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王貞虎
前幾天,在朋友的一次聚會中,我們這一群退休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yǎng)老保險試點”這一新生事物,共同的結論是:守著房屋等于守著老本,把房屋所有權掌握好,還有個銀行可以打交道,留一個“以房養(yǎng)老”的晚年后路,以免老了還要看小輩的臉色過日子。
我們這些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現(xiàn)在都已到退休年齡,早期都曾經(jīng)歷過貧窮的童年,多半是進入職場后,加班,熬夜,兼差,所有努力奮斗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在城市里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有了這套遮風避雨的房屋后,每月還房貸成為優(yōu)先支付的錢款。有能力的人積攢了錢,再由小屋換大屋,從平房換樓房,買屋、購屋、換屋成為成就的指標。但很多打拼了大半輩子、有了房子的老人,卻因存款不豐,囊中羞澀,日子過得緊緊張張。甚至有些老人把房屋過戶給兒孫后,被視如敝屣,輪流在兒女家“流浪”,弄得老境凄涼……
我們中國人的親情觀念,總是希望把財產留給下一代,雖然守得住房屋不一定守得住親情,兒女終究要成家立業(yè),在長大過程中期待他們早日獨立。同樣,做父母的也不希望成為兒女的負擔,在時代的轉變中可以預見“養(yǎng)兒防老”已不再是必然。
“以房養(yǎng)老”不失為一種新型的養(yǎng)老制度,讓父母兒女的互動有了更寬廣的回旋空間。當然,“以房養(yǎng)老”的方式,仍須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銀行、保險公司不能太考慮商業(yè)盈虧,必需建立完善的房屋估價制度,及市場轉讓環(huán)境制度,建立一套政府、保險公司、銀行共同合作的完善機制。讓“以房養(yǎng)老”成為福利國家老人照顧的新一環(huán),成為大同世界老有所終的新境界。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