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春天遇到的真實
2017-09-22 08:00:02
無憂保


乙未正月過后的春天,衛(wèi)津路上一位年過四旬的先生,用輪椅推著白發(fā)老娘,到水上公園去看風景。
道路不遠也不近,他走著走著有些累了,便想攔一輛出租車。他的手不知舉了多少次,但一公里的距離里,無數亮著紅燈的空車瞥都不瞥一眼地匆匆而過。這讓他很難過。
直到八里臺橋下,他伸開的手,才讓一輛車穩(wěn)穩(wěn)停下。司機沒有機械地問去哪,而是開門下來繞過車身,幫他一起扶老娘上車。司機把輪椅折疊放好后,才客氣地問:先生去哪?更令他感動的是,結了費用后,司機沒有馬上轉身開走,而是再次幫他把老娘扶穩(wěn)。在這百花香的季節(jié),那么多出租車都賺省事錢,見老就躲,讓他難忘;然而好人真的有,執(zhí)玉行身,為城市增光,這件事更讓他難忘。
我聽說這事后,同樣也很感動。我也曾有過陪一位腦栓后拄杖的老友,在人民體育館附近站了半小時也攔不下一輛車的經歷。出租車怕麻煩,見老(特別是病患老者)不停,這種違反規(guī)定的事已成了常態(tài);停下,而且耐心、周到地服務,反而是非常之事了。于是,我設法找到那位司機。
這是一個很誠樸的人,年過五旬,一口天津話。他開始笑著講:看別人用輪椅推老娘,我眼饞。然后雙掌合抱說:幫了別人,自己也快樂。
他說,2004年母親就去世了,走得很快,從發(fā)病開始,半年多一點。一開始以為就是心臟有點不好,那時我們都忙自己的事,后來跑了幾家醫(yī)院,一檢查是肺癌,才知道已經晚了。
他說,將心比心,我沒想到崇高,只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一點講德行的事而已。
這是一位優(yōu)秀的司機,助老的事情做了很多。有一封90歲老人寫的感謝信,講述了老人吐血,他用被子蒙著把老人抱出來,送到醫(yī)院的事。還有一年初一凌晨,一對打車的老人中,男的突然感覺說話嘴扭,右肢皺巴。等再問大爺怎么啦,大爺口齒已不利落了。他說,就近的醫(yī)院不行,必須去環(huán)湖醫(yī)院。大娘以為大年初一,他要賺他們的錢,就決然地說,去環(huán)湖得多少錢,不去!沒想到他說:錢不是事,我只收您到最近醫(yī)院的錢,還不行嗎?車到了環(huán)湖醫(yī)院,他跑著去幫忙掛急診號。經診斷,老人患的是急性腦血栓,大夫說,幸虧及時啊。
有一對女兒在國外的夫婦,男的腸梗阻,一時找不到陪護,他一連給守了三個晚上。老人的女兒懷著八個月的孩子,從國外打電話給父親,父親怕女兒惦記,謊說沒事,而那時他正守在病床旁。事后有人說,像這樣有病都不麻煩自己孩子的老人,就不該管他。他不屑,只是說,老人有難,不能不管。
漢字“壽”就是受。老,雖和病難相連,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人一世,從少年時期活蹦亂跳開始,就是一步步要奔老、向老,這是誰都要經過、誰都不能回避的。老者在山頂,老軀是恩身,老味是長味,老湯是高湯,為此不能人老了誰都嫌棄,誰都不待見。
這位司機用他的行為告訴這座城市:人活著不能忘恩,文明的最高層次,不是愛小,而是敬老。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