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拉薩市委、市政府強化屬地管理,明確管理主體,建立起長期、穩(wěn)定、高效的寺廟管理機制,全力推進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加強寺廟“六建”工作
拉薩市委、市政府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全市寺廟管理工作實際,針對寺廟管理的特點和難點,成立寺廟“六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寺廟“六建”工作各項任務。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拉薩市嚴格落實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積極組建寺管會班子。為確保寺廟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拉薩市結合實際,科學合理地安排崗位,有效加強了寺廟管理。在項目建設中,拉薩市科學合理確定建設方案,先期投入資金900余萬元。
堆龍德慶縣覺木龍寺管委會主任羅布次仁說,去年,覺木龍寺按照寺廟“六建”工作要求,進一步突出“管理、教育、服務”的職能作用,著力配強配齊管理班子,嚴格選拔駐寺干部,建立寺廟管理工作制度,認真落實屬地管理機制、分級負責的原則,有效維護寺廟和諧穩(wěn)定。
廣泛開展“六個一”活動
拉薩市把開展“六個一”活動作為加強和創(chuàng)新寺廟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求每一位駐寺干部與僧尼通過思想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了解僧尼所思所想,正確引導,在信任、互助的基礎上,以結對子的形式,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同時,把解決僧尼學習、生活困難作為辦實事的主要內容,為僧尼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建立僧尼信息檔案,以促進寺廟和僧尼檔案工作科學化、規(guī)范化管理。
拉薩市重點建立“三通”,即:干部與僧尼一對一溝通,管委會與僧尼所在縣、鄉(xiāng)、村基層組織聯(lián)通,管委會與僧尼家庭定期互通。形成一條機制,關鍵是建 立聯(lián)系制度,切實做到“三留”,即:互留姓名、互留聯(lián)系方式、互留具體地址,與此同時,拉薩市一些寺管會為創(chuàng)新管理,因地制宜,發(fā)放了“便民服務卡”,為僧尼提供“咨詢、解難、監(jiān)督”的便利途徑,從而建立了一條完善的管理、服務、教育工作機制。通過“六個一”活動的開展,暢通了僧尼的表達渠道,反映合理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深入開展惠寺惠僧活動
拉薩市結合全市寺廟實際,在自治區(qū)確定的寺廟“九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惠及廣大僧尼的五項內容,即:修建一個食堂、一個澡堂、一個垃圾池、一棟溫室、培養(yǎng)培訓一名衛(wèi)生員,把“九有”創(chuàng)新為寺廟“9+5”工程。在寺廟 “9+5”工程中,領袖像、國旗、報紙、廣播電視、文化書屋、電影等先進文化進寺廟已實現(xiàn)全覆蓋,公路建設項目現(xiàn)已陸續(xù)開工,水、電建設項目正有序進行。
2011年,拉薩市深入開展和諧模范寺廟暨愛國守法先進僧尼創(chuàng)建評選活動。各縣(區(qū))共表彰和諧模范寺廟47座,愛國守法僧尼1541名。同時,拉薩市表彰了和諧模范寺廟16座,愛國守法僧尼2341名。通過表彰使廣大僧尼進一步增強了愛國熱情和對祖國的向心力,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僧尼的關心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