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體社保微信自助繳納平臺,未來十年無憂保堅定服務個體社保繳納的戰(zhàn)略思想絕不動搖,并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打造個體社保領域的第一服務者和行業(yè)領導者。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汪杭 陳艷梅 實習生林超華 汪思念 通訊員吳榮先)十余載寒窗苦讀后,終于漂洋過海、出國留學,江城不少年輕的“海漂族”已在國外站穩(wěn)腳跟甚至當上父母。這些“海漂族”在國內的父母,為了照顧子孫,像候鳥一樣往返國內外,成為奔波的“育兒團”。
在圣誕節(jié)前夕,記者采訪了部分在大洋彼岸照顧孫輩的武漢老人。因為語言、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等各方面的差異,他們在國外有著別樣的酸甜苦辣。
1.倒班照顧外孫 老兩口分居3年
“眼看要在武漢過一輩子,老了卻跨洋漂泊?!?4歲的魏爹爹家住青山區(qū),為了照顧外孫,他上個月剛從在美國的女兒家回來。幾乎是同一時間,老伴則飛往美國。魏爹爹老兩口已經如此倒班3年。
8年前,魏爹爹的女兒和女婿前往美國留學并工作至今。5年前,外孫女在美國出生,被魏爹爹帶回武漢,長到2歲8個月時,又被送回美國。美國法律規(guī)定,13歲以下的孩子不能獨處,必須有成年人監(jiān)護。女兒女婿忙于工作無暇照顧,請護工的成本又太高,便求魏爹爹前往美國。
美國的簽證有效停留期最少三個月,最長一年。為了保證外孫女一直有人照顧,魏爹爹和老伴不得不倒班。一個在美國時,另一個在武漢留守,半年后,兩人換班。
魏爹爹和女兒一家輾轉了休斯敦、圣何塞等多個地方。在休斯敦時,整個社區(qū)就他們一家是中國人。魏爹爹大吐苦水,“在美國的日子就像聾子瞎子和啞巴”,打開電視滿屏英語聽不懂,在小花園散步看見鄰居老外,也只能點個頭算打招呼。至于出門,更是奢望,每周就一次“放風”時間,即周末和女兒開車去購物中心采購?!懊绹墓步煌ê苋酰粫⒄Z,不會開車,就只能關在家里”。
魏爹爹一度認為自己變傻了,只能上網和國內的朋友聊QQ尋找慰藉,而老伴不太會上網,生活更苦惱,長期神經衰弱。倒班生活,兩地分居,也讓老兩口互相牽掛,“沒有照應,很擔心對方”?!叭ミ^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魏爹爹表示:為了替女兒分憂,“海漂”是萬不得已。上個月,老伴很不情愿但又無奈地再次飛往美國。
2.孫子不說中文 爺孫無法溝通
“好山好水好寂寞,寂寞得讓人無法忍受?!?7歲的武漢退休教師張爹爹,兒子在美國7年,目前居住在北卡羅來納州,4歲的孫子也在美國出生。為了照顧孫子,張爹爹和親家倒班,兩邊老人輪流飛美國。
兒子上班、孫子送私人幼兒園后,張爹爹和老伴只能不停做家務來打發(fā)時間。一到下午四五點,他就翹首以待盼兒孫回家。每當窗外有汽車駛過,老兩口就跑到門口張望,“怎么還沒回來”。但兒子兒媳回家后,也很少與張爹爹交流,“說了我也不懂,幫不上忙,所以他們懶得說”。小孫子滿口都是英語,雖然也被教過一些中文,但調皮不愿學,每次回家后,就去找鄰居家的小伙伴,“他是疼是癢我都不知道,陌生得像隔壁家的孩子”,這也讓老兩口心里空落落的。
“即使孫子長大了,會說一點中文了,估計也不會和我這老家伙交流”,張爹爹親眼見到不少中國移民家庭的二代不愿和老人交流,“思想觀念完全是兩個世界”。每次回國后看到老街坊和孫子嬉戲玩樂,張爹爹甚至有點后悔當年將兒子送出國。
海漂生活不僅讓張爹爹感到寂寞,還給他帶來強烈的不安全感。張爹爹說,很怕身體出小毛病,如果在武漢,根本不是大事,但在美國就很緊張焦慮。他和老伴沒有美國醫(yī)保,自費看病非常貴,就醫(yī)程序也很麻煩,必須兒子陪同前往?!耙郧昂么跏莻€老師,到美國就像沒有生活能力的孩子”。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網+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