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體社保微信自助繳納平臺,未來十年無憂保堅定服務(wù)個體社保繳納的戰(zhàn)略思想絕不動搖,并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打造個體社保領(lǐng)域的第一服務(wù)者和行業(yè)領(lǐng)導(dǎo)者。
世上就有這樣的人,能夠為了自己的愛好,跋山涉水遠赴全國各地,餐風露宿,堅持所愛。
上山采藥,助人為樂,是他的心頭之好。
16年前,51歲的他正式開始了自己上山采藥之旅。
16年來,他不止一次到過嶗山、沂蒙山、黃山、昆侖山、天山等數(shù)十座大大小小的山上采藥 ,所采的靈芝、苦參、地參、葛根等60多種中草藥總數(shù)有幾萬株。
為了上山采藥,他經(jīng)常一出門就是七八天,餓了就吃身上背著的火燒,渴了就喝山上的泉水,用他的話來說“沒有我吃不了的苦”。他曾遇到過很多困難,但也遇到不少好人相助。
他,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好人,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大恩人。
他,就是萊西市夏格莊七村的李吉興。
與草藥的不解之緣
李吉興與草藥的相識相知可以說是偶然的,也可以說是命中注定的。
1948年2月8日,李吉興出生在萊西夏格莊七村的一個家庭中。父親是一個“拉抽屜”的,也就是中草藥的配藥師,母親是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家里有5個兄弟姐妹。
“我老爺爺李光海是個秀才,聽我爸說那時候我們家有香油店、飯館還有藥鋪,到我爺爺?shù)臅r候就經(jīng)營著一個錢莊,直到我爹那時候就只剩下一門認識草藥的手藝了。”李吉興感嘆道。
雖然家里有著濃厚的草藥氛圍,但少年時期的李吉興并沒有對草藥產(chǎn)生任何的興趣。用他的話來講就是“我看我爹老是窩在藥鋪里"拉抽屜"太沒意思了”,因為受當時條件所限,又為了躲開李吉興眼中無聊的行當,李吉興最后選擇了入讀當時的農(nóng)業(yè)中學(xué),學(xué)習(xí)動物防疫等知識。
“那時候的上學(xué)跟現(xiàn)在不一樣,我們那時候都是半天上課,半天工作”。
時間流逝,農(nóng)業(yè)中學(xué)畢業(yè),18歲的李吉興曾經(jīng)到青島學(xué)過2年摔跤功夫,回來后就在村里的生產(chǎn)隊掙工分。因為性子倔,又太淘氣被村里的領(lǐng)導(dǎo)派到工程隊工作,后來進過萊西呂劇團,也自己承包過果園,直到李吉興51歲的時候,草藥才又走進了他的生活。
51歲之前的李吉興只是愛好山水,喜歡在有空的時候爬個山,用李吉興的話說:“我就是喜歡山啊水啊的,要是沒人叫我,我能在山頭上坐一天?!?/p>
也因喜歡山水的共同愛好,李吉興與自己的親家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友。
“我這個親家對于草藥有很深的了解,每次我們出去爬山他都會介紹草藥給我認識,有時候還讓我吃,一來二去我就有興趣了”李吉興說,可能是因為家庭的熏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李吉興學(xué)習(xí)草藥的能力非常強,這讓空有一身本領(lǐng)卻沒有人傳授的親家很是歡喜。
從此,50多歲的李吉興就開啟了自己的采藥之旅。
繩索系腰間,攀登懸崖峭壁
爬山不是容易事,上山采藥更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好的草藥不會長在路旁,而是長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
李吉興家里有一棵直徑約23厘米的野生靈芝,是他花大力氣從山上采下來的,為了這棵靈芝李吉興的手上至今還有一個明顯的傷痕。
李香娥是李吉興的二徒弟,在一次上山采藥的時候,李香娥在一處懸崖上看到了一棵靈芝,靈芝處于懸崖的中間位置,上不來下不去。去采危險性太大,不采又舍不得這么棵好靈芝,在權(quán)衡之后,李吉興和李香娥決定冒險采下這棵靈芝。
為了安全,李吉興先在腰上和腿上綁上了以前農(nóng)村拉車的那種尼龍車盤繩,然后又把一根長70米的光滑的尼龍繩的一端系在了車盤繩上,另一端分別繞在了3棵松樹的樹干上。為什么非得是松樹?
