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一棵蘋果樹,終于結果了。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于是自斷經(jīng)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xù)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有關系,它還可以繼續(xù)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已經(jīng)老了,就這樣子過吧!但這個時候,聰明的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毫無生機的枯燥的生活完全是因為你已經(jīng)決定不再成長了,或許你在異想天開的想著成功,但卻是忽略了成長,兩者之間是一種穩(wěn)健型的必然連接,只有你一直毫不疲倦的汲取成長的營養(yǎng),才會以量帶動質(zhì)的變化。
一個人如果太在乎一時的得失,就會忽略成長的重要性,那么他也就一定不會成功。想一想任何一個人的成功,在一開始的時候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失去的多!所以,如果現(xiàn)在的你還沒有認定自己內(nèi)心的價值觀,還沒有平衡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得與失,就不要盲目的拒絕成長。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長同樣也是,如果太急于拿到結果,最終失去的將會是整個過程的全盤皆輸!
再仔細想一想,故事中的蘋果樹表面上是在為自己生活,但實際上他已經(jīng)偏離了生活的意義,他已經(jīng)開始為別人在生活了別人得到的少了,自己相對就會獲得的多一些,這是他愚蠢的蘋果理論。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他真的是在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創(chuàng)造,為什么不拼命地成長,等到自己變得足夠強大的時候,盡管你仍然會失去,但同時你的所得也足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人們往往感覺到不幸福不是因為自己獲得的少,而是因為別人獲得的多!
如果,每一天我們都鞭策自己成長,關注自己成長的過程,并且用一種寬容的心來看待整個過程中的得與失,最后你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得到和失去原來都是互成正比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無所謂的得到,也沒有無理由的失去,只有一顆懂得包容和感恩的心才能夠容納最終所有的燦爛陽光!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