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隸屬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業(yè)界權威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為個體用戶提供專業(yè)的社保和公積金在線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
去年以來,隨著股市的不斷走高,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推出了投資連接保險(簡稱“投連險”),該險種又被賦予“保險中的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等多種名稱。但隨著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保險監(jiān)管部門陸續(xù)接到反映“投連險”銷售誤導方面的投訴,結合小編的調查和讀者的遭遇,本報歸納了幾種常見的誤導形式,提醒消費者注意。
片面強調高收益
調查:小編以消費者的名義前往經七路某家銀行咨詢理財事宜。一名理財顧問非常熱情,主動介紹“投連險”這個理財項目。
“您看,這款保險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累計收益率超過了35%?!崩碡旑檰栯S即向小編展開了產品介紹彩頁:“假如您投入10萬元,選擇了收益高的積極型項目,到了第5年就可以拿到13萬多塊錢了;第10年就突破19萬了,第20年,直接就翻了一倍還不止,10萬變成了37萬多塊錢?!?/p>
這位理財顧問并一再聲稱該理財項目“安全系數(shù)之高可以說沒有任何風險”。見到理財顧問堅持聲稱保證收益率,小編就問這是不是意味著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會有“保本”這一條款。對此,理財顧問解釋,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中國經濟形勢明朗,股市大牛市格局不會變,因此不會出現(xiàn)實際收益是負值的情況。但是,合同是不會有這一明文條款的。
分析:事后,小編仔細閱讀了這位理財顧問提供的宣傳畫冊,發(fā)現(xiàn)上面有一行小字標示著:“此演示方案純粹是描述性的,實際收益可能出現(xiàn)負值?!辈⒎撬^的“安全無風險”。其實“投連險”這款產品早在2000年的時候,省城就有保險公司銷售,后來因為賬戶虧損嚴重,2003年、2004年的時候曾出現(xiàn)大量的退保。專家表示,“投連險”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如果股市突然暴跌,消費者來不及轉移資金,將遭受巨大的損失。
提醒:銷售人員一般都是在假設的利率下演示各種收益,消費者不能據此理解為對未來的預期。購買“投連險”也可能出現(xiàn)虧損。消費者應該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及時、準確公布投資賬戶單位價值,寄送投連保單狀態(tài)報告等信息。
眾所周知,社保斷繳的風險非常大,會影響到醫(yī)保就醫(yī)、買房、搖號、子女入學諸多方面,因此穩(wěn)定、便捷、成熟、官方認證成了評價社保服務業(yè)的首要因素。無憂保自成立以來,專注個體社保和公積金服務,五大優(yōu)勢六大保障確保社保繳納無憂,安全無憂,調基無憂,資金無憂,成為C端客戶的首選品牌信任品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