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新型社保繳納服務(wù),用戶只需要關(guān)注無憂保微信公眾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的繳納、查詢、咨詢等服務(wù)。
?。ㄉ辖?1版)
10多年后,霍愛霞在外創(chuàng)業(yè),從當初的業(yè)務(wù)員做到了公司的省級區(qū)域負責人。這個時候老家又傳來消息,當年那個老人嘴里老是虐待她的媳婦,在自己當了婆婆后,又以同樣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樣的悲劇竟以同樣的方式上演,讓人唏噓,但當時的霍愛霞根本來不及感慨,她在忙著掙錢,得了胃癌的父親躺在病床上,等著醫(yī)療費。
父親是個高級工程師,在當時的農(nóng)村,那是全家人的驕傲,但多年以后,霍愛霞努力回憶他的樣子,出現(xiàn)在腦海里的那張臉始終面目模糊,最深的印象就是弓著背在書桌前繪圖的背影—家里有6個孩子,他必須不停地工作才能填滿6張嗷嗷待哺的嘴。
作為最小的女兒,她幾乎沒有什么單獨和父親交流的機會,她一直覺得父親并不怎么重視自己。高中畢業(yè),早早就出去闖蕩。上個世紀末,她在外地工作,聽說父親被確診為胃癌,就急急忙忙往回趕??墒?,全家人都勸她盡快回去上班—治病需要錢,而她是全家收入最高的一個人。
她走的時候,父親在陽臺上揮揮手,她也就像平常那樣說了句,“我很快會回來的”,沒想到,那是訣別。
她錯過了父親的最后一面,聽姐姐說,父親臨終時被疼痛折磨得無計可施,一下一下地踢墻分散注意力,只是,每次開門他都會停止呻吟往外看,他在等最小的女兒回來,可惜沒有等到。
說起多年前的這段往事,霍愛霞依然忍不住落淚。父親走的時候才60歲,他一直是個沉默含蓄的人,她從來沒有進入過他的內(nèi)心。她以為只要條件好一點,總有盡孝的時候,但是,沒有機會了。曾經(jīng)以為會有的補償和救贖的時間,像流沙一樣,從指間溜走。
之后很多年,霍愛霞常常想起那個尋短見的老太太和自己早亡的父親。她想不出,那個尋短見的老太喝農(nóng)藥之前在想些什么?她不明白,父親總是把一些心事深深地壓在心里,為何不說出來?對她來說,老人的內(nèi)心世界,真的像謎一樣。突然間,她有了個沖動,覺得該為老人做點什么。
10年前,她放棄了30萬的年薪,創(chuàng)辦健康管理公司,從事老年人的健康服務(wù),關(guān)注老人的所思所想所求。她知道,很多老人都和她當年的父親一樣,心事深埋心底,而她要做的,就是去感知,去了卻……
被壓抑的情感
有位姓夏的大學(xué)老師,獨生女兒在美國,去年查出得了胃癌,元旦前一天在李惠利醫(yī)院做手術(shù)。
那一天,霍愛霞推掉了北京的會議去醫(yī)院陪著,下午1點的手術(shù),她中午11點就到了,醫(yī)生在和病人的老伴進行術(shù)前談話的時候,她就一直陪著,直到老人推進手術(shù)室。
下午4點多,老人做完手術(shù)蘇醒過來,醫(yī)生說,麻藥勁兒還沒過,最好別睡過去?;魫巯己蛶讉€同事輪流陪他說話,讀報紙給他聽……
老人不停地催她走,說自己沒事,別在這兒耗著了。晚上7點多,醫(yī)生說可讓他瞇會兒了。病房里安靜下來,遠遠地可以聽到護士臺有人在聊天,老人半天沒說話,好像睡著了,過了會兒又睜開眼睛,“哎呀,你怎么還沒走。”
“那我就走了?!被魫巯颊酒饋恚瑴蕚潆x開。
老人又握了握她的手,一笑,裂開空空的嘴,有點害羞地說:“要不,再待會兒吧?!?/p>
那一刻,霍愛霞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覺得他們一定有著豐富而敏感的內(nèi)心,只是不會表達,所以常常被身邊的人忽略了。他們內(nèi)心其實多么希望孩子留在身邊,卻又總是言不由衷地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仿佛這才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家長。
后來,霍愛霞讀到了中國青年政治學(xué)院學(xué)者梁鴻的一個觀點,深以為然。梁鴻說:在這幾十年的社會轉(zhuǎn)型期,孝道變成了一個越來越微妙的東西。一方面,家族制度的衰落,公共道德監(jiān)督力的衰退,國家法律和贍養(yǎng)習(xí)俗間的矛盾,使得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失去了文化和社會基礎(chǔ);另一方面,由于秩序、經(jīng)濟和道德的壓力,家庭成員都不會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愿望,彼此孤獨、沉默,好像被一根看不見的繩子綁著,每個人都試圖在一種扭曲中犧牲自己,來成全家人,并依靠這種犧牲來生成一種深刻的情感。
只是,對情感的需求是人的本能,所以這種被貧窮所掩蓋的扭曲不會長久?;魫巯荚谥蟮膭?chuàng)業(yè)生涯中慢慢意識到,一旦物質(zhì)匱乏不再是主要矛盾,得不到滿足的情感需求會衍變出巨大商機。
于是,她開始有意識地培訓(xùn)員工,在情感方面彌補老人的需求,去做一些兒女們沒有想到,或者想到了無意去做的事,來贏得老人的信任。
