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中國香港地區(qū)和日本居民的做法。
香港人一生的8份保單
香港的大學生大約23周歲畢業(yè),他們剛畢業(yè)時一般要為父母買一張保單,算是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報答。第二張保單是為自己的生活、疾病提供保障。香港人通常晚婚,婚后他們一般要為對方買一份保險。在自己出現(xiàn)意外時,對方仍然可以正常生活。這是第三張保單。結婚之后,香港人一般享受一兩年的兩人世界,然后考慮要孩子,為孩子購買一些意外或者疾病保單,是家庭必須的第四張保單。第五張是孩子的教育保單。30歲之后,香港人才開始擁有自己的房子。買房之后,通常也會買車,第六張就是為車房購買保險。第七張是預防身故、提供還債保障的保單。30歲左右,為晚年生活著想,香港人通常要買一張大病養(yǎng)老保險,這是第八張保單。在晚年,為自己的遺產(chǎn)轉(zhuǎn)移購買一份保單,也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人均6份壽險
日本人有一種習俗,訂婚時,男方要買一張壽險保單,寫上女方的名字,這是一種愛與責任的體現(xiàn)。同時,原有的保單不能滿足需求,就要增加和擴大。35歲以后,還貸壓力很大,需要買一份保險,為家庭提供財富保障。買一份與貸款相當金額的人壽保險,比如貸80萬元,就為自己買一份保額為80萬元的保險。萬一出險,有買保險替自己還房貸。到了四五十歲,應該考慮養(yǎng)老。買養(yǎng)老保險是越早越好。這個時候,房子買了,孩子大了,應該考慮增加一份養(yǎng)老金。到了50歲,快退休了,要考慮一旦去世,財產(chǎn)稅很高,會買一份保險避稅。
家庭環(huán)境在發(fā)生變化,保險的需求也在發(fā)生變化。國內(nèi)的家庭往往保險意識不強,對保險需求不清晰。如已購買保險,不妨學習中國香港地區(qū)、日本等地居民的做法,在人生不同階段添置保險,并將保險定期整理。主要體現(xiàn)為:
12下一頁 |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