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孩子暑假忙充電 老人帶娃得焦慮
2017-09-20 08:00:02
無憂保


(小編 周瑜)怕孩子遭意外,怕不會輔導作業(yè),怕沒照顧好生病……暑期過半,66歲的傅大媽已經(jīng)病了兩回。
“我是心累加人累啊,說是放暑假,但孫女暑假忙上課,我也跟著她折騰,實在吃不消。“傅大媽的孫女下半年上小學六年級,這個暑假,一共要上4個興趣班——奧數(shù)、英語會話、舞蹈還有鋼琴。
傅大媽跟小編報了一下上課的安排:每周一、三、五上午,早上9時到11時,英語會話,下午舞蹈課,晚上2個半小時的奧數(shù)輔導,周二、周四,送到城東的老師家,專門學鋼琴。“我家住在三塘,去少年宮或者城東,相當于穿了大半個城,但她爸媽平時上班,所以接送的任務就都落在了我和老伴身上。天氣太熱,趕路心急,一天下來,要到晚上8點后,才屁股著地,哪里有時間顧及自己的身體,時間久了就經(jīng)常胸悶頭痛。”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朱長江說,暑假碰到了不少像傅大媽這樣的病例。癥狀輕的,失眠、胸悶、煩躁;癥狀重的,感冒、發(fā)燒、血壓高。“孩子暑假忙,老人帶娃也遭罪。”他說,大熱天,對于調節(jié)功能已經(jīng)下降的老人而言,本身就是苦夏。身體操勞的同時,心理上的壓力更大,情緒緊張,非常容易焦慮得病。
隨機在社區(qū)做了一個小調查,超過8成的長輩在暑假期間要幫助子女照看孩子,而他們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暑期焦慮”。他們焦慮的原因主要是:擔心在幫忙照看期間,因為自己的疏忽,小孩生病,或者擔心無力輔導功課,有的甚至表示,在上下課途中沒有看牢,遇到意外傷害。同時,為了照顧好孩子,改變了原來的生活,犧牲大量個人時間,日子過得乏味漫長。
“家長要做好‘雙面膠’的工作,既要減輕老人的精神壓力,也要多跟孩子溝通,讓他們配合爺爺奶奶。”朱長江說,隨著年齡增大,老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會逐漸減弱。暑假期間,祖孫相處的時間變長,很多時候,管教的重擔落到老人身上。身為子女,要學習“老少咸宜”的溝通技巧。
他建議,子女下班后,要體諒父母的辛苦,主動照顧小孩或承擔家務活,鼓勵父母做自己愛做的事,比如看電視、打牌、下棋,還有跳廣場舞等;多關心和問候父母,關注父母的身體和情緒變化,并且根據(jù)父母的情況,考慮請鐘點工幫忙等其他照顧方式。同時,老人也要多與子女進行照顧及教育方面的交流,“有困難時,千萬別憋在心里,直接表達難處,尋求子女支援。”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