“松樹的樹干上有油脂,這樣可以減少樹干與繩子之間的摩擦”,李吉興解釋。
李香娥在崖頂一點一點地往下松,李吉興一點一點地往下走,等到采到靈芝再小心地上去,就在距離崖頂不到一米的時候,李吉興以為已經(jīng)沒事了,放松了警惕一腳踩在了松動的石頭上 ,幸好用手及時撐住了崖壁,不過也因此,李吉興的左手手掌骨折了。這一次的經(jīng)歷可謂讓李吉興印象深刻,也更讓他明白了在山上沒有小事,而是事事都要小心。
平時上山采藥,李吉興和他的徒弟們都會做好準備,除了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和吃的干糧之外,還要帶上鎬頭、鋤頭、鐮刀等挖藥工具。進山之前,要撿一根長的木棍做探路用。
“手里拿著木棍敲敲打打的,可以把蛇趕跑,以防踩到蛇上,另外木棍還有防護作用,可以探到前面有沒有坑?!崩罴d說。
李香娥跟著李吉興學(xué)習(xí)采藥已經(jīng)兩年了,說起印象最深刻,最驚險的一次經(jīng)歷,李香娥到現(xiàn)在還是很害怕。
“有一次,我跟師傅上嶗山采藥,看見一棵苦參,就用手把周圍的雜草撥一下,當時沒注意那里盤著一條青蛇,可能是不小心抓到了它的尾巴,它一下子就竄到一步之外,挺起身子吐著信子盯著我,”李香娥講到這打了個寒戰(zhàn),“我當時立馬就腿軟了,幸好師傅趕過來把蛇趕走了”。
從那次回來,李香娥連續(xù)好幾晚都會被夢里的蛇嚇醒,“我差不多有兩三個月都不敢上山,就怕再遇到蛇,到現(xiàn)在我還能想起握住那條蛇時冷冷軟軟的觸感”。
采藥雖辛苦但也有訣竅
都說熟能生巧,但對采藥人來說只有前期草藥的認識上可以用熟能生巧來概括,而實際上山采藥靠的還是前人的經(jīng)驗和訣竅。
如果說李吉興的親家是李吉興采藥之路上的前期導(dǎo)師,那么李吉興還有很多他自己找到的老師,這些亦師亦友的人教了他很多知識。
自從決定要上山采藥,李吉興沒有直接拿著鋤頭就上山,而是帶著2萬元現(xiàn)金去了嶗山取經(jīng)。李吉興堅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住在山里的人家一定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或是有一些自己的經(jīng)驗。所以李吉興就用帶去的錢買了禮物拜訪山里的人家,經(jīng)過半個月李吉興拿著剩下的2000元回來了。
總結(jié)了一套采藥心得
第二次去嶗山,李吉興遇到了今生的摯友,嶗山的一位道長,兩人一見如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前人的經(jīng)驗,李吉興總結(jié)了一套自己的采藥心得。
首先,對于采藥的地點,李吉興上山采藥時都會選擇有水或者有廟的山。李吉興認為“好山必有好水,好水才養(yǎng)得出好藥”,而且每到一座從來沒去過的山上采藥時,李吉興都會先登上山的最高處,辨別一下位置,這樣才不會在山里迷失方向。
其次,對于采藥的時間,李吉興歸納了3個采藥的黃金時間點,凌晨一點,冬季最冷時,下雨過后。
凌晨一點:日照市五蓮縣的五蓮山上有很多以前留下來的防空洞,現(xiàn)在的防空洞已經(jīng)成了蝙蝠們的家。每當夜晚降臨成群結(jié)隊的螢火蟲會在洞口聚集,此時很多的蝙蝠會飛來覓食,吃掉螢火蟲。下半夜,蝙蝠會回到洞穴休息,凌晨一點時,就到了李吉興進洞的時候了,而他的目標是蝙蝠的屎,學(xué)名為夜明砂的一種藥材。而這種含有螢火蟲的夜明砂對于眼睛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冬季最冷時:冬天是很多野菜消亡的時刻,每當這個時候,李吉興都會冒著嚴寒上山采摘僅存的野菜,采摘時只選取中間還沒有凍壞的部分,回來后把它們用水煮開,滾三滾,喝了這樣的熱湯后就不容易感冒。
