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zhì)和便捷的服務(wù),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xiàn)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10月10日晚,61歲的徐月勝老人從安徽蕪湖趕到南京,尋找26年前他在南京租房打工時的房東。有輕微腦梗的他,在南京街頭顫顫巍巍地走了兩個多小時,也沒有找到原來租住的所街。附近市民告訴他,這么多年過去了,所街早就變樣了,想在原地找到人,基本不可能。老人是來還債的,他說,26年前他向當時的房東借了300元,這筆錢一直沒還上,“我的時間可能不長了,必須還錢……”老人用行為闡釋了“信義”二字的涵義。
10月10日19時許,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走到南京河西怡康街和西城路路口,四處張望,似乎在尋找什么。“老人家,需要幫忙嗎?”熱心人上前詢問。老人說,他是來找以前的房東還錢的。熱心人很驚訝,問借了多少錢,他說是300元。而什么時候借的錢,他好半天才說清楚:“有26年了……”
老人說話有點費勁,后來才問清楚,他叫徐月勝,有輕度腦梗,走路要靠拐杖,身體也很虛弱。老人記不得具體位置,只知道那個地方叫所街1隊。可是,所街一帶早就拆遷了,以前的住戶都已經(jīng)四處分散,現(xiàn)在找到所街也沒有用。
大家詢問老人在南京有沒有親人。老人說,他有個兒子住在南京。他這次沒去找兒子,而是專門來找房東還錢的。老人斷斷續(xù)續(xù)地說,他20多年前在南京打工時租住在所街,當時的房東叫沈慶強。他因為有事要用錢,就跟沈慶強借了300元。后來,老徐沒來得及還錢,就離開南京了,與沈慶強也失去了聯(lián)系。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沒還錢,現(xiàn)在卻突然這么著急?徐月勝老人說,以前自己生活很困難,沒錢還。而最近他家里的地被征用了,剛拿到了一筆補償款。
談話時,老人經(jīng)常會蹙起眉頭,似乎身體有些不舒服?!拔冶仨氝€錢了,我的時間可能不長了。”老人隨身帶了一個布袋子,一直拎在手上。大家打開一看,里面全是藥。老人撩起外套,解開捆腰的布帶子,慢慢從后背的襯衣和褲子里面取出一個紅色塑料袋。里面裝了一沓錢,居然有1萬元。老人說,20多年過去了,當初的300元,也不知道利息該有多少,他這次帶足一萬元,就不怕不夠還了。
據(jù)《現(xiàn)代快報》 J070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