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體社保微信自助繳納平臺,未來十年無憂保堅定服務個體社保繳納的戰(zhàn)略思想絕不動搖,并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打造個體社保領域的第一服務者和行業(yè)領導者。
在河南省輝縣市太行山的山溝里,有許多座石橋。但是未使用現(xiàn)代化的工具并且建造者只有一人的石橋只有一座,那就是平嶺村的“一人橋”。這座跨度13米、長40米、寬6米、高12米的單拱石橋,由大小6萬余塊石頭砌成。修建這座橋的人,叫郭池善,平嶺村人。在橋頭的一側,原本是一座石頭小山,擋住了村民通往外界的道路?,F(xiàn)在,它被郭池善老人鑿平了一半,這些鑿出來的石料,就是老人建造石橋的原材料。
說起修橋的初衷,郭池善說,他小的時候,跟著大人去別的村子,來回十幾公里需要走一天,路在山上,又窄又陡,不知摔了多少個跟頭。那時他就想,等長大了修一條出門的路。隨著經濟發(fā)展,郭池善的家鄉(xiāng)也發(fā)生了變化,山里修了路。但村門口這條溝成了老人的心病,1994年,他決定修座橋打通村口到山邊的公路,讓鄉(xiāng)親出門可以少繞幾百米崎嶇的山路。
郭池善的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他妻子說一家人在城里住得好好的,回山溝里修橋干啥?可執(zhí)拗的郭池善心意已決:“你們不同意,我就自己干。一年修不成就5年,5年修不成就10年,我這輩子總能修成。我一輩子修了一座橋,留給后人,也算沒白活!”
1994年決定開始修橋時郭池善還在上班,他周日回到山溝里開始鑿石頭修橋。2000年退休以后,修橋便成為郭池善新的事業(yè)。郭池善本來住在山下,為了修這座橋,他將家搬到了山溝里?!罢ㄋ幷ǔ鰜淼氖蠜]有鑿出來的結實?!惫厣菩迾虿挥谜ㄋ幉环排?,不用機械搬運,全是原始的手工操作。他用一錘、一杠、一鍬,就地取材。14年來,他起早貪黑,一個人日復一日地干,一塊塊地備料、搬運,動用土石方7000多立方米,石料2400立方米。2007年,石橋主體完工。
今年,郭池善又自己出資購買了橋體上的護欄。“現(xiàn)在橋面上還有不平整的地方,我下面要做的就是就是把橋面整得像柏油馬路一樣平整?!惫厣普f。
據(jù)新華社 王爍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