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進:“十三五”主要任務是使全民醫(yī)保制度成熟定型-醫(yī)療保險查詢
2016-12-15 08:00:12
無憂保


王東進:“十三五”主要任務是使全民醫(yī)保制度成熟定型。經過2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國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制度(以下簡稱“全民醫(yī)保制度”)?!笆濉睍r期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使這項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本文擬就這一命題作一概譚,供讀者參酌。
(一)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十分重視制度建設和制度的作用。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闡述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三步走”戰(zhàn)略時,曾經反復強調制度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制度的成熟與定型。大意是,制度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穩(wěn)定性的,是比較靠得住的。制度好,壞人不敢做壞事;制度不好,好人也會做壞事。他還說,要經過3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現(xiàn)在的制度才能成熟、才能定型。由是,讓在改革開放中逐步生成的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臻于成熟與定型,就成為我們追求與奮斗的目標。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到2020年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第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僅包括一系列經濟社會發(fā)展指標,而且包括各項基礎性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既是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對鄧公在天之靈的告慰。屈指算來,與他老人家預計的“30年左右的時間”,正好契合,真可謂天人順遂。
(三)全民醫(yī)保制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是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制度(不但中國,所有現(xiàn)代國家概莫能外)。因此,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即到2020年),不但要全面提升全民醫(yī)保的保障水平和保障質量,讓全體國民更加公平、可靠、持久地共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的成果,有更多的獲得感、更高的滿意度,而且要讓全民醫(yī)保制度成為一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我們醫(yī)保人的歷史責任與莊嚴使命。
(四)全民醫(yī)保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首先要弄清楚“成熟”與“定型”的涵義。如果概念含混不清,勢必導致認知和判斷上的偏頗,甚至“一步向前一步錯,幾分用力幾分差”。
所謂成熟,就是指生物發(fā)育到完備的階段,或事物、或行為發(fā)展到完善的程度。大體有三個指向:一是指植物的果實或水果成長到可收獲的程度。二是比喻事物發(fā)展到完善的程度。例如漢代王充《論衡?量知》:“學士簡練于學,成熟于師,身之有益,猶谷成飯,食之生肌腴也”。又如唐代韓愈《答呂?山人書》:“故設問以觀吾子,其已成熟乎,將以為友也;其未成熟乎,將以講去其非而趨是耳”。三是指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從幼稚向更高一級的轉變。
所謂定型,大體也有三種指向:一是指事物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并相對固定下來。例如范文瀾等《中國通史》所言:“漢族文字從此定型,歷代沿用不再有較大的變革”。二是指固定的形式。例如郭沫若《革命詩人屈原》中說:“屈原以前的詩,成了一種四言的定型”。三是指化學纖維和紡織生產中使纖維或其制成品形態(tài)穩(wěn)定的加工過程。
[1] [2] [3] [4] 下一頁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