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和便捷的服務,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本報訊(記者 賈文圓) 今年84歲的王緒珍老人,是文昌街道西李村有名的“接生婆”,她一生共接生過1300多個孩子,而這1300多個孩子全部平安降生,無一例外。目前,因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長足進步,沒有人再靠接生婆生孩子,老人也不再從事這項古老的接生工作,“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她堅守接生工作26年
上世紀80年代之前,農村人家生孩子大都靠村里的接生婆,直到90年代,村里的接生婆仍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王緒珍生于1929年7月18日,現年84歲。1947年8月王緒珍嫁到西李村,那年她18歲。王緒珍結婚后一直在村里擔任婦女工作,1954年在村黨支部的要求下負責全村婦女的接生工作。1958年根據楊莊鄉(xiāng)黨總支的部署安排,后三村成立了鄉(xiāng)接生院,而王緒珍則被派去擔任接生院長。根據老人們回憶,后三村接生院每年平均接生400個嬰兒左右,1962年根據行政體制改革,王緒珍回到西李村繼續(xù)擔任接生工作直到1980年。因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產婦都選擇醫(yī)院生產,王緒珍才空閑下來,不再從事這項古老的接生婆工作。
接生工作臟苦累
她從未抱怨
王緒珍沒有進過專門的醫(yī)療衛(wèi)生學校,只是在上世紀50年代接受過縣衛(wèi)生院的培訓,從那時起她開始懂得了專業(yè)的接生方法。王緒珍熱愛這份負有神圣使命的接生工作,她通曉女人們生育方面的所有事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迎接新生命這一光榮的職業(yè)。接生工作是個累活、也是一個臟活,在那個艱苦貧窮的年代,接生工作待遇低、條件差、風險大,有時候王緒珍一晚上要接生十幾個孩子,整夜不能休息。但王緒珍從不抱怨,在她看來,這份工作帶給她的最大成就是:新生命的平安降生和嬰兒母親的相安無事。
她被大家稱為“村母”
盡管王緒珍從不抱怨工作的艱苦,但至今談起接生工作的環(huán)境,她仍然連連搖頭說不是好工作。如果問起接生工作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王緒珍笑著告訴我們說,她最大的自豪就是經她手接生的1300多個孩子全部平安降生,看著自己迎接出來的新生命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yè),這才是她最開心的事情。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王緒珍一生共接生了1300多個孩子。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文昌街道西李村的接生事業(yè),在西李村解放后40歲以前出生的人大多都是她接生的,因此,西李村的鄉(xiāng)親們總是親切地稱她為“村母”,王緒珍老人也得到了每一位西李村人的敬重。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網+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