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老人
上課后買了保險
接到投訴后,立即前往調(diào)查。王老告訴記者,由于德雅村附近老人較多,幾乎每周都有保險公司的人前來為他們上課,上課的實質(zhì)就是推銷保險。兩年前,有幾名推銷保險的業(yè)務(wù)員前來上課,向老人們推銷一款保險。“他們在課上講得天花亂墜,說什么保險期滿后可以拿到幾十萬元,并且期間如果有急用,交的保費還可以借出來,對于風(fēng)險和這份保險適不適合消費者,并沒有說清楚。”王老說,在業(yè)務(wù)員的鼓動下,自己拿出2萬元錢,買了兩份保險。
被保險人
父親到90歲還要交保費
在王老家中,見到了其中一份保單,這份每年保費5000元的保單,受益人是王老的兒子,但保險期限是22年,即王老需交費的年限是2009年4月至2021年4月。按照這個保單規(guī)定,今年82歲的王老,還需要交10年保費直到92歲,并且在交納了12年保費之后,還要再等10年,他兒子才能拿到每年4750元的保險金。
“等我兒子拿到保險金時,他都75歲了,就算他長壽,活到85歲,可是我交了12年費用,拿10年的保險金還回不了本。”王老表示。他告訴記者,另一份15000元的保險單條款也是如此。且保險合同上明確規(guī)定,如果王老現(xiàn)在退保,退回保金為第一年度所交保險金的24%和第二年度所交保險金54%之和,按照王老兩年交的1萬元保費計算,僅能退回3900元,虧損61%。
保單能出就表示適合投保
對于82歲的王老適不適合買一份需交費到92歲的保險,保險公司是如何回應(yīng)的呢?記者找到了該保險公司,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既然保險單能夠出,就表明王老適合買這款保險。而另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對業(yè)務(wù)員要求很嚴格,上崗前都進行了培訓(xùn)和宣誓,應(yīng)該不會存在夸大宣傳。在記者的追問下,該工作人員表示將進行調(diào)查。
“存在即合理”可謂是保險公司的回應(yīng),但對于80多歲的退休老人而言,每年花2萬元購買保險,而保險資金的流動性較差,退保又將承受較大損失。
標(biāo)簽: 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