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全國首創(chuàng)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新型社保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社保自由繳時代。
中國網5月11日訊(記者 劉陽河) 近日,本網接到報料人舉報,稱擬上市公司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龍精密”)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公司用工涉嫌違反勞動法、招股書隱瞞重大傷亡事故,因而“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此外,舉報信還稱金龍精密存在“隱瞞利潤”粉飾財報、產能過剩募投項目難以消化等經營風險。
針對上述舉報信提及的內容,中國網財經致電金龍精密董秘辦求證,董秘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職員稱上述問題需向董秘核實,并需提供書面采訪提綱。中國網財經記者按照上述董秘辦職員提供的郵箱,發(fā)去了相關問題的采訪提綱,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尚未接到該公司的回復。
據了解,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4月24日披露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發(fā)行1.4億股募資35億元,擬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金龍精密主要從事空調與制冷銅管、鋁管材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內螺紋銅管等銅、銅合金管材產品的生產,旗下共有境內公司21家,境外公司6家。
舉報信稱一線員工近三成無“五險一金”涉嫌違反勞動法
金龍精密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全體職工辦理及繳納包括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全部保險費用,不存在欠繳、漏繳、遲繳的情況,也不存在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定而受到任何行政處罰的情況。”。
“公司實際情況遠非如此,金龍集團在招股書所提到的"所有員工"僅為"正式工",而整個金龍臨時工的比例至少在30%-35%。”自稱“金龍精密前員工”的報料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
報料人稱,金龍精密招股書中員工總人數(shù)4650人僅是公司正式員工人數(shù),大部分工作不滿三年的“臨時工”沒有登記在案,“臨時工”占到總員工人數(shù)的30-35%左右,這些工人不享受“五險一金”等福利待遇。
報料人表示,金龍精密用工制度十分特別:大專以下學歷進公司三個月為實習生,三個月實習期滿后轉為“臨時合同工”,直至工作滿三年,符合各項考核指標后才能轉為公司正式員工。報料人稱金龍精密需要大批的一線工人,為了節(jié)約成本使用廉價勞動力,公司制定了十分苛刻的“大專以下學歷三年轉正”的“潛規(guī)定”,這部分人三年內不享受公司的福利待遇,金龍不提供“五險一金”,只是通過登記的銀行卡號發(fā)放工資,證明內部身份的只有一張員工卡。
報料人強調,金龍精密每年會發(fā)放給部分“臨時工”一張簡易合同,協(xié)議規(guī)定雙方相關工作義務,但甲方并非金龍精密公司,而是一家中介公司。正是這一畸形制度,造成了金龍精密員工流動十分頻繁。
顯然,以上用工情況跟招股書寫的存在明顯差異。
