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如今,“大專生掃地”、“本科生站崗”之類的人才高消費現(xiàn)象在職場上已難覓蹤影。人才消費已逐漸回歸到理性的軌道。 能力與經(jīng)驗:“砝碼”日重 最近,浦東某投資公司需要招聘一名副經(jīng)理,不僅年齡從25歲放寬到50歲,而且對其學歷的要求也令人驚訝地只定在大專以上。該公司招聘人員坦言,雖然對學歷要求降至大專以上,卻并不就意味著副總經(jīng)理這個職位層次不高。相反,在經(jīng)驗與能力方面,卻有著相當高的要求。這后兩點才是招聘人員重點考察應聘者勝任與否的關鍵。 在解釋放低學歷要求的原因時,該公司招聘人員這樣解釋,第一是知識折舊越來越快,在學校學習的知道難以受用終身。我們用人單位更在意有學習能力的人,因為。即使是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如果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他也難以適應職業(yè)要求。第二是企業(yè)管理工作重要的是綜合素質與實戰(zhàn)經(jīng)驗,文化素質只是其中一個很基本的方面。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積累,是無法在學歷教育中完成的,過分注重學歷反而是舍本逐末。 學歷與收入:難成正比 “學歷鍍層金,可以拿到高薪”已是過了時的老皇歷。幾年來,隨著人才市場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發(fā)現(xiàn),學歷與能力不能劃等號,高學歷者也不一定就能帶來高業(yè)績。于是個人收入與學歷漸漸脫鉤。 上海祭本自行車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資企業(yè),據(jù)該公司人事課課長夏先生介紹,在他們企業(yè),員工收入的高低只取決于他所在崗位與他工作的業(yè)績。雖然,他們在招聘員工時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在決定錄用時更主要的是考慮員工的工作能力與崗位的匹配度,使每個崗位都能找到合適它的員工,而不會過多地考慮員工的學歷。這樣,只要崗位層次相同,即使學歷不一樣,收入?yún)s可能沒有什么差距。 據(jù)了解,目前職場的薪酬制度大致有三種,一種是以崗位定薪酬,雖然崗位對學歷會有一定的要求,但在相同崗位上,卻不是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第二種是以績效定薪酬。實行這種薪酬制度最典型的莫過于市場營銷崗位。這類崗位對學歷的要求門檻低,一般在大專以上,少部分甚至只需高中學歷。這類崗位除了具有一定的底薪外,員工收入與學歷幾乎脫鉤,其絕大部分收入要靠業(yè)績的提成。第三種是以資歷定薪酬。員工的薪酬不僅與崗位有關,也與員工的學歷、職稱、工作年限有關。前兩種薪酬制度多見于外資、民營企業(yè),而這種薪酬制度大多集中于機關、事業(yè)單位。雖然這種薪酬制度與學歷有一定的關系,但隨著人們對人才標準認識的不斷進步,學歷、職稱等在薪酬中所占比重已逐漸減少,績效在薪酬中所占比重則漸趨加大。為了提高單位工作質量,近幾年,一些教育、醫(yī)療單位也開始了薪酬制度改革的探索,推出了首席教師、首席醫(yī)師等形式的薪酬制度,將相同學歷的員工拉開了收入差距,使收入更多地與能力貢獻掛起鉤來。 學歷的分量:因崗而異 雖然學歷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尺子,但并不意味著學歷在求職中就完全失去了分量。“中國銀行”的人力資源副經(jīng)理黃女士說,學歷可以衡量一個人專業(yè)能力、學習能力的大小,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用人單位會根據(jù)學歷不同而匹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崗位。特別是有些專業(yè)性很強的崗位,不具備相應的學歷,是難以開展工作的。對于這些崗位而言,相應的學歷是一個基本前提。 學歷的分量會因崗位的不同而有大小之分。對于市場營銷、公共關系等實踐性強的崗位,一個又一個人的工作經(jīng)驗、人脈關系對工作業(yè)績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學歷對這些崗位的影響就相應減小。而對于技術性強,甚至是高新科技崗位,學歷則會成為能否入行的基本條件。近日,杉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需要招一找高層次管理人員,他們就要求“具有碩士或以上的學歷”。該公司有關人士表示,招聘這批人才不僅是為了提高總部的管理質量,也是為將來儲備一批企業(yè)家。而作為將來的企業(yè)家,面對著日益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形勢,沒有一定的教育背景,要想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恐怕也難以勝任。 從目前人才市場的行情來看,高學歷集中在高層次崗位、高新科技行業(yè)。比如,“中國銀行”,它是2002年成立的,由于其主要目標是建立和運營統(tǒng)一、高效、安全的全國銀行卡跨行信息交換網(wǎng)絡,提供與銀行卡跨行信息交換相關的專業(yè)化服務,所以,該公司的業(yè)務涉及金融與信息兩個行政,科技含量很高,對人才的學歷要求也就與眾不同?!爸袊y行”總部362名員工,85%以上具有本科學歷,170人有碩士以上學歷。而在“中芯國際”、“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這些高新科技企業(yè),也大都是集聚了大量的碩士和博士。由此可見,衡量學歷的價值確需要理性。(胡思華)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