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來,他用兩條長凳、一條竹板拼成一張“孝心床”,每隔一個小時就為老人翻身,因而睡不上安穩(wěn)覺。8年的勞累和精神負(fù)擔(dān),使原本身高1.75米、體重130多斤的他,消瘦得只剩百余斤。他就是臨海市杜橋鎮(zhèn)六畝洋村村民馬德善。
那位老人是馬德善的岳母葛玉花,60歲的馬德善是葛玉花的女婿。2006年初,葛玉花在坑頭山上砍柴時摔倒,導(dǎo)致高位癱瘓,雙手雙腳都蜷縮著,生活無法自理,即便躺在床上,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久了,也會疼痛難忍。
每天早上5點,馬德善和妻子就起床了,分別為老人和孩子穿衣、洗臉、喂飯……忙完后,馬德善就下地干農(nóng)活,又要去后山砍毛竹,扎掃帚。他賣掃帚所得大多也都是為岳母買吃的、用的。
“喂飯、洗漱、大小便基本都只能躺著完成,還得像嬰兒一樣用尿不濕。”妻子金蓮說,以前他們睡在二樓,母親經(jīng)常要翻身,照顧都來不及,馬德善干脆搬下來睡。他在一樓過道上搭了一張“床”,緊挨著葛玉花的床。而床其實就是兩條吃飯時坐的板凳,晚上要睡覺就在上面鋪竹板和鋪蓋,白天就把竹板收起來,鋪蓋放二樓,留出過道可以走路。
雖然生活忙碌且貧困,但馬德善并不灰心:“大家都說女婿是半個兒子,只要媽在世一天,我就會像兒子一樣待她。”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