雨后:李吉興知道,每當下雨之后山上總會有一些地方?jīng)]有被雨淋濕,而這些地方就是一些蜈蚣、土鱉的藏身之處。
靠著這些經(jīng)驗和訣竅,李吉興在山上總能找到自己想找的草藥,他說:“這是因為我平常行好事,才能時常交好運?!?/p>
14歲時勇救落水4歲男童
“倔娃子有副好心腸”老家鄰居對他這樣評價,李吉興有7個年紀相當?shù)奶眯值埽挥兴盍钊祟^痛,因為他又倔又淘。
李吉興14歲時勇救4歲男童的事跡至今被人津津樂道。14歲的那年夏天,李吉興還在農(nóng)業(yè)中學(xué)讀書,有一天中午,李吉興拿了個小籃子打算出去干壞事。原來,由于家庭貧困,李吉興打算到村里水庫邊的地里偷摘點苞米吃,正在李吉興被看守苞米的老鄉(xiāng)追趕的時候,李吉興看到了因貪玩而掉進水庫的4歲男童肖衛(wèi)東,當時的李吉興沒有多想,扔下籃子就跳進了水庫里,撈起孩子就往岸邊游。“我當時就是膽子大,就憑我當時的那個小身板要自己把他弄上來還真是吃力得很,幸好附近有人聽到我的呼救過來幫忙了”。
救了人的李吉興,看有人把孩子抱走了,就抹了把臉上的水回家了。不多久,被救的孩子的母親通過打聽來到了李吉興的家中?!罢媸翘x謝你了孩子!你沒受傷吧?”這位母親感激道。
“沒事兒,我就喝了幾口水,什么問題都沒有?!崩罴d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自己的小光頭說。
看了看家里的環(huán)境,又摸了摸李吉興瘦弱的肩頭,孩子的母親很快離開了,傍晚孩子的母親又從幾里地外的家中趕來,手里端著個搪瓷盆,里面有差不多一盆的疙瘩湯。
“我記著因為距離遠疙瘩湯拿過來的時候都已經(jīng)涼了,但是我還是一口氣就喝光了,因為當時餓啊”,李吉興邊回憶邊哽咽道,自此以后的四年中,被救孩子的母親常常給李吉興送點吃的過來,直到他們一家因工作離開。
這一次的經(jīng)歷,更加堅定了李吉興“行好事才能交好運”的念頭。在隨后的日子里李吉興也一直遵守著這一行為準則。
希望能幫到更多的人
今年67歲的李吉興,做過很多的好事,水中救人,救火保山、帶領(lǐng)呂劇團慰問敬老院、無償贈藥等,有的李吉興記得,有的連他自己也不記得了。
從2001年至今,李吉興老人先后收了5個徒弟跟隨自己上山采藥,他想把自己的本領(lǐng)傳授給更多的人,從而幫助到更多的人。
“我收徒弟就看一個 ,藥品性好,心善,”李吉興說,“跟隨我上山采過藥的人有很多,但是有很多人堅持不下來,通常要跟著我半年以后我才會正式收他為徒”。
關(guān)東山有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而采藥老人李吉興也有三寶:靈芝、地參和葛根。
在李吉興所有的草藥里有三樣?xùn)|西比較珍貴,一個是一棵直徑23厘米的野生靈芝,靈芝整棵保存完整,菌桿呈紅褐色,菌蓋呈紅亮漆樣光澤,質(zhì)地堅硬,市場價值約為6萬元。
另一個是一棵重約150斤的葛根,李吉興表示,葛根有解表退熱、生津止渴、止瀉的功能,并能改善高血壓病人的項強、頭暈、頭痛、耳鳴等癥狀。只要曬干后,泡水喝就行,市場價值也在6萬元左右。
還有一個是地參,又名地蟲,蟲草參,且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的功效,野生地參的價格有的能達到600元一斤。
“我這三樣?xùn)|西是留著救人的,等遇到誰有個難處可以賣掉幫助她,咱老百姓都沒有什么錢,只能從其他地方助人了?!崩罴d說。
對話
4歲男童30年后再來萊西報恩
記者:像您去過“萬山之祖”的昆侖山,新疆的天山,安徽的黃山等等,您最喜歡去的是哪座山呢?