《中華人名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同時第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關于勞動者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名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針對大批一線員工無“五險一金行為”,如員工身份屬于金龍精密公司,此種行為已經觸犯了《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將受到法律追責;如金龍精密一線員工屬勞務派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xié)議。勞務派遣協(xié)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shù)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shù)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xié)議的責任。按照正常程序,金龍精密不可能對勞動派遣人員社會保險境況一無所知,金龍精密存在企業(yè)經營不規(guī)范問題。
針對報料人所說的金龍精密大批一線員工無“五險一金”情況,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富頓律師所主任顏丙杰。顏丙杰律師表示,如公司存在不給員工上社會保險情況,已經違反《勞動法》,員工應去勞動保障部門爭取其自身權益,企業(yè)也會受到當?shù)乇O(jiān)督部門追查。同時顏炳杰律師還表示,作為一家擬上市公司,大批員工無社會保險將直接影響其IPO審核情況,情況嚴重者存在IPO被否風險。
報料人稱金龍精密報告期內發(fā)生員工死亡事故 招股書涉嫌隱瞞
自稱“金龍精密前員工”的報料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2011年金龍精密新鄉(xiāng)總部車間因設備故障發(fā)生一起員工死亡事故,導致工作人員死亡。 事故發(fā)生后,金龍精密并沒有將有關情況上報相關單位,而是以賠付死亡員工家屬100萬以“私了”將問題解決。”
記者查閱金龍精密銅管招股書關于近三年違法違規(guī)行為情況介紹,招股書中除提及其子公司山東日輝存在一起工傷事件外,并無死亡事故行為。
舉報信稱兩家子公司隱瞞實際凈利潤 涉嫌粉飾財務報表
據報料人透露,金龍精密兩家子公司新鄉(xiāng)中科科技和格瑞恩早前曾在金龍月報(集團內部報刊)出現(xiàn)經股東大會審計后利潤:兩家子公司合計利潤近1億。中科和格瑞恩兩家子公司是研究并生產鋰電隔膜,鋰電隔膜在2011年是最火爆的項目,一度給金龍精密帶來不菲利潤,而在招股書中兩家子公司凈利合計約4790萬,5000萬凈利潤不翼而飛。
報料人對招股書中凈利潤變動做出如下解釋:“金龍精密因銅管加工利潤下降導致主營業(yè)務毛利率低下,為使IPO財務數(shù)據上不出現(xiàn)紕漏,金龍精密很可能將子公司利潤移花接木到母公司上,保證其盈利穩(wěn)定?!?/p>
據業(yè)內人士表示,凈利潤變動有可能因會計準則不同或者招股書要求比較嚴格而有所差別,因而出現(xiàn)兩種不同數(shù)據的局面。
產能過剩、開工率不足 募投新增產能消化面臨不確定性
招股書顯示,金龍精密此次募資項目主要用于投建年產9萬噸新型節(jié)能銅項目以及高效節(jié)能銅管項目,另還有7.5億資金用來償還銀行貸款。據報料人透露,金龍精密在2011年8月-2012年3月本是金龍產能最旺盛的季節(jié),但開工率不足30%,募資新建項目或只是圈錢借口。
報料人稱金龍精密銅管新鄉(xiāng)事業(yè)部一個子公司現(xiàn)有生產能力再擴產3萬噸/年不是問題,但從2011年8月開始,整個新鄉(xiāng)事業(yè)部僅一個車間在運轉,開工率嚴重不足。不僅如此,一條設計產能6萬噸/年的世界最先進的銅加工生產線“四輪軋機”生產線從去年初起已經空置一年半時間。
