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老板心態(tài)之一:主動的精神“老板”這個詞,是舊社會就已經存在的詞,按照過去“士、農、工、商”的排序,“老板”并不是令人感覺到榮耀的稱謂。即使由農業(yè)社會進入了工業(yè)社會,“老板”這個詞仍然帶著與生俱來的血腥味道,而且代表是那種赤裸裸的剝削。進入商業(yè)社會之后,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各行各業(yè)都把自己的上司稱之為“老板”,連大學里,很多研究生把自己的教授稱之為老板。由此可見,老板已經成為社會身份的象征,一種閃耀的榮譽。其實,老板是資本的所有者,或是資本的代言人。那么,老板是一個什么樣的群體,他們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存在于社會?在這個人人追求財富、崇尚財富的時代,無疑是一個感興趣的熱點話題。在我看來,老板并不神秘,少數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老板,是因為他們的心態(tài)不同,以及心態(tài)驅使之下的不同行為。大多數人之所以不能成為老板,是因為他們不能把握自己的心態(tài),隨波逐流,沒有堅定的立場和價值觀,所以就會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心態(tài)。財富,永遠都不會與持無所謂心態(tài)的人交朋友,它只結識有緣之人,它只忠誠于有心之人。老板心態(tài)之:主動的精神在我經營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會是,老板一定要有主動的心態(tài)。當然,你要成為一個好主管,成為一名好雇員,都需要有主動的心態(tài)。我認為,有計劃地找事做,敢于擔責任地去做事,想方設法去做事,千方百計地去完成任務,這就是主動。當然,要想獲得這種主動精神的前提是,我們成為一個擁有主體精神的人,就是說,我們要能自己管理自己,沒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沒有真正的主動精神。老板與常人的區(qū)別就在這里,誰擁有主動,誰對主動把握得更到位。其實,成為好的老板,獲得成功的事業(yè),并不需要自己在哪方面都很強。最關鍵的是,老板總是以主動的心態(tài)去認識資源和配置資源,把資源放到他合適的位置上去,讓資源發(fā)揮應有的價值,成為了資源的主動整合者和驅使者。對于老板來說,天下之資源,并不注定屬于誰,皆可以為己所用。因為他了解資源的習性,知道資源在哪里,如何去駕馭。譬如,天下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人才,人人都看得見,而常人對于人才,往往不是崇拜,就是恐懼,甚至是忌妒。因為在常人眼中,人才往往是他們競爭者,是搶掉他們飯碗的人,是爭奪他們利益的人。而在老板的眼中,人才是他們的搖錢樹,是他們成就事業(yè)的基礎,也是他們成就事業(yè)的最關鍵所在。失去了人才,僅僅依靠一己之力,雖然能夠成就點小事業(yè),但永遠做不了大事業(yè)。而老板,必然是做大事業(yè)的人。所以,劉邦群臣在討論如何得到天下的問題時,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庇蓜畹锰煜碌陌咐覀兛梢砸庾R到主動地去獲得人才,甚至要像曹操《短歌行》中所說“周公吐脯,天下歸心”,獲得優(yōu)秀人才和卓越是一項多么重要的工作。無論哪一個老板,不管成不成功,他們身上毫不例外地擁有主動精神。最近幾年,企業(yè)界流行過一陣子“沒有任何借口去執(zhí)行”的書,希望每一個員工都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像機器鏈條一樣自主執(zhí)行任務。實際上,人是有獨立思維的自主動物,我們不能將人物化,或者機器自動化。所以,我一向贊成有主體精神的人,有主動行動力的人,而不希望員工機械地去執(zhí)行任務。我認為,凡事,只要用心,就能做好;凡人,只要用心,就能處好;凡信,只要用心,就能樹立。所以,在我們志高,將“做人、做事、做誠信”列為企業(yè)人的生存法則。一名優(yōu)秀的志高人,他必須把這三點做好。如果能夠把這三點做好,他必然是一個有主體精神的人,也必然是一個有主動精神的人。所以,我經常說,一半的時間用于經營企業(yè),另一半的時間用于培育具有總經理思維和能力的人才。只要我的員工這樣去做了,不管在企業(yè)得到了什么樣的考評,其實都無關緊要,因為他已經成為了具有老板思維和能力的人,而這種財富,無疑是最偉大的,可以為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老板心態(tài)之二:學習的精神據研究《易經》的專家說,萬事萬物,可以用一個“易”字來解釋,但“易“有三層含義,即簡易、變易和不易。簡易是指無論多么復雜的社會事物都可以用很簡單的道理抽象表達出來;變易是指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不易是指任憑萬事萬物如何變化,總有不變的運行邏輯。由《易經》的“三易”可知,如果我們沒有學習的精神,肯定是很難認清和把握社會萬事萬物規(guī)律的。對于一位老板來說,他如果不能認知和把握社會,又如何去經營自己的事業(yè)呢?大家都知道,諸多事物和現(xiàn)象的存在,必然有常人難以察覺的規(guī)律和原因。所以,多數的人是知其然(知道客觀的存在),但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所以就不能準確把握商業(yè)運行的規(guī)律。譬如,天要下雨了或者雨季來了,常人只知道要下雨或經常下雨了。而對于有小商販來說,下雨了,傘肯定好賣;城市里的出租車司機也知道下雨了,哪些路段會有很多焦急的客人。所以說,商業(yè)規(guī)律,是存在于社會萬象之中。而老板們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學習力,尤其是對于不懂的社會現(xiàn)象,更愿意不斷地去請教,則可以從容找到賺錢的商機。中國是一個倡導謙虛的國度,也是個倡導學習的國度。但是,我們并不一定懂得謙虛和學習的精髓。常人認為,即使你懂得了,也不要自吹自擺地說自己懂得很多,甚至恨不得把別人掌握的知識都學習到。實際上,你懂的知識,就要客觀地告訴別人,不懂的知識,同樣也要告訴別人。這樣,大家才會把自己懂的知識教給你,因為大家也能從你這里掌握到知識。