李吉興:雖然去過很多地方,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咱們的嶗山。不光因為嶗山離著近,還因為嶗山“好山、好水、好廟”,對了我的胃口了。小李你喝過真正的山泉水嗎?
記者:沒有,我只喝過瓶裝和桶裝的。
李吉興:那你有機會一定要上山喝一喝,特別是下雨之后,你在水流清澈的地方捧一捧水,喝上一口,那個鮮甜啊,不是賣的水能比得上的。像我們?nèi)魃讲伤帍膩聿挥脦?,嶗山的泉水喝不壞肚子的?/p>
記者:那您上山采那么多藥能背得動嗎?畢竟您也六十多歲了。
李吉興:這個是有技巧的,像我常去嶗山,一般我會背一個袋子一些貴重一點的藥材就隨身背著,不是很稀少的就先留著等下山的時候再采。我在嶗山還有4個帶拉鏈的大皮球 ,要是真采的太多了就放在皮球里,拉鏈一拉滾下山去就行了。
記者:那上山采藥除了要小心蛇什么的還有其他的危險嗎?
李吉興:有啊,要記得路,在山上我迷不了路 ,但是下了山就難說了。有一次我跟徒弟去昆侖山,都天黑了還沒有車站,向人打聽還有多遠,人家說有30里地呢。我們就著急了,幸好平時行好事,所以關(guān)鍵時候才能交好運。就在我們打算進村里包車的時候,一輛私家車停下來問我們?nèi)ツ?,我就說去車站,他正好順路就把我們捎過去了。像這樣的事有很多次,對于像我們這樣的采藥人,很多人都很善待我們。
記者:您說,您救了肖衛(wèi)東后,他母親經(jīng)常讓他送飯給您吃,四年后他們家搬走了,后來還有遇到嗎?
李吉興:不能說是遇到,是他后來回來找我的。(李吉興喝了口水繼續(xù)說)他們家調(diào)走的那年是肖衛(wèi)東8歲的時候,而他回來找我的時候是30年之后,他38歲的時候。
他說他是回來找我報恩的,他媽一直記得我們家窮,就一直想著回來幫幫我。那時候我已經(jīng)結(jié)婚搬到其他地方了,他開著車打聽著來到我家的時候,我正在果園里,我媳婦來果園說是有人開著車來找我,我就跟我媳婦說咱家沒有這樣的客人,一定是找錯了,我媳婦就回去把他們打發(fā)了。
要說也是巧,本來他們都走了,肖衛(wèi)東又去我們村供電所給他媽打電話,說找不到。他媽就說:“怎么會找不到呢,你就找一個小名叫新民的人。”當時我叔正好在供電所,聽到后就說“你們找新民?我侄子就叫新民?!比缓笪沂寰桶阉I(lǐng)到果園了。
記者:見面后,還能認出來嗎?畢竟相隔了這么多年。
李吉興:哪還能認得出來??!他都38歲了,是大人的模樣了。那是一家好人?。∵@么點事記了這么多年。我讓我媳婦到菜園子里摘菜給他們做飯,他說:“老大哥不用,我都帶的?!比缓髲能噹锬贸鲆欢训臇|西來。他還說要給我錢讓我蓋房,我死活不要。
后來,他就跟我說:“老大哥這樣吧,從現(xiàn)在開始你的兩個女兒以后上學(xué)工作就交給我了?!彼麄円患沂钦娲液冒?!(李吉興哽咽著說道)
再又過了很多年我就搬進城里來了,現(xiàn)在老頭子我都67了。
文/圖 本報見習(xí)記者 李斐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shù),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chǎn)品。用戶只需要關(guān)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wù)。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