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zhì)和便捷的服務,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xiàn)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紅綠燈變太快居首
本報對200位60歲以上老人進行調(diào)查 發(fā)現(xiàn)老年人最害怕的十件事
紅綠燈變化太快,電梯關門太急,人行天橋坡陡難行……昨日,本報報道《九成老人不敢用ATM》(2014年1月2日A7)引起廣泛關注, 老年群體對社會“適老”“護老”服務不足感受尤深,本報進一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老人最怕十事件,紅綠燈變化太快居首位。
紅綠燈變化太快
“人行道的紅綠燈太不靠譜了,是要把我們都訓練成‘長者版’劉翔嗎?”72歲的退休老教師馮國新道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心聲。他說,30秒的綠燈橫過200米的馬路,“連后生仔都做不到”。
不少老年人期望,在醫(yī)院、公園等老人時?;顒拥膮^(qū)域,紅綠燈適當調(diào)慢,“起碼要有1分鐘”。
手扶梯飛馳站不穩(wěn)
“我好怕坐手扶梯,幾乎次次站不穩(wěn)。”81歲的馮婆婆,身體健朗,耳聰目明,常常跟兒孫逛商場下館子,但她最怕的就是乘搭手扶梯。不少老人和馮婆婆有相似感受,認為搭乘手扶梯如玩沖浪一般,不是刺激而是非?!把罒煛保ㄎkU),“尤其冬天冷,穿衣多,很容易站不穩(wěn)摔倒。”馮婆婆補充道。
此外,也有老人反映,曾在搭乘公交、地鐵時被車門夾到。
天橋坡太陡梯級太高
“過街天橋本來是保護行人安全,但是有些坡度太陡,不然的話,就是階梯太高,我們老年人走起來不安全?!奔易〗ㄔO街的孟老伯說,他每天都要橫跨天橋到烈士陵園晨練,這兩座天橋坡度較緩,但是人流很多,常常有人騎著自行車上下橋,好幾次,他差點被撞倒。他常去盤福路附近一家醫(yī)院就診,“那里的天橋有點陡,階梯有點高,老人容易摔倒?!?/P>
4
報站聲如蚊 字細如蠅
張老伯今年73歲,隨兒子居住,而他90多歲的老母親則居住在天河區(qū)的龍洞。他每月去探望老母親兩次,如果沒有兒女陪同,不是搭過站就是早下車,原因就是車上要么報錯站,要么報站聲音太小,而且車廂里的路線圖字體也不大。張老伯說:“我每次搭車都很緊張,不停地問司機或者其他乘客?!?/P>
5
逛商場腿軟無處歇
元旦這天,女兒一家?guī)Я浩牌湃ヌ艆R飲早茶、購物?!吧虉稣娲?,真是大開眼界,可惜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辈殴淞瞬坏揭恍r,梁婆婆感到有點累了,大堂僅有的幾張坐椅,已經(jīng)坐滿人了,商鋪里面設置的坐椅不好意思進去坐。
6
公廁位少坐廁較臟
不少老人在接受調(diào)查時表示,最怕出門找不到廁所。
也有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反映,公廁一般以蹲廁為主,坐廁不多,甚至沒有,“最不能接受,有些年輕人,直接踩上坐廁方便?!辈簧偈褂幂喴位蚬照瘸鲂械睦夏耆烁械椒浅2槐恪?/P>
7
ATM跳轉快 指令有點多
“保安大哥,幫忙按個密碼可以嗎?”從業(yè)3年多的銀行保安葉健,不時有老人向他求助。曾經(jīng)有一次,他想?yún)f(xié)助一位老人完成操作,將一段聲明讀給老人聽之后,幫忙按了確認,繼而轉過身去由老人自己輸入密碼,連續(xù)好幾次,老人都輸入失敗。葉健以為他忘記了密碼,原來是輸密碼的時間僅有8秒鐘。葉健說:“我們年輕,手腳快,老人家應付不過來?!?/P>
8
打熱線辦事 如進“死胡同”
市民陸老伯表示不少辦事熱線,只有普通話和外語選項,沒有粵語選項。像他一樣的老廣一打進電話,就如進入一場“聽力考試”,廢了半天時間,辦不成一件小事。
“我們老年人腿腳多少有些毛病,我們夫妻倆一個腰椎間盤突出,一個風濕關節(jié)炎,很少出門,如果各種電話熱線‘親老’一點,我們少了很多麻煩?!?/P>
9
想玩網(wǎng)購 竟無老人網(wǎng)店
平時也偶爾挑戰(zhàn)一下網(wǎng)購的黃教授認為,不僅僅年輕人才愛網(wǎng)購,老年人也應輕松享受網(wǎng)購便利,可惜服務老年人的專門網(wǎng)店幾乎沒有,他說:“這也是吸引不了老年人去網(wǎng)購的原因?!?/P>
10
辦事窗口能否開老人專窗
“我認為,辦事窗口應該開設老人專窗?!?3歲的陸志勇是一名長者志愿者,常常熱心幫助社區(qū)其他老人去窗口單位辦理業(yè)務?!半m然都要公平等候,但是比如辦一項電信業(yè)務,要帶幾份原件復印件,老人不僅容易弄丟,填表格也有很多麻煩?!彼J為,老人專窗最好是老人來到就能辦,程序相對簡化,比如不用填行距窄、圖框細的表格,直接用老人大字號表格代替。
老人稱贊的公共服務
座位候車亭:“廣州好像曾經(jīng)有過有座位的候車亭,這個設計挺符合我們老年人需求的?!崩瞎こ處燑S國琦說。
免費公廁:公共場所的廁所增多了,而且多數(shù)免費,老人們表示,如此做法適合老年人。
老者200名60歲以上老者
“我們不是因為年紀大而想享受‘特權’,而是我們的能力差了,想要大家多體諒?!薄稍L中,不少老人這樣對記者說。
出行便利
6件
130名70歲以上長者選紅綠燈變化太快作為“第一怕”
小區(qū)電梯和商場電梯是老人們被夾到兩處高發(fā)地
37人在該處有過被夾經(jīng)歷
53人曾在乘公交車時被門夾到
11人被地鐵車門夾過
112人認為人行天橋的設計不夠“親老”
74人認為商場或者其他公共空間的休憩位置太少
公共服務
4件
70歲以上老人超九成表示不敢用自動柜員機
你會通過打熱線辦事嗎?200名長者中收到的回答均為“一般不會”
超七成老人未嘗試過網(wǎng)購
網(wǎng)購過的老人多數(shù)表示“操作不夠方便”、“面向老人的網(wǎng)店幾乎沒有”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