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站在你跟前了,還要我跑到社區(qū)開‘自己還活著’的證明,真是尷尬!”最近,退休人員屈大爺在領取養(yǎng)老金時遇到了這樣的“囧事”。像屈大爺一樣,很多退休后居住在外地的老人,為了開具這樣的證明,不得不兩地跑。
這幾日,70多歲的屈大爺為了證明“自己還活著”可是沒少費工夫。屈大爺是西安公安局蓮湖分局一名退休職工,最近他接到通知,需要他回到原工作地辦理相關手續(xù),審核養(yǎng)老待遇資格。屈大爺說,他退休后,搬到老家安康旬陽。為了辦這個事情,他坐了幾個小時的車來到西安,到原單位領了一份退休人員審核表,填好資料又拿了一份“現(xiàn)居住證明”的表,到戶口所在社區(qū)蓋章,證明退休金領受人未離世,才能領到退休金。
“這份證明說的好聽,叫‘現(xiàn)居住證明’。說白了,就是要證明我還活著。”屈大爺說,他已古稀之年,每一年還要證明“自己活著”,兩地之間千里迢迢地來回奔跑。“為了辦好這事,我跑了好幾趟”,屈大爺說,他現(xiàn)在居住在旬陽,但是在當?shù)剞k理“現(xiàn)居住證明”時,對方要求他到戶口所在地辦理此證明。于是,他只好又跑到西安,才拿到證明。
向屈大爺這樣,退休后搬到外地的老人還有許多。由于居住在外地,每年年審都要來回折騰。除此以外,老人們表示,每年都要證明自己還活著,不免讓人覺得尷尬。
“這個證明太讓人感到傷心了。”58歲的田阿姨說,她是一名退休教師,最近也到社區(qū)開具了這項證明。到了社區(qū),社區(qū)工作人員很快就給她辦理了。盡管如此,但是她心里仍不是滋味。田阿姨說,作為單位,應該多關心一下退休職工。比如過年的時候看望一下大家,或者組織一個退休人員的聯(lián)歡會,這樣很容易了解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如此一來,就顯得親民又人性化。
記者從西關正街社區(qū)了解到,九月份到現(xiàn)在,前后有幾十位老人到社區(qū)開這項證明。有的老人年紀大,還住在外地,為了這個事情,確實費了不少勁兒。
“說起來,這是件小事。但是換位思考,也能體會老人的感受。”社區(qū)人員說,如果單位采取花名冊的辦法,將退休人員編號,每年審核時,本人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前來單位簽字?;蛘卟扇÷暶?、采集指紋等辦法,可能會減少不必要麻煩。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養(yǎng)老金都有冒領的情況。這樣的規(guī)定,也是為了避免冒領、騙領、吃空餉的情況發(fā)生,希望老人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