“金龍集團09年、10年、11年的華麗數(shù)據都是在國家推出四萬億計劃、房地產瘋狂拉動以及家電下鄉(xiāng)的一系列活動的拉動中取得的,隨著這些政策的退出,金龍集團在這幾年瘋狂增加產量的設備將會嚴重空置,毛利率下滑風險再將也擋不住。”,報料者如是說。
中國網財經記者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關于募資項目新增產能情況,證監(jiān)會有著嚴格的審查程序。此前,許昌恒源發(f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募資項目因新增產能消化面臨不確定性被證監(jiān)會否決。相對銅加工行業(yè),已經上市的海亮股份(002203,股吧)、精藝股份(002295,股吧)逐步擴大產能,整個行業(yè)競爭十分激烈,銅加工行業(yè)面臨產能過剩風險。在此種大環(huán)境下,金龍精密募資投建新項目擴大產能面臨新增產能消化不確定問題, IPO審查或將遭遇挫折。
那么在開工率不足、產能面臨過剩風險情況下,金龍精密為何仍要募資投建新項目呢?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有一項7.5億用途為償還銀行貸款,報料人書面材料中提及“金龍精密將新鄉(xiāng)部分廠房、辦公大樓和設備抵押給銀行換取貸款,因金龍精密因貸款過多,銀行已經拒批其一切貸款,此次募集資金很可能更多用來償還銀行貸款以及資金周轉情況?!?/p>
關于金龍精密的上市進程,中國網財經將繼續(xù)保持關注。
下文開始是報料者向中國網財經提供的舉報信全文。
以下是金龍精密前員工發(fā)給中國網財經的舉報信(注:為保持舉報信原貌,未對文字、語句等做任何修改)
尊敬的記者朋友:
你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股民,同時也是即將上會的金龍精密銅管有限公司的員工。我最近從網上看到金龍集團準備在近日上會上市的消息,我感到十分的震驚和后怕,這樣的公司也能上市的話,那么不知道又要坑害多少股民的血汗錢。作為一名老股民,我想我應該、我也有義務揭開金龍集團偽裝的層層面紗,讓人們看到它的真面目。但由于我只是集團的一名普通的員工,一些情況我沒條件也沒能力核實,我僅希望我提出的質疑能對你們有用,僅此而已。
(1)金龍集團在招股書寫明該公司為所有員工都辦理了“五險一金”
在實際情況中遠非如此,這是一個文字游戲。為什么這么說,這里就涉及到了金龍集團的用工制度。金龍的用工制度依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用工制度,剛進廠三個月以內是“實習生”,之后是“臨時工”,一直到入廠三年以上,臨時合同工才能轉為“正式合同工”。而金龍集團在招股書所提到的“所有員工”僅為“正式工”,因為入廠不滿三年的“臨時工”沒有檔案、沒有合同、沒有任何“五險一金”,這些人是金龍最廉價的勞動力。而整個金龍臨時工的比例至少在30%-35%,也就是說這“30%-35%”的員工沒有任何福利待遇,更沒有“五險一金”。我進入公司是07年,直到11年才有“正式合同”,才有了工齡、有檔案、有“五險一金”。但工齡從正式成為“正式工”的那一天算。正因為金龍用工制度的畸形,公司為了逃避社會責任、為了減少成本,使得金龍的流動員工非常多,如果有100人入廠,最后留下的不足10人。
(2)金龍集團涉嫌非法集資和非法放貸
隨著金龍集團這幾年不計成本、不計盈利的瘋狂擴張,所欠的債務非常巨大。我曾在去年就聽中層領導說,金龍因為銀行貸款太多,銀行早就不給金龍?zhí)峁┤魏涡碌馁J款,僅新鄉(xiāng)總部,廠房、辦公大樓、設備也早就抵押干凈。經常有人開玩笑的說,我們不是在給金龍打工,是在給銀行打工。因此,為了應對債務危機,金龍集團在內部設立了一個非法集資的基金叫“金龍互助金”,以年息12%的高利息非法募集資本,其募集對象為金龍員工及親屬,或許還有不為人知的其他人。金龍至少有近40%-50%的員工在基金存有資金。當然,金龍集團當然不會做的這么明顯,這個基金在表面上是以一種理財?shù)男问匠霈F(xiàn),在存入基金時,你會得到一張單據,單據注明“本人將資金委托“鐘秀文”先生進行投資,盈虧自負”。表面跟金龍沒有一點關系,而實際則是金龍在無法得到貸款的情況下在非法募資,而該基金也同時向金龍員工放貸,利率不詳。而基金規(guī)??赡芏噙_數(shù)億之巨,而這還有待詳查,但愿不是下一個“立人集團”。
