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新型社保繳納服務,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公眾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的繳納、查詢、咨詢等服務。
郝麗艷,1974年10月出生,遼源市西安區(qū)燈塔鎮(zhèn)新力村二組居民,她和丈夫蘇永利是附近群眾眼中的好人,夫妻倆的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好,每年僅靠蘇永利在附近小煤礦打工賺得四萬多元收入維持生活。夫妻二人精打細算,不但供讀高中的兒子讀書,還收養(yǎng)了孤兒和老人。
“他們就是我的親爸親媽,我不會忘記他們,長大還要孝順他們……”這是11歲小守鑫的心里話。
小守鑫4歲時母親出車禍遇難,肇事車輛至今下落不明。小守鑫成了沒媽的孩子。一年后,就在同一事發(fā)地點,其父又遭遇車禍身故。家里只有80歲的外公和小守鑫相依為命,祖孫二人沒有固定生活住所,生活困苦。郝麗艷是小守鑫的堂姐,決定將孩子領回家照顧。6年中,郝麗艷夫婦把小守鑫視為己出,對他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好。每天小守鑫放學回家什么活都不用干,任務就是學習。
看到別的同學花錢上課后補習班,郝麗艷也把小守鑫送去補課,寧可自己少花點兒,也不能讓小守鑫被別人落下。為了讓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們把小守鑫轉學到全區(qū)教學質量最好的遼源市第二實驗小學。今年,為了方便照顧小守鑫,她和丈夫又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如今,小守鑫已經讀小學四年級,學習一直很好。
蘇滿是蘇永利的遠房叔叔,老人有兩個兒子,家住伊通滿族自治縣三道鄉(xiāng)。一次,蘇永利去遠房叔叔家串門,在吃飯時,叔叔的兒子不讓老人上桌吃飯,蘇永利看到這一幕后十分難受,于是,他主動和老人的兒子要求,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贍養(yǎng)。就這樣,老人在70歲時來到了蘇永利家里,到現(xiàn)在已經有18年。
18年間,夫妻倆從不讓老人受任何委屈,朝夕相處,老人也把自己當成了家庭的一名成員。
短評
郝麗艷和丈夫蘇永利就是兩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民,但他們孝老愛親的善舉卻超越了一般人,人性的光輝在他們夫妻倆身上被無限放大,點滴的愛和奉獻精神匯聚成一道愛的光芒,向四面八方輻射,照亮這片熱土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新文化記者 陸續(xù)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