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警察學員面試面授輔導課程簡章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2012》4日在武漢發(fā)布。報告稱,延遲退休目前條件并不具備,暫時行不通。“如果延遲退休年齡,帶來就業(yè)崗位減少,將使大量青年不能進入勞動力市場,形成青年失業(yè)狀況,由此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應該說,延遲退休影響就業(yè)是一個常識性問題。前述報告的數據對此提供了進一步支撐,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條件的確并不具備。
不過,作為硬幣的另一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退休人員不斷增長讓養(yǎng)老金支付承受巨大壓力,存在潛在的缺口;同時,人類壽命普遍延長,使得不少男性到60歲、女性到55歲之后,還有意愿有能力繼續(xù)工作。否定延遲退休,就會忽視一部分中老年人的社保、勞動權利。
正所謂眾口難調,是否延遲退休關系到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切身利益,無論決策天平倒向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對另一方的辜負和傷害。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只能瞻前顧后,投鼠忌器。事實上,只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把延遲退休改為彈性退休,賦予勞動者在退休年齡、方式和收入方面以選擇權,矛盾和問題就有望迎刃而解。
一方面,彈性退休照顧到勞動者的個體差異。正如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指出,男性5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企業(yè)工人,因年齡和體力問題,存在一個“就業(yè)困難期”甚至是“就業(yè)斷檔期”。對他(她)們而言,可以選擇適當提前退休,讓身心休息的同時有一筆穩(wěn)定的經濟來源。而對腦力勞動者尤其是高技術人才來說,選擇適當延遲退休,有利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對社會的貢獻度。
12下一頁 |
標簽: 延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