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和便捷的服務,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xiàn)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本報記者 許君麗
今年73歲的曲秀鳳是環(huán)翠區(qū)杏花村社區(qū)的一名退休大媽,說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會想到她的好心腸,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她還是“人宇科學愛心之家慈善基金”的倡議創(chuàng)建者之一,與11位退休大媽一起在威海市慈善總會冠名基金做慈善。多年來,她們先后捐款30多萬元助學扶貧,用行動來詮釋著一名草根的力量。
用愛心編織鄰里之情
在杏花村社區(qū),說起曲秀鳳,很多人都能想起那位熱心的阿姨。
在曲秀鳳家墻上的衣架上,掛的并不是衣服,而是左鄰右舍的鑰匙。刮風下雨了,鄰居一個電話過來她就樓上樓下幫忙收衣服、關窗戶,孩子們放學回家遇到家里沒人,到曲奶奶家準能拿到自家的鑰匙。鄰居們雖然把自家的鑰匙放在曲秀鳳家里,但這樣他們才能安心地外出。
曲秀鳳居住的樓是某醫(yī)院的宿舍樓,新鄰舊舍的人更換非常頻繁,可這種寄存鑰匙的習慣和信任從未變過。三樓有對年輕夫婦,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被子臟了舊了也不會拆洗。曲秀鳳知道后,主動幫他們拆洗,還將舊的棉花找人壓好??粗筛蓛魞?、松松軟軟的新鋪蓋時,這對小夫妻感動地說:“我在威海又有了一位好媽媽?!?/p>
樓里的大情小事,居民們都愿意找曲秀鳳幫忙。只要提到曲秀鳳,他們就會高興地說“那是我們樓里的管家?!?/p>
從不相識到為公益走到一起
今年1月15日,威海市慈善總會會議室內,人宇科學愛心之家慈善基金支出1萬元,資助北門外、杏花村、南山3個居委會共10戶困難家庭,每戶1000元。這是曲秀鳳等12位退休大媽所做的慈善救助事情中的一幕。
“人宇科學愛心之家慈善基金”是2013年6月在威海市慈善總會設立的冠名慈善基金,捐贈者是12位社區(qū)退休大媽,曲秀鳳可以說在中間起著紐帶一樣的作用。
3月3日,記者跟隨曲秀鳳來到統(tǒng)一路284號的一處租住房,這里是12位退休大媽的“根據(jù)地”,每天沒事的時候,她們就湊在一起聊聊天,看看電視和報紙,如果有人需要幫助,她們就主動掏腰包湊錢捐出去。在一張掛歷紙后面,一筆筆捐助的錢款都記得清清楚楚,共計4萬余元。曲秀鳳說,還有一個詳細的賬目,記錄著她們每一個人的愛心之旅。
其實,12位大媽原本互相之間并不相識。剛開始,有幾位和曲秀鳳相熟,就一起做好事,后來各自又有新的朋友加入,就形成了這個愛心小集體。她們當中最小的50多歲,最大的已經(jīng)80多歲了,她們的工資其實都不高,但熱心慈善事業(yè)。從2006年開始,她們通過紅十字會、社會義賣、捐款等渠道或方式做善事。僅2012年,12位退休大媽就捐了約10萬元,幫助過5名大學生、10名高中生。為了讓最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她們決定在威海市慈善總會設立基金,救助那些政府慈善暫時未覆蓋的群體。2013年,她們通過各種途徑又捐款10多元,不僅幫助學生上學,還對社區(qū)里一些貧困家庭進行救助。
希望更多人加入愛心慈善行列
12位退休大媽都很熱心。杏花村社區(qū)主任曲波告訴記者,別看退休大媽們歲數(shù)大,可做好事從來不落后,秋掃落葉冬掃雪,只要社區(qū)需要,到處都有她們的身影,無怨無悔地為社區(qū)居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
除了捐錢做善事,退休大媽們還每周四、周六到附近的孤兒院或敬老院包餃子、包包子,送一些衣物或食物。每次孩子們見到奶奶們來了,總是熱情地迎上去,送給奶奶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雖然做了很多的好事,但這些退休大媽卻從不把自己的事情掛在嘴邊,對外總是讓曲秀鳳做代表。今年,她們還打算在民政局注冊成立民間組織,臨走時,她們叮嚀記者,姓名就不要提了,“我們都是人宇科學愛心之家的成員,做的是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獻愛心的行列,讓這個社會處處充滿溫暖?!?/p>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