70多歲的汪阿姨獨身多年,已經(jīng)習(xí)慣了每逢節(jié)日,別人家在享受天倫之樂,而她卻只能去商場打發(fā)時間的孤單生活。一次生病痊愈后,她有了找個老伴的念頭,這個念頭深壓心里已有好多年。霍愛霞從老人說話的蛛絲馬跡中感覺到這個心思,開始在會員中物色條件相當?shù)膯紊砝喜D繕擞辛?,霍愛霞組織了一次由30多位老年會員參加的旅游活動,將他倆特意分在一個小組。幾個月時間的交往,兩位老人情投意合,霍愛霞還為他們精心布置了一場婚禮,完成了兒女般的盡孝。
越來越少的傾聽
如今,盡孝已成為霍愛霞團隊的企業(yè)文化,但我們始終感到疑惑,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老人好,她的員工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讓他們對自己的父母好,要他們很自然地表達出對父母的愛?!边@是霍愛霞的秘訣,在她看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父母愛家人是每個員工必須的素質(zhì)。
公司有系列的制度,比如每個月每個員工都有200元“孝敬基金”,這筆錢打到員工父母的個人賬戶,而這個銀行賬號,是霍愛霞根據(jù)員工提供的信息,親自打電話確認過的;每個季度,她會把部分外來員工的父母接到寧波,讓他們好好玩一玩。她讓許多老人有了第一次坐飛機的機會;工作4年以上的男性員工結(jié)婚時,公司會包一個3.8萬元的大紅包,為的是幫助減輕員工父母的負擔;過年的時候,她本人還會去員工家里慰問,拜訪他們的父母……
除了這些待遇,她對員工還有很多要求,比如父母來的時候,必須要為他們洗一次腳;過年回家的時候,每天要陪父母至少聊天一至兩個小時,教會父母使用手機……這些作業(yè),都要求拍照或者視頻在微信群中分享。
聽起來,似乎很形式化,但霍愛霞覺得,對于從小就羞于表達感情的那一代人來說,只有通過這種強制的形式,讓他們習(xí)慣和父母溝通交流,然后,才有可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聊天,是和老人拉近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可是,聊什么呢?
霍愛霞的經(jīng)驗,如果你實在覺得沒什么好說的,那么就學(xué)會傾聽吧,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不是那種應(yīng)付式的左耳進右耳出,而是以很認真的態(tài)度,聚精會神地聽他的每一句話。其間追問每個細節(jié),對于每個聽不懂的地名,弄不清楚的時間,堅持請他再說一遍—你們在新疆的哪個地方插隊?火車可以直接到嗎?住什么樣的地方?以前在北方當兵是吃窩窩頭嗎?一人分幾個?幾年可以回家一次……
你越仔細,越認真,老人會越高興,在這個忙碌得走路都在放小跑的時代,能坐下來認真聽他說話的人,實在太少了。說著說著,老人會把你當成最信任的人;而聽的人也會發(fā)現(xiàn),那些人生經(jīng)歷,那些之前他們想講卻一次次被打斷的故事,其實并不無聊,這是他們用一生的時間積累的財富。為人處世的經(jīng)驗,蘊含著古老而樸素的智慧。這些道理,也許年輕氣盛的時候不屑一顧,會覺得迂腐而不合時宜,可隨著人生閱歷的積累,你卻又會咂巴出別樣的味道來。
公司的會員中有很多人,半生坎坷,幾度起伏,霍愛霞鼓勵這些老人,把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寫下來,他們幫著打印,配上照片,做成回憶錄。這讓很多老人一下子年輕了很多:逝去的歲月雖然不能再回來,但回憶本身卻是,有的人因此學(xué)會了電腦打字,生活一下子變得充實而溫暖。到目前,已有60多位老人交上了自己的文字和照片,其中有不少珍藏多年的壓箱底也拿了出來。
封面上的那些老人,樸素的衣服,尋常的表情,看起來和那些在菜場討價還價的,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娃的,商場門口排隊領(lǐng)紀念品的老人并無區(qū)別,但在回憶錄里,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曾經(jīng)—一個戎裝的上尉,一個在會議上侃侃而談的區(qū)領(lǐng)導(dǎo),一個講臺上神采飛揚的老師……還有他們的人生感悟:要碌碌有為,不要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年輕的時候多陪陪孩子,年老的時候多想想自己……
當公司員工把這些回憶錄做好送到老人手里的時候,老人們興奮得像孩子一般:從來沒有人這么仔細地聽過他們的回憶,這么認真地對待過他們的人生。
這是他們最想要的認可和尊重,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他們的這個需求呢?
商報記者
樊卓婧 程 鑫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shù),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chǎn)品。用戶只需要關(guān)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wù)。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