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院壩里的升旗儀式。
原標題:國旗換了6面、旗桿換了15根,68歲老人天天堅持升國旗
鳳岡農(nóng)家院五星紅旗飄揚十八年
10月1日早晨7時30分,鳳岡縣蜂巖鎮(zhèn)桃坪村的一座農(nóng)家院壩里,伴隨著手機播放的義勇軍進行曲,一面鮮艷的國旗迎著朝陽徐徐升起。
這是村民田茂坤一家的升旗儀式?,F(xiàn)場沒有儀仗隊,灌滿混凝土的油漆桶替代旗臺,一根筆直的竹子當旗桿。
當天,田茂坤像往常一樣7時起床,洗了臉之后拿上一塊濕毛巾,把旗桿仔細地擦拭。老伴萬有香從臥房的柜子里取出疊得方方正正的國旗遞給田茂坤。
早上7時30分,田茂坤掏出手機,選擇里面唯一的一首曲子,點擊播放,雄壯的國歌頓時響起。
鮮艷的五星紅旗隨著田茂坤雙手拉伸動作緩緩升起,老伴是這場升旗儀式里唯一的觀眾。兩位老人神情莊嚴。
這是田茂坤升旗的第18個年頭。
“為什么天天堅持升旗呢?”小編問田茂坤。
“除了升旗,我找不到其他的方式來表達我的感情。”田茂坤的話樸實且真摯。
1987年7月入黨的田茂坤今年已經(jīng)68歲,他曾是一名供銷社工作人員。供銷社體制改革后,田茂坤和許多同事一樣下了崗,但是當?shù)卣疄樗麄冝k理了退休證,發(fā)放養(yǎng)老保險金,從2009年的每月1450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1930元,并且每年按照至少150元遞增。
“黨和國家沒有忘記農(nóng)民出身的我,這份恩情,我無以為報,我就想做點什么來表達我的感謝。”田茂坤說。
就這樣,思來想去的他決定用升國旗的方式表達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
1998年3月,田茂坤從縣城文具店里買來國旗,從屋后砍下一根筆直粗壯竹子,開始了他堅持18年的升國旗儀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當鮮艷的紅旗開始泛白,田茂坤就將舊國旗疊起來保存好,然后再換上嶄新的國旗。
春夏時節(jié),他每天早上6時30分準時升國旗;秋冬時節(jié),他每天早上7時30分準時升國旗,天黑后再把國旗降下來,整整齊齊疊好。
“如果遇到下雨天國旗被雨淋濕了,他再忙也要親自烤干。”萬有香說。
田茂坤不在家的時候,萬有香就接過升旗的重任,一天也不落空。
“天天升國旗?看你能堅持多久?”剛開始升國旗儀式時,有村民不理解。
1個月過去了,國旗天天升起;
3個月過去了,國旗還是天天升起;
……
隨著時間的推移,田茂坤的堅持開始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村民的想法,甚至還有村民陸續(xù)參與到他的升旗儀式中來。他們說,“這些年農(nóng)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腰包鼓了,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升國旗,是我們對國家的敬仰。”
18年,6500多個日夜輪換,即使國旗換了6面、旗桿換了15根,升旗、降旗的動作重復了13000多次,但鮮艷的國旗依然準時在田茂坤家的院壩里迎著朝陽升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