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zhì)和便捷的服務(wù),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xiàn)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黑山前村位于膠州洋河鎮(zhèn)南部,全村處在高山深溝之間,有200多年歷史。2009年時,該村還有18戶30名常住人口,如今,該村只剩下15戶20多名常住人口了,村民平均年齡64歲。
10月 2日記者驅(qū)車趕往黑山前村,山路崎嶇,沿著兩米多寬的山路轉(zhuǎn)了16道彎后,山路到了盡頭,黑山前村也到了眼前。進入村子半天都看不到一個人影,村子里只有5排房子,每排房子有四五戶人家,記者發(fā)現(xiàn),本來就小的村子里還有不少房屋被遺棄,院子里已經(jīng)長滿了荒草。
在村后的山坡,記者隱約看見玉米地里一個瘦弱的身影正在忙碌,她叫曾瑞英,63歲,丈夫去世,兒子在外地打工。種了三畝多地的玉米基本都靠她自己收?!皼]有辦法,從早上5點多就下地干活了,兩個兒子都加班,放假也沒有回來,生活還得全靠這幾畝地??!”她一邊掰著玉米一邊說。正說著,一個一瘸一拐的老人牽著一只羊上了山,放羊的老人叫王福軍,13年前出了車禍,導(dǎo)致半身殘疾。王福軍有一子一女,也都不在村里住了,他和老伴種了13畝地,由于他身體殘疾,所以地里的活基本都靠他的老伴了,由于國慶放假,女兒女婿趕過來幫他收玉米。
回到村子,孤寡老人王世古正在收集玉米皮。據(jù)了解,王世古沒有兒女,自己一個人居住,由于年紀(jì)大了,所以鄰居就將一些玉米皮送給他,讓他燒火做飯,冬天取暖。75歲的張奎英老人在門口扒玉米,看到記者拍照片,老人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是記者在村里呆了四個多小時,見到的唯一笑容!因為與同村的老人相比,她是幸運的,她的兒子和孫子都生活在村子里。
去年村里有三個年輕人結(jié)了婚,而在這之前,該村近20年沒辦過婚嫁喜事,沒有增添一口人。但是三個年輕人在家結(jié)完婚后,也都搬了出去,因為村里走出去的年輕人沒有一個愿意回來的。
村里有120多畝地,其中有40多畝已經(jīng)租出去了,60歲以上的老人,政府每月都有一部分養(yǎng)老金,對于老人來說,最缺的還是子女的關(guān)愛。
記者 陸金星 攝影報道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