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天下領先的問題之一是如何活著。 這對古人今人大概都不例外。 很多人活得十分賣力,搞科學的要當愛因斯坦,搞實業(yè)的要當比爾•蓋茨,搞文學的要當托爾斯泰,搞電影的要得奧斯卡,即使野心沒這樣頂級的大小人物,也都各自在自己的夢想驅(qū)使下玩命,結果,除了可能各小有成功外,更多的是心力交瘁,苦累不堪。無盡的煩惱、過度的焦慮與各種疾病纏身就是寫照。四五十歲乃至更年輕的人猝死在工作崗位上并非罕見。 這種活法肯定是本末倒置,把自己放到了地獄里。 有別的活法嗎? 有人說該放下一切名利,像古代禪僧躲到山里與世無爭,圖個自在。 且不說放此話之人空口說說躲不到山里去,即便真如此,莫非躲進深山老林就能灑脫自在嗎? 過去禪僧躲在山里,大多也并非終日兀??葑?。 一個禪寺里少則百人多則千人,也都在忙碌勞作。除了方丈、首座、監(jiān)院這樣一些擔任領導的和尚,分管庫房有庫頭,管水有水頭 ,管火有火頭,管菜有菜頭,管浴室有浴頭,整個是勞動生產(chǎn)的大集體,一敲鐘都扛鋤下地。中國禪宗史上著名的百丈和尚到了高齡,還每日下地鋤禾,“作務執(zhí)勞,必先于眾”。別人藏起他鋤頭讓他休息,他便不吃飯,此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磥?,真正的快樂自在,不是不勞作,而且可能還是很勤勞的勞作。 這里真正的人生三昧【1】是什么? 有人問一位禪師他如何修禪。 禪師回答饑了吃飯困了睡覺。 問者驚訝:莫非別人不吃飯睡覺? 禪師說:那些人吃飯時千般計較,睡覺時百般須索。 此話的深意朋友們明白了嗎? 作者這些年中一直在領悟人生的道理,它涉及心理學、生理學等現(xiàn)代學說,也涉及瑜珈、禪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作者也不時與朋友分享自己的領悟,其中包括一些年輕朋友,他們到生存壓力超限緊張時就與我交流,這種交流對他們度過一個個難關有所幫助。 這些年輕朋友的成長起碼證明,人可以做更多的事同時又健康、灑脫、自在。 甚至可以說只有健康、灑脫、自在才能做更多更好的事。 希望這本書對困于緊張生存壓力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同樣的處境,當我們采取不同的活法時,會產(chǎn)生天壤之別。 注【1】 三昧,梵語音譯,原指修持中止心而定,后被禪宗賦予更寬泛含義。 朗州洪恩和尚每見僧來參拜,便拍口作喔喔聲,來者大多茫然。獨禪僧慧寂從容篤定,從西過東,又從東過西,最后當中而立對其禮拜。洪恩和尚立時笑問:“甚么處得此三昧?”意思是從哪里得此禪的真諦? 三昧,禪的真諦,就是蕩蕩無礙自在灑脫?;奂藕敛贿t疑于洪恩拍口喔喔,該如何行事便如何行事,便顯示出了如此自在。 處于生存壓力下的現(xiàn)代人有可能解脫煩惱而獲人生三昧嗎?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