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德企人的正反兩面某德國公司職員張先生我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自認為做事還是蠻嚴謹踏實、認真負責的,所以我倒覺得自己較適合在德國企業(yè)里工作。德國人做事情講究計劃、恪守秩序。我們公司的德國人習慣按照自己的記事本辦事,凡事都有詳密的計劃,安排作得井井有條,沒有提前預約一般不會見客,工作作風可謂嚴肅沉穩(wěn)?,F(xiàn)在我和很多同事也受這種作風熏陶,耳濡目染,漸漸竟也養(yǎng)成了隨身備一本記事本的習慣,有時候到的確很管用。除了嚴謹,德國人還一向以勤奮能干著稱。他們工作起來有種敬業(yè)、狂熱的干勁,所以他們被奉為“工蜂”是眾所皆知的。在德國人做老板的公司里,非但要處理好老板與雇員的關系,還要學會事無巨細、刻苦耐勞的精神,辦事丁是丁卯是卯,決不能馬虎。時間上更是要嚴格遵守,德國人把時間觀念看得很重。常有人說,在德國公司工作是所有歐洲國家的公司中最不容易的。盡管德國公司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令我敬佩,但讓我覺得德國人做事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恰恰也是緣自于他們那種過于保守和程式化的辦事方式。正因為他們做事前要做周密的計劃,所以他們的產(chǎn)品永遠比別人的慢一拍上市。市面上有什么新鮮的時尚,像美國等嗅覺靈敏、行動力又快的公司就會抓緊時間大量制造搶占市場,而德國公司則要經(jīng)過市場調(diào)查、實驗分析、質(zhì)量檢測等等一系列冗長的程序。別人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投放市場,他們的同類產(chǎn)品還滯留在實驗室里。等他們產(chǎn)品上市時的確可以確保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但人家一股流行風已經(jīng)刮過,該賺的也已經(jīng)被“先下手的”撈足了油水,哪輪得到德國人分蛋糕?所以說,德國公司永遠不會領導時尚、不會引領熱點。在德國企業(yè)打基礎外企人事經(jīng)理May大學快畢業(yè)的時候我和所有的畢業(yè)生一樣,想有穩(wěn)定的工作,拿豐厚的薪水,最好能出入高級的辦公場所,但是參加了幾場招聘會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真的是太簡單了。市場變化太快,工作節(jié)奏也快,企業(yè)都愿意招收有經(jīng)驗的員工,特別是像做我們這一行的,公司都喜歡從同行業(yè)的企業(yè)挖人,以便直接帶來客戶、利潤、效益,不再愿意在培訓上花錢,花精力,花功夫。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我畢業(yè)的時候正好是外企大量“登陸”中國的時候,他們對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外企都非常愿意招收新畢業(yè)的大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因為這個大好的機會,我順利地進入了一家德國的家電公司。我在大學里學的是管理,但是一個剛從大學畢業(yè)的學生怎么知道如何管理呢?所以我說自己遇到的是一個“大好時機”,現(xiàn)在畢業(yè)的學生一定是沒有這樣好的工作和鍛煉的機會了。一進公司我就接受了公司的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涉及了很多的問題,不光是公司的文化、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還包括了身心健康等問題。我們公司的培訓方式很靈活,比如在管理培訓中,除了聽老員工為我們講課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模擬項目。參加培訓的新員工要組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員都緊緊圍繞一個實際項目,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通過探討和實驗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這樣的培訓給了我們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很大地提高了我們的素質(zh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培訓,我迅速從一個新人的“模糊狀態(tài)”脫離出來,心中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工作標準和工作模式。