分享知識的結果是,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得到了提升。虛偽的謙虛,實際上是不利于能力的提升和整體的進步。真正高明的老板,永遠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最優(yōu)秀的,他會善于去發(fā)現(xiàn)和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并且為別人發(fā)揮優(yōu)點創(chuàng)造施展的平臺。我一直跟我的主管們說,其實,我什么都不懂的,在很多方面,你們都比我懂,你們專業(yè)。但是,在經營決策的時候,你們提交文件或做匯報工作的時候,把事件原委的來龍去脈弄清楚,把決策的利弊得失講明白,多聽取幾個人的意見,這樣去做決策就不會犯大錯誤了。正是經常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所以我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所以說,你們都是我的老師。在常人的眼中,面對自己的同行競爭對手,肯定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態(tài)度了。實際上,在我看來,對手往往是我們的老師,對手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的東西。其實,競爭是不存在的,關鍵是看誰提供顧客的產品和服務更合適,顧客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商家的義務就是把賣點清楚無誤地告訴顧客,并提供最合適的服務,讓顧客去選擇。當然,作為老板,不僅僅自己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tài),而且應該在自己的團隊內倡導學習的風氣,營造學習的氛圍,積極創(chuàng)造學習的條件,并提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成果的機制與平臺,讓同仁都得到發(fā)展,讓顧客真正受益,這才是真正的老板,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精神。老板心態(tài)之三:冠軍的精神冠軍,大家都知道意味著什么?最開始指體育競賽中的第一名,后來這個第一名的概念不斷延伸,泛指各種競賽中的第一名。在商業(yè)競爭領域里,冠軍也是一種獨占性的稀缺資源。不過,我理解的冠軍精神,不僅僅指第一名,也不追求在所有領域都成為第一名。但是,務必在自己所專注的領域里成為第一名。當然,冠軍是有參照系的,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以及不同條件之下,冠軍的份量都是不同的。以一位銷售新手為例,他越是了解行業(yè)動態(tài),了解競爭對手的優(yōu)點,往往就越沒底氣去賣自己的產品。譬如,有的客人在買空調的時候,特別注重健康的功能。假如他是銷售員,一直向這位顧客介紹,自己的產品質量很好,很節(jié)能,很時尚,顧客肯定掉頭就走。因為我們沒有聆聽顧客真實需求的表達,沒有弄明白他的需要。我們只有把產品的特點和顧客的需求結合起來,并且放大這個特點,讓它成為冠軍的代名詞,而其它功能基本滿足就行。這樣,我們就能很好地處理銷售爭議,順利完成銷售。銷售不是騙術,但銷售絕對需要智慧和技巧。如果我們沒有冠軍的精神,就無法把自己的產品賣給顧客。當然,一個優(yōu)秀的老板,他的冠軍精神,最根本就是永不服輸,敢于去接受一切挑戰(zhàn),享受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快樂!一位優(yōu)秀的老板,肯定具有冠軍精神。因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產品優(yōu)點在哪里,并且把它包裝成冠軍明星。在顧客的心智中,人人都希望買到最合適的。有的人喜歡性價比高的,我們就要把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找出來,并推薦給顧客;有的人喜歡價格最低的,只要最基本的功能,我們就要把最有價格優(yōu)勢的產品找出來;有人喜歡綜合功能最優(yōu)的,我們就要找出綜合功能最優(yōu)的產品。就像我們志高的三超王一樣,在節(jié)能、健康和靜音方面,都可以成為行業(yè)的王者,誰要綜合冠軍,志高的三超王就有舍我其誰的冠軍風度。如果誰只要一個方面的冠軍產品,我們同樣可以做到。所以,在我們志高,冠軍精神,不僅僅體現(xiàn)在人的方面,并且已經融入到系統(tǒng)中去,能夠被顧客真實體驗和認知。在公司內部,我經常講到打比賽和打游戲的案例。一個有企圖的企業(yè),先是在鎮(zhèn)縣區(qū)打,再到市里和省里打,再到全國去打,最終成為全球化的企業(yè)。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挑戰(zhàn)的對手是不一樣的,但我們必須去挑戰(zhàn),成為主動的攻擂者。成長到一定的階段,我們要不斷找高手去比賽,躋身于高手之林,甚至成為最優(yōu)秀的頂尖高手。同樣,在玩游戲的時候,也是一關一關地沖,并追求取得最終的勝利。擁有冠軍精神的老板是可怕的,因為他隨時都在想辦法超越你;擁有冠軍精神的老板又是可敬的,因為正是他不斷去挑戰(zhàn),才能不斷地實現(xiàn)突破,推動產業(yè)的升級。要成為冠軍,并不代表商業(yè)領域只有競爭沒有合作。在我看來,競爭也是一種合作的方式。我記得,某位專家甚至講過養(yǎng)敵策略。就是說,只有強大對手的存在,才有自己在重壓之下的持續(xù)超越。只要游戲規(guī)則透明,再殘酷的競爭,都是有意義的。對于一位優(yōu)秀的老板來說,如果他失去了冠軍的精神,就等于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冠軍就是一種雄性激素,激勵著老板們力爭上游!激勵著老板們持續(xù)創(chuàng)新!激勵著老板們推動社會的進步!沒有了冠軍的精神,即使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商業(yè)王國,也是坐擁空城,等著夕陽西下罷了!還有什么是值得世人仰慕的呢?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