(3)金龍集團在招股書中沒有披露的風險:“過度依賴大客戶風險及產品單一風險”。
在諸多的新聞中,金龍被描述為“銅管老大”、“企業(yè)航母”,真是可笑可恨,而真正的痛苦,恐怕只有董事長一人知道。金龍集團的主營產品是冰箱、空調的制冷銅管,這是典型的中游行業(yè),這就決定了金龍沒有任何議價權。上游是“陰極銅版”的大宗商品,金龍不可能有議價權,而下游是格力、美的兩家國內家電的巨無霸,而這兩家公司所下的訂單數(shù)量幾乎是整個金龍的70%-75%,而對這樣重要的客戶,金龍哪里還敢議價。更重要的是“海亮股份、精藝股份、山東奧伯特”幾家同行都在擴充產能,金龍集團只有生存或死亡,哪里還敢妄談發(fā)展。上游要經受大宗商品的波動,下游,在人工、材料、運輸、電力都在上漲的中國,那么金龍集團這幾年毛利率產生下滑就不難理解了。更可笑的是整個集團都在做制冷銅管,產品如此單一,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就更不難理解,一旦經濟出現(xiàn)波動,處在家電產業(yè)鏈中的金龍只能虧損或等死,這樣的公司還要上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坑害股民。
(4)金龍集團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的主營產品的毛利率與同行業(yè)相近,那就是更大的騙局。
這個我們內部員工都知道,07年時,公司的銅管還很有競爭力,一噸的加工凈利為:9.52毫米的銅管為5000元/噸,7毫米的銅管為7000元-8000元/噸,而11年時領導在給我們開會時,經常說我們公司的銅管加工利潤下滑等等:1500元/噸-2000元/噸,還是7毫米的銅管,而9.52毫米的銅管簡直是白干,因為利潤只有幾百塊。更可笑的是我們公司每年所負擔的客戶投訴,退貨額款就高達數(shù)百萬之巨,那當然就是白干。而對這樣的情況,金龍明知不掙錢還得接下訂單,因為對方是格力、美的這樣的客戶,我們得罪不起,而后來我發(fā)現(xiàn)在金龍的招股書中,財務數(shù)據雖然下滑,但并不明顯,后來我看了招股書中所列舉的境內子公司的利潤時,我想我弄明白了,果然是移花接木的手段。
在招股書中,財務顯示集團的子公司中新鄉(xiāng)中科科技和格瑞恩兩家公司合計利潤不足5000萬,這就是癥結所在。眾所周知中科和格瑞恩兩家子公司是研究并生產鋰電隔膜,而鋰電隔膜在2011年時是最火爆的項目,而在金龍月報(金龍集團內部報刊)中曾出現(xiàn)過經股東大會審計的利潤:兩家公司合計利潤接近1個億,而在招股書中僅為5000萬,那么中間的5000萬利潤哪里去了,這么大的利潤,金龍不可能不報吧,除非董事長傻了
那就只有一種解釋:這中間的5000萬利潤被嫁結到集團內部經營主打主營子公司的利潤里。也就是這5000萬到了以生產銅加工為主的子公司的利潤里了。這樣毛利率下滑就沒有那么明顯。好像更容易過會上市,而去年國家調控房地產,影響了家電業(yè)以及家電下鄉(xiāng)停止,以及金龍在11年9月到12年2月開工率不足30%,則是從側面證明了這樣的猜測。而招股書中顯示2011年金龍集團凈利潤約為1.6-1.7億。而去了格瑞恩和中科科技的利潤,全年主營利潤僅為6000萬-7000萬。那主營行業(yè)的毛利率又是多少呢?你們自己算吧,不足1%的毛利率還跟同行業(yè)比,要知道同行業(yè)的上市公司精藝股份去年可是虧損,而金龍與精藝的毛利率更接近。
(5)金龍集團在招股書沒有批露的最大風險,即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及“家電下鄉(xiāng)”結束、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巨大的風險。
金龍集團作家電產業(yè)鏈上的一員,而且是最脆弱的一員,深受家電行業(yè)及宏觀經濟的影響。而在金龍集團的招股書中僅僅一筆帶過,并沒有給投資者給予足夠的警示,甚至想瞞天過海欺負投資者。
