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歲的韓青是典型的80后,在重慶一家事業(yè)單位工作已經(jīng)5年,可迄今為止她存折上金額為“零”。月薪3000多仍“月光”,錢花到哪去了?
陽光人壽的資深理財師夏陽詳細詢問了韓青的日常開資后了解到:韓青父母2007年為她按揭了一套小戶型,她每月要付1000元房貸,日常交通費、電話費等大概500元,和朋友吃飯、唱歌、買衣服這些又花掉了1000元左右,剩下的800-1000元錢怎么花得一干二凈的,她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像韓青這樣花錢沒有計劃的80后實在太多,“月光”對他們來說是瀟灑、也是無奈。賺錢不多沒法理財,這是大多數(shù)80后月光族的共同心聲,也是他們沒有樹立正確消費觀的一個障礙。但理財師可不這樣認為:“賺錢不多同樣可以理財!”
夏陽分析:韓青成為月光族的首要原因是沒有堅持儲蓄,如果能給自己制定一個儲蓄目標,量化每月的儲蓄金額,那么每個月不知道怎么花出去的錢就可以存下來了。“但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存的錢還是可以隨時取出來花掉??!”韓青說到。
針對韓青提出的不能堅持儲蓄的問題,夏陽解釋到:目前各大銀行的儲蓄業(yè)務(wù)有活期、定期兩大類,不管是活期還是定期,只要客戶需要都可以隨時支取本金,客戶損失的僅僅是利息收益。但這樣的規(guī)定雖然保證了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可是對于想存錢但又沒有克制力的客戶來說,這種隨意支取卻恰恰讓他們的存錢計劃無法堅持,以致半途而廢。
那么怎樣才能管住自己,達到存錢的目的呢?夏陽建議購買有儲蓄功能的保險產(chǎn)品!原因在于購買保險產(chǎn)品,只能按照保險協(xié)議的約定在滿期后獲得保險金額。如果客戶要提前支取,只能獲得賬戶的現(xiàn)金價值,而這個現(xiàn)金價值跟客戶每月繳納的費用差距甚遠。為了不使自己的資金損失,客戶往往會放棄支取,以達到強制存錢的目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