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很快就要搬家了,這沒什么奇怪的!我們是工業(yè)建設的尖兵,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為祖國人民找礦,就是我們的目標,能為祖國人民找到礦,找到大礦,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摘自楊衍忠老人日記
那晚,在江西省地礦局贛南地調隊家屬院內,在那間悶熱的小屋里,在昏黃的燈光下,在客廳圓桌上排列整齊的一本本日記中,筆者帶著虔誠敬仰的心,輕讀了一頁頁字跡泛黃的日記,仿佛穿過時間隧道,走進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走近了一群為地質奉獻青春和智慧的老兵。那一刻,筆者感覺離楊老很近。
11本日記承載了楊老那段塵封半個世紀的內心獨白,那是一位風燭殘年的找礦老兵一生對地礦事業(yè)孜孜以求的真實寫照和原始動力。
生前,疾病纏身的楊衍忠老人身材瘦弱,體重不足80斤。在退休后的20年時間里,他卻懷著滿腔熱情,把自己關在一間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里,奮筆疾書600萬字,整理各種地質資料2000萬字,將畢生積累和全部智慧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國家,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他所摯愛的地質事業(yè)。
連日來,在楊老事跡報告會上,在楊老地質資料陳列室里,在楊老家中不足8平方米的工作室內,筆者一行試圖探求這樣一個問題:楊老為什么殫精竭慮做這件事?為什么又毫無保留地將其無償捐獻給國家呢?在楊老密密麻麻的日記中,筆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地質工作是一項光榮的工作,亦是艱巨的工作,常年累月在深山溝生活,是艱苦一些,但我們是國家培養(yǎng)出來的專門人才。地質工作再苦,我們亦應當干到底,而且應當盡力干好。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都這樣就好了?!?/p>
“去和高山峽谷作伴,去和那大自然作戰(zhàn),荒山荒村無有路,吃穿困難少人煙,高山擋不住鳥兒飛,困難擋不住地質兵?!?/p>
“一定要吃得苦,要艱苦些,再艱苦些,這里沒有礦,到別處找。我們就是這樣工作的,就是我們天天搬家,如果能為人民找到礦,就值得。否則,我們的生活舒服一點,但沒有找到礦,也是不愉快的!”
……
楊老是熱愛黨的—“今天在去ck4101時,指導員對我說,要學習《為人民服務》。我認為他的話是對的,我應該時刻學習這些重要文章,時刻聯(lián)想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思想,樹立一種牢固的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什么叫做一心為革命?我考慮就是:黨叫干啥,就干啥,個人利益服從黨的利益,全心全意把本職工作搞好?!?/p>
楊老是熱愛學習的—“在野外,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假日過得有意義呢?進行文娛體育活動?但這只能是一方面的。我想,收聽廣播與進行一定時間的學習,能讓時間過得更有意義。應該利用一定的時間進行必要的切合實際需要的以及理論性的技術業(yè)務學習。一個人如果不經(jīng)常學習,就會忘卻進步,停止進步。如果不加強學習,會使工作受到損失,會失自己失去為人民服務的本錢。只有加強了學習,掌握了資料與理論,才有發(fā)言權,才能使自己的意見成為正確的易于說服別人的意見。一個人要踏實地工作,刻苦地學習,才能進步,才能使自己心情愉快。緊張的工作,有計劃、有收獲的學習才是愉快的。”
楊老是熱愛工作的—“在傾盆大雨之中,聽說203機臺急需套管,機關干部剛吃過早飯,就立即穿上雨衣而去。我們小隊在指導員帶領下,也積極投入了這一戰(zhàn)斗。我也參加了,雖然很累,一身都淋透了,但能為生產(chǎn)急需出自己的一把力,心中仍然感到高興?!?/p>
楊老寫這批日記的時間是上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筆者發(fā)現(xiàn),他當年寫在日記本上的文字密實整齊,少有改動,多數(shù)一氣呵成,一些重要的語句下還留有用鋼筆畫上的波浪線。
每當遇到困難,他就用這種方式和自己交談,他就像一名沖鋒在地礦前沿的戰(zhàn)士,擂響心中的戰(zhàn)鼓,為自己加油鼓勁,并把蓄積的正能量傳遞給周圍的同事們。
這就是可愛的地質隊員!這就是地質隊員找礦立功的激情!沒有這樣的激情,很難堅持這樣艱苦的工作;沒有這樣的激情,很難取得巨大的找礦成果。
江西省地礦局建局以來,地質人員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共發(fā)現(xiàn)并探明49處大型、特大型礦床,78處中型礦床,取得了豐碩的找礦成果,尤其是在近兩年的地質找礦中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在江西大湖塘地區(qū),江西地礦人僅用了18個月時間,就探明鎢鎢礦資源儲量達106萬噸,使中國再次誕生出世界最大的鎢礦;在贛東北浮梁縣朱溪,發(fā)現(xiàn)鎢、銅金屬量分別達200萬噸、100多萬噸世界級超大礦床;在贛中,新探明鐵礦資源4億多噸,再造了一個新鋼資源基地,預測遠景儲量15億噸;在九江瑞昌地區(qū),控制銅資源量100萬噸、金50噸;在牛都縣牛形壩,可提交金儲量46噸、銀1160噸……
在這些閃光成果的背后,是所有江西地礦人付出的艱辛。
他們有家,有父母,有子女。他們也想為兩鬢斑白的父母多捶幾次背,也想幫日夜操勞的妻子操持點家務,更想為酣睡可愛的子女掖掖被窩、唱唱歌。但為了實現(xiàn)找礦突破,他們只能在荒山野嶺、茫茫戈壁中忍受寂寞,仰望星空,默默地祝福親人。在野外期間,他們能與家人通上一次電話,就會激動得淚花閃閃。
為實現(xiàn)“再造一個礦產(chǎn)資源江西”的“江西地礦夢”,一代又一代江西地礦人像楊老一樣,將以國為重的責任感、勇往直前的敬業(yè)精神融化在了思想的深處。有人說,“三光榮”精神是一團火,一團能夠點燃地質工作者內心希望和情感的精神之火;更是一盞燈,一盞能夠驅散地質工作者生活工作中的陰霾、照亮地質事業(yè)前行道路的理想之燈。正因如此,無論是地質事業(yè)發(fā)展步入高峰還是墜入低谷時,許多地質工作者都沒有放棄理想和希望,而是執(zhí)著堅守,孜孜不倦地獻身地質找礦工作。
行為心表,言為心聲。那些穿過歲月輝映在筆端閃亮的文字,是地礦人代代傳承的精神富礦,是地礦人畢生的追求和夢想。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chǎn)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