由于當時我所在的公司是剛剛進入中國,也一切都是在起步的階段,我要做的工作主要就是和政府部門打交道,處理企業(yè)和政府的關系。在這里工作的幾年是我打基礎的時候,但是工作的壓力也非常大,在大學里學的東西根本不夠用,一切只能邊做、邊學、邊補。在這里工作我感到自己扎扎實實學到了東西,雖然德國人古板的工作方式讓我有些壓抑,但是我們公司更愿意充分利用那些工作勤奮、忠誠的工人,這樣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讓我受益頗深?,F(xiàn)在我已經(jīng)到了另外一家外企做人事經(jīng)理,無論是工作的責任感、踏實的工作方法,還是對工作質(zhì)量的追求都是促進我工作進步的財富。嚴謹作風絕非吹牛德語系大四學生小云一般來說,談起德國人大家都會籠統(tǒng)地說他們嚴謹,可是在我進入這家著名的德國公司實習后,才真正領教了他們的“認真勁”。實習第一天,帶我的那個德國人了解到我學的是日耳曼語言文學,就要求我用德語和他交流,而非英語。本以為第一天上班會非常輕松,沒想到他一開始就給我列了一張單子,單子上有公司的結構組成、部門技術方面介紹等等,寫得滿滿當當,當然全是用德語。他認為既然來實習,就要學東西,因此單子上日程排得滿滿的。剛剛開始我還是有點緊張覺得怎么有這么多事情要做,本來以為就是普通老套的實習呢??墒遣痪靡院缶桶l(fā)現(xiàn)這位德國帶教老師和一般單位把實習生當廉價勞動力不同,他很為我著想,安排我做的事情全是為了鍛煉我。因為我是學文科的,和公司做的電器設備關系不大。他就讓我去采訪每個部門的德國主管,讓我了解整個生產(chǎn)流程。又安排我和某個管理部門的每個同事交流,以期讓我從各個角度和環(huán)節(jié)來了解管理概念。在這里,我必須強迫自己每天用德語思考,用心聽別人說話,聽懂每句話,再立即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實習只有短短一個月,可是對我而言,比在學校學習一年還要強。在學校每周只和一個外教交流,可是在這一個月中,我接觸到那么多德國人,實在是受益匪淺。到實習快結束的時候,他讓我寫一份實習報告。報告的要求很高,要求寫十幾頁。最后我拿著13頁長長的報告給他看,沒想到這位認真的德國人每次都要帶回家修改,一共修改了6次,把其中的語法和措辭錯誤都挑出來,然后全部按照規(guī)范改過。其實我在大學里交作業(yè)都從來沒有這樣仔細過,一般都是寫好就交掉了。當時我真的很感動,覺得這樣的實習機會實在太難得了。德企里的打拼感言德國M貿(mào)易處FF當初跳入這家德國公司感到得很開心,畢竟薪資漲了,公司聲望也不錯,覺得前途應該很光明。但是工作了這么久,卻覺得越來越不開心。倒不是說工作本身或人際關系存在很大問題,而是我發(fā)現(xiàn)德國人處事的一個最大特點:膽小謹慎。那種謹慎得近乎病態(tài)的工作態(tài)度有時實在讓人受不了,說得難聽點就是死板、毫無生氣。在工作中,一切重要商業(yè)訂單、信函都要通過E-mail,決不會通過電話商榷,為的是確保萬一出現(xiàn)問題時責任的歸咎。所以,一旦交涉有恙,往往采取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將郵件delay,甚至可以不做這筆交易。他們寧愿放棄一份訂單、一筆生意,也不會去冒風險。在我們這個德國公司里信奉一條不二法則:“我不必為公司創(chuàng)造一分錢的財富,但我不會為公司制造一分錢的損失?!彼?,大家的工作無非是做到不失誤就行,根本不需要爭取什么。因為謹小慎微,人事部門很少組織工作人員舉辦活動,就算是我們自己部門里的同事策劃旅行、聚會等活動,人事部也會因為怕出事情而奉勸我們不要搞。這樣一來勢必人心渙散,同事之間除了工作就鮮有能增進彼此情誼的機會了;主管和部門人員的關系也僅僅維系在上下級地位上,人際關系不說冷漠但肯定很平淡。當然,德國老板表面上待你很好,見面招呼,彬彬有禮,但骨子里卻和你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作為中國雇員,我們這一行最高職位也無非就是個SeniorMerchandiser。而有時候,JuniorMerchandiser、SeniorMerchandiser和MA(ManagerAssistant)做的工作是完全一樣的。同樣的工作內(nèi)容,同樣的工作量,同樣的營業(yè)額,就拿公司香港同行作比較,他們是10個人,而我們這里算下來卻只有2.5個人,平均1個人頂4個人的工作量。這是我覺得比較奇怪的地方之一。我們向上級打過申請要求增加人手,可得到的答復卻是一句輕描淡寫的“That’slife!”。(邱之盈、靖華)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