婿上班早出晚歸,彭阿姨和老伴索性住到了女兒家,她忙孩子,老伴負責買菜做飯。
前兩天發(fā)生的一件事讓彭阿姨覺得深深地受了刺激。小區(qū)里一個鄰居向彭阿姨炫耀,重陽節(jié)收到兒子發(fā)來的188元微信紅包和一箱大閘蟹。而彭阿姨和老伴,連一句祝福都沒收到。彭阿姨郁悶地說,自己從來沒有開口向女兒要過什么,平時過節(jié),女兒女婿也沒什么表示?!耙荒甑筋^,女兒也就在過年的時候包3000元紅包給我們,我一般翻個倍包個紅包給孫女兒,她們知道不會虧的?!?/p>
彭阿姨說,她和老伴一個月退休工資加起來一萬多,不缺錢花,所以從來沒想過問女兒要節(jié)禮。反而,他們平時“巴心巴肝”的,女兒買房子支援,平時買菜錢都是他們出?!拔椰F在后悔,沒有早點給他們立規(guī)矩。”經過這次的事情,她認為,要給孩子上規(guī)矩,孝敬老人的傳統禮節(jié)不能丟,小輩該做到的要做到。
案例二
回報老人,可以用其他的方式
“談錢多傷感情呀!”小米(化名)是接受不了每月給婆婆交生活費。生完孩子后,小米的婆婆特意從鹽城老家趕過來幫她帶孩子?!拔液屠瞎际仟毶优綍r雙方父母和我們聯系都很密切?!毙∶资悄暇┤?,平時周末和老公回娘家吃飯,父母都是盛情款待,做的一桌子菜都是他們倆愛吃的。不僅如此,小米和老公每次都不會“空手而回”,要么帶著媽媽鹵好的牛肉,要么是草雞蛋,還有各種價格不便宜的時鮮水果。
老人的付出,小米看在眼里?!拔覀兗覜]有生活費一說,不覺得有點利益化么?”小米覺得,平時或者過節(jié),給他們買點東西,這樣關系更和諧。比如她給老公公買過手機,給自己的媽媽買羽絨服,他們都非常開心。
案例三
要不要錢,婆家與娘家態(tài)度迥然
多多(化名)和阿浩(化名)與老婆婆家住在一個小區(qū)里。平時婆婆常常會幫他們買菜燒飯看孩子,有時候還幫打掃衛(wèi)生。有次婆婆做完飯開玩笑地說了一句,“現在物價高噢,去次菜場,100元就沒了。再這樣下去,要問你們受生活費了?!逼牌诺倪@句話,多多聽得很清楚,之后她在心里琢磨,這是不是暗示我們要交生活費???
多多想到自己的媽媽,她不僅經常給他們買水果、牛奶、米、油,有時候還偷偷塞錢給他們。
多多最終決定要有所表示。她告訴小編,自己在客廳柜子里放了一個錢包,一次性放1000塊錢,囑咐婆婆要買菜的話,就從錢包拿錢。如果錢用完了,她再放錢進去,婆婆一開始說不用,久而久之,也就不拒絕了。
反方
老人“不出力就得出錢”
案例一
沒有精力帶也應該給經濟支持
張奶奶有一兒一女,兒子結婚生孩子早,自己那時候還有精力,就幫著帶了小孫女,一直到上小學。后來,“女兒給我生了個外孫女,我很喜歡的,但實在沒精力帶。”張奶奶說,她本身有高血壓,犯病的時候實在顧不了許多。
不幫帶外孫女,張奶奶的女兒不干了,認為媽媽偏心。張奶奶感覺冤枉,過年過節(jié),她給兩個小孫子的紅包都是一樣的,平時買禮物也都是一人一份。張奶奶無奈地說,女兒心里就是抹不平。女兒表示,如果不能幫忙帶孫子,起碼也要在經濟上給予支持,做到一視同仁。
案例二
婆家娘家“要么出錢要么出力”
李寧(化名)和老婆小吳的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收入兩個人的時候勉強夠用,兒子小西瓜(化名)一來,他們調侃自己是“生孩子窮三年”。李寧的父母還沒退休,所以,小西瓜生下來之后,一直是已經退休的外婆在幫忙帶。有天晚上,老婆突然提出,自己的媽媽帶孩子非常辛苦,相當于把育兒嫂的錢都省了。
“她說了好多,核心意思是,我父母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就要出點錢?!崩顚幹缓棉D達老婆的意見。好在,李寧的父母表示理解,同意一個月補貼他們2000元錢。
案例三
生了“二孩”,誰帶誰出錢
大寶才上2年級,二寶又出生了,王蕓簡直要崩潰了。兩個孩子帶給她的壓力不僅是精力上的,更是金錢上的。王蕓告訴小編,大寶當時是婆婆幫忙帶的,自己一直很感激。然而,婆婆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說到帶二寶,婆婆一推再推。
王蕓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商量之后,決定讓二寶跟女方姓。王蕓吐槽說,這也是我婆婆拒絕帶娃的理由之一,她認為,孩子跟誰姓,就由誰家?guī)?,如果帶不動,那么就出錢請保姆幫著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