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會老,好在有社保”--廣州民眾的社保意識正在由“要我買”向“我要買”轉變。廣州市地方稅務局以“社保·權利·民生”為主題,首次向全社會征集社會保險費宣傳語,在短短不到三周時間里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投稿1.5萬多條。公眾的高度關注與積極參與折射出社會大眾對于社會保險制度的認同度越來越高,購買社會保險的意識正在不斷增強。
從2000年開始,廣州啟動了社保費用的由地稅局代征工作。2000年廣州市全市各類社會保險參保人員是505萬人次,而到了2010年11月則達到近2000萬人次,預計2010年全年征收社保費417億元,是2000年的6.2倍。
據(jù)廣州市地稅局信訪舉報中心的統(tǒng)計,在社保制度推行初期,有不少人走關系要求退保,但近幾年這種現(xiàn)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時有人信訪,要求有關部門解決以前年度應參保而未參保的糾紛,而且這種信訪量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廣州市地稅局副局長孫洪說,民眾的社保意識在近10年時間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很多企業(yè)認為社保會增加負擔而不愿意為職工購買,即使是參保人本身也覺得把錢留著更放心,因而會對繳納社保費產(chǎn)生抵觸情緒。但是,經(jīng)過10年多的實踐發(fā)展,民眾看到了社保實實在在的效果和好處,尤其是那些馬上面臨退休人員由于以往的退休金政策已經(jīng)取消,對社保就更為迫切,因而出現(xiàn)了“要我買”向“我要買”的轉變。
今年10月底,全國人大通過的《社會保險法》,首次確立了基本養(yǎng)老保險“全國統(tǒng)籌”的目標。“民眾對社保制度進一步改革的迫切需求正是相關部門努力的方向,但要在短期內現(xiàn)實做實個人賬戶、全國統(tǒng)籌的難度相當大,但這個方向是明確的,關鍵是要始終堅持改革方向不動搖。”暨南大學社會保障與保險研究所所長林毓銘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