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路線圖 李宗華攝
本報訊(首席小編宋雨)這是李永仲第一次來西安。4月13日早上,他從四川南充蓬安縣出發(fā),騎自行車上路了。雄關(guān)漫漫,路途迢迢,這位83歲的老人,用勇氣和毅力,完成了近1000公里的旅行。
退休前,李永仲是位中學的物理老師,教書育人,桃李遍天下。退休后,他喜歡上了騎車和游泳,竟一發(fā)不可收,愛上了這個運動。從最早騎變速車,到現(xiàn)在騎山地車,他甚至練就了一身肌肉——除了滿頭銀發(fā)之外,他的皮膚、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邏輯思維看上去壓根就是個中年人。
4月13日,李永仲出發(fā)了。一行四人,他年紀最長。考慮到長途騎行,他隨身帶著工具箱、備胎、換洗的衣物、急救藥品,還認真做了攻略。“計劃騎10天,每天騎行多少公里,晚上在哪個地方歇腳,哪個地方有哪些景區(qū),都要規(guī)劃出來?!?/p>
一起同行的陳瑞生60歲,兩人在一次冬泳時認識,成為朋友。在陳瑞生看來,李永仲身上有著年輕人都少見的闖勁和吃苦精神,“我們一路騎,他就是老大哥,在前面帶路,遇到困難了,他幫著出謀劃策,非常給力?!?/p>
4月22日下午,在途經(jīng)巴中、漢中、寶雞等地后,李永仲一行人到了西安。半路上,兩個隊友的自行車壞了,半路返回,只剩下他和陳瑞生兩人。
在華山腳下,他還特意買了一張明信片,蓋上當?shù)剜]戳,寄給四川的家人。明信片的背面是華山同心鎖,正面是他寫的一句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得知他騎車來西安,在西安工作的學生們很驚訝。大家擺下宴席,想請老師吃飯,給老師餞行,他再三婉拒。“我雖然83歲了,但是我的心態(tài)只有38歲。”他說,人在年輕時一定要養(yǎng)成戶外運動的習慣,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想起鍛煉,更不要依賴吃補品來提高身體素質(zhì),“身體和心靈,永遠在路上,永遠在遠方,這段經(jīng)歷,是我晚年非常精彩的回憶。”
作者:宋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