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和便捷的服務,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陳先生向記者展示其父親的老人金存折,上面顯示余額有1415元。
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隋瑩) “父親去世前癱瘓在床,無法更改存折密碼。如今老人去世三年了,1400元的老人金仍無法取出。”陳先生既要照顧91歲高齡患有多種疾病的母親,又要供養(yǎng)三個子女讀書,經濟拮據,而僅有的一點存款卻無法取出。他多次通過各種途徑希望得到援助,但最終的辦法都是要所有兄弟姐妹到公證處辦理公證?!?個兄弟姐妹無法同時到場辦理公證,難道這錢就永遠拿不出來了嗎?”
多次向民政部門求助
陳先生是鳳凰街漁沙坦中山村的村民,作為家中最小的一個,多年來一直與父母同住,承擔贍養(yǎng)父母的職責。陳先生說老人去世前的一年多,所在鳳凰街的民政部門為老人辦理了一張建設銀行的存折,用來領取每月100元的老人金,截至老人去世時有14個月,共1400元?!般y行通知更改原始密碼的時候我父親已經癱瘓了,根本沒有辦法出門?!标愊壬救藙t一直忙著照顧父母,取錢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老人去世后陪著母親到銀行辦理更改老人金存折密碼業(yè)務時,詢問得知要想領取這筆錢,一定要母親和所有兄弟姐妹到公證處進行公證,證明他們是父親財產的合法繼承人才行。
“我不知道去了多少次民政局和銀行,打了多少次市長熱線?!标愊壬啻蜗蛎裾块T求助,得到的答復是自己聯系銀行解決;多次打“市長熱線”,被告知找民政部門協商解決;再去找銀行,被要求提供公證處關于財產合法繼承人的公證材料?!拔覀?個兄弟姐妹很難湊到一起,按程序還要去兩次公證處,花費幾百元的公證費,去掉誤工費、車費、公證費,1400元還能剩多少呢?”
對陳先生家事知情的鳳凰街民政科工作人員表示,像他家這種情況,街道內就有兩例,為此事他們曾多次聯系區(qū)民政部門,并與銀行積極溝通,但始終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他們也很無奈。
律師稱銀行做法沒錯
記者撥打該銀行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按照規(guī)定,銀行賬戶的戶主死亡的,需要辦理掛失,提供由公證部門或人民法院出具的繼承權證明書或者裁決書,并由合法繼承人提供有效身份證明才能辦理相關業(yè)務。
廣東博厚律師事務所程磊律師指出,按照《繼承法》的相關規(guī)定,配偶與子女都屬于第一繼承人,只有證明他們與賬戶戶主的繼承關系才能領取遺產,銀行要求提供公證處相關證明的做法合理合法。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網+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