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進入50歲以后,往往兒女都已長大自立,在經濟上對兒女已經沒有多余的責任。這個階段,如果老人自己有一定退休金和社保,再加上兒女對父母的反哺,除了預防重病的突襲,老年的生活還是可以的。
但也有這樣的一些老人,自身經濟收入狀況不好,又沒有被納入到社會保障范圍。對此,有保險專家指出,這些人應該考慮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健康問題,主要就是患病的治療費用問題;二是老年生活問題,也就是沒有了工作能力后最基本的生活如何維持。
“以上的兩個問題,都是身為兒女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兒女必須考慮的問題。”該保險專家表示。
不過,對于老人基本生活的問題,他建議,由于已經進入養(yǎng)老階段,此時購買養(yǎng)老保險已經沒有意義。兒女直接固定每月給一定的生活費用就行了。對于這部分費用,對兒女來講不是很大的負擔。最大的負擔是老人一旦患病,醫(yī)療費用的開支無法控制。
兒女如何撐起保護傘到底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拿錢出來讓父母作為被保險人買保險,但有保險專家提醒到,這樣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一旦兒女發(fā)生風險無法繼續(xù)給父母繳費,父母自己又沒有能力繳費,那么保障就會失效。兒女所擔心的父母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成年后經濟獨立的兒女就是父母最大的保險。
“我們不建議兒女直接拿錢用父母做被保險人購買保險。就如同不建議在家長沒有做足保障的前提下,用小朋友做被保險人購買保險一樣。”??等藟郾本┓止究偨浝碛诤朐f。
那么,如何更全面地考慮呢?怎么樣才能為父母設計安心的保障計劃呢?比如,如果爸媽現(xiàn)在的年齡在53歲至55歲左右,目前子女每月固定給父母1000元的孝養(yǎng)金。那么僅僅孝養(yǎng)金這一塊,到父母七十五六歲,未來20年就是24萬元。除此之外,考慮到年紀大了的健康問題,至少每個老人再有15萬元左右的醫(yī)療準備會更好。從上面的數(shù)字看,其實兒女對父母這一塊的責任還是相當重的。
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