從去年開始,國家開始調控房地產,調整產業(yè)結構,同時家電下鄉(xiāng)即將結束,而家電行業(yè)的庫存愈來愈多,甚至達到了08年金融危機的水平。從去年8月開始,金龍集團的開工率不足30%,甚至更低。我所在的新鄉(xiāng)分公司是整個集團的重中之重,開工率也不足30%。有的員工干脆放假三個月,我所在的車間還在運轉,金龍集團新鄉(xiāng)事業(yè)部一天的出產量在150噸左右。而整個新鄉(xiāng)事業(yè)部,僅我們一個車間在運轉。一天的產能在25噸到40噸之間:金龍集團09年、10年、11年的華麗數(shù)據都是在國家推出“四萬億”計劃、房地產瘋狂拉動、以及“家電下鄉(xiāng)”的一系列活動的拉動中取得的,而隨著這些政策的退出,金龍集團在這幾年瘋狂增加產量的設備將會嚴重空置,毛利率下滑風險再將也擋不住。更因為金龍集團所處行業(yè)的高耗能行業(yè),僅新鄉(xiāng)事業(yè)部一年的電費就高到6000萬-8000萬。這樣的高耗能行業(yè)早已是夕陽工業(yè)。
金龍集團就募資擴大再生產的騙局及招股書中沒有批露的同業(yè)競爭加劇、國內產能過剩及開工率不足的問題。
在金龍的招股書中有四個項目約16億資本用于擴大再生產,這是真正的圈錢和騙局。四個項目累積再增加生產能力10萬噸,這是一個最大的謊言。隨著家電行業(yè)遇冷,家電下鄉(xiāng)的退出,而同行業(yè)海亮在擴大產能精藝股份也在擴大產能,山東奧伯特更將金龍從山東市場趕跑而且也在擴產。國內的銅管加工這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有設備就能干的行業(yè)才已產能嚴重過剩。更可笑的是現(xiàn)在金龍集團的設備開工率都無法滿足,僅新鄉(xiāng)事業(yè)部一個子公司現(xiàn)有生產能力再擴產3萬噸/年根本不在話下,真是笑談。我以下舉實例說明:且不論現(xiàn)有的開工率不足85%,新鄉(xiāng)事業(yè)部現(xiàn)有一條世界最先進的銅加工生產線“四輪軋機”生產線,設計產能6萬噸/年。從11年初一直到現(xiàn)在空置了一年半(僅領導視察時使用一會兒)這條生產線的產能幾乎占新鄉(xiāng)分公司產能的40%左右,而一直不動(因為沒有訂單)。再擴充10萬噸,笑話,而加上同行業(yè)擴充產能的陸續(xù)開工,再加上金龍市場份額的縮小,那16億只能打水漂,到時只怕只能虧損的更嚴重。
金龍集團設立海外公司的風險(只為在政治上作文章)
金龍集團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不能忽視,國內工會制度的不健全及國內廉價的勞動。以新鄉(xiāng)事業(yè)部為例:2000年金龍集團每噸銅管的加工費為12000-13000/噸。而員工工資為2000-2500元;而2012年銅管加工費為1200-1500元/噸,而員工工資依然2000-2500元。而且還有近35%的員工不用繳納“五險一金”,用工更低廉的臨時工再加上國家高達13%的退稅,而在海外內,這幾乎不可能,美國優(yōu)越的工會制度,高昂的福利待遇,沒有稅收的優(yōu)惠,國外的工人還有休假制度,而金龍集團從2000年直到現(xiàn)在連過年都不放假。這樣比較,墨西哥分公司連續(xù)兩年巨虧就不足為奇了。而更為可笑的是僅墨西哥分公司,金龍就投資了近六千萬美金。而準備在美國設廠的投資就更多,這樣的境況,盈利的預期只能是一廂情愿罷了,真實目的更可能是為上市增加政治籌碼。
以上所提出的質疑,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我期待你們能揭開更多的真相,還中國股民一片清朗的投資環(huán)境,我代表我自己一個老股民謝謝你們!
2012年5月5日深夜
一個有良知的人
眾所周知,社保斷繳的風險非常大,會影響到醫(yī)保就醫(yī)、買房、搖號、子女入學諸多方面,因此穩(wěn)定、便捷、成熟、官方認證成了評價社保服務業(yè)的首要因素。無憂保自成立以來,專注個體社保和公積金服務,五大優(yōu)勢六大保障確保社保繳納無憂,安全無憂,調基無憂,資金無憂,成為C端客戶的首選品牌信任品牌。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