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職業(yè)規(guī)劃專家指出,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棵類似于管理信息系統(tǒng)里說的“決策樹”。一輩子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決定,但只要把握其中五、六個最重要的決定,就能夠取得好的成就。其中一個重要決定就是第一份工作,它甚至比你寒窗十余載受教育的學校還重要。第一份工作可以培養(yǎng)社會新鮮人的職場價值觀,是組織社會化最重要的過程之一。對于剛剛步入社會的新人而言,如何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并求得發(fā)展,是為時并不過早的話題。不妨采用下文介紹的三宗“最”,來設計好自己的職場發(fā)達方案。第一宗“最”:找最能從頭到腳洗禮你的第一份工作在美國讀完電機碩士的朋友,選擇留在一家有名的電機企業(yè)工作。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的他,原本以為自己肯定是其中的佼佼者,沒想到上班第一天,就遭到了當頭棒喝。主管要求他寫一份電路板程序,他花半小時寫完一百行程序代碼,正洋洋得意時,報告卻被主管丟在一旁,接著,主管僅用幾分鐘就寫出只需三十行的程序代碼,而且執(zhí)行的效率與品質更好。他的第一份工作讓他受到了震撼性的教育,從此以后,他對工作品質的要求也變成了國際級?,F(xiàn)任景順投信總經理的李錦榮,曾經只是香港五星級飯店的行李員。盡管如此,他并沒有因為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行李員而放棄對工作品質的要求,對于經手的每一件事,他都按照高標準來完成。這種經歷最終讓他當上總經理后,也能使公司內部的服務要求達到大飯店的規(guī)格。一般投信公司對于客人的基金詢問,大多是禮貌性地回復。剛來景順當總經理時,員工也是這樣回答客戶。李錦榮發(fā)現(xiàn)后,立刻開會解釋,讓客人主動打電話問問題不過是一家投信公司服務的“最低要求”,高標準的做法是先于客人,打電話告知訊息。在細節(jié)里挑骨頭,就是李錦榮當年從大飯店的小行李員工作學來的態(tài)度。我們身邊不少人忽略了第一份工作。大公司有制度、遠景,能訓練操守,不會讓一棵樹長歪。環(huán)顧周遭,許多去小公司的年輕人,到現(xiàn)在有發(fā)展的很少。因為小公司連生存都有問題,只會要求你付出,根本談不上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在的許多上班族找工作往往注重公司的紅利,卻忘了最重要的應該是獲得學習的基本功,從而失去了自己在職業(yè)生涯里創(chuàng)造格局的可能。而在大公司學到的格局,不外乎是兩張職場競爭力的門票:第一張門票就是視野,第二張門票就是做事的高標準。第二宗“最”:在最高點想事情,把自己當老板國內一位知名企業(yè)經理,有機會與沃爾瑪、凱瑪特等重量級客戶交手。他在接觸中發(fā)現(xiàn),第一次帶領沃爾瑪到工廠采購商品,沃爾瑪的員工從大箱子拿出濕度計、電鍍器等各式儀器,蹲在地上一個個地嚴格測量物品,甚至拿扳手轉開每個螺絲,細心檢測。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只看商品外表只是最低的要求?!拔乙詾檫^去的方法就夠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才叫做事,”這位經理說:“從他們身上,我知道國際公司對于品質與流程的嚴格控管?!贝送?,光是一個杯子樣本,對方都會開出一本厚重的規(guī)格書,這樣的訓練讓他了解要和國際公司做生意的規(guī)矩。后來,他和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內銷的小貿易公司,接受過大公司完整訓練的他,熟知如何與國外客戶交手,也深知對方做事的邏輯,為了拿到這些公司的大訂單,雖然手下只有幾名員工,也不厭其煩地仿照國際公司的接單方法,將公司的作業(yè)流程切割成數十道工序。對于標準與細節(jié)的嚴格要求和操練,終于讓他在一年后就接到來自沃爾瑪一百萬美元的烤肉架套訂單。這筆訂單奠定下他后來籌設生活工場的資本,這一年他三十歲。多數情況下,人們往往沒有太多機會尋覓到影響自己終生的良師,這時,透過自我提升,把自己當老板還是能獲得贏的格局。臺灣的大企業(yè)家杜書伍說,他能從神通集團的工程師,做到現(xiàn)在年營業(yè)額超過一千億元的大公司,“把自己變老當老板”是他的哲學。做老板的想法來自杜書伍剛進神通集團當工程師時,有一次為了一個技術問題,年輕的他和一位只比自己大四歲的老板意見相左。年輕氣盛的他,心里很不服氣,然而事實最后證明老板是對的。發(fā)生了這件事后,他開始認真思考:老板為什么會這樣做決定?之后,他開始從老板的角度上想事情,不躁進?!霸谔幚碓S多小事時也用老板的角度想,慢慢累積做事的格局,看近也看遠,”杜書伍認為:“當你處在一樓時,就要能夠想四十樓的人想什么?!被仡櫬殘錾?,杜書伍就很慶幸自己曾經進入神通集團,能夠保有正直的價值觀。他回憶起當時通路商流行紅包文化,但神通集團董事長卻堅持和廠商做生意絕對不能收送紅包。這對剛進公司九個月就身任業(yè)務員的杜書伍來說,影響很大?!爱敃r你不送紅包,就沒有人要跟你做生意,”杜書伍苦笑說:“產品一度都堆在倉庫,公司險些走投無路?!睆拇耍爱攧e人都在研究如何送紅包時,我就研究如何用專業(yè)做生意。”杜書伍回憶道:“當初那些收紅包的廠商現(xiàn)在都不見了?!边@些磨練奠定了他“不走旁門”的職場性格。他不無感慨地說:“許多上班族會因為別家多個兩千元或幾張股票分紅就跳槽,而不看公司前景,其實是短視?!碑吘?,追求短視的人生,關心的只能是眼前多10%的薪水,怎會提升格局看到未來?第三宗“最”:最好的老師勝過優(yōu)薪李林畢業(yè)時,等待他的有四個工作機會可以挑選,從外商公司到上市公司都有,最后他決定當一家化妝品公司董事長的特別助理。直到今天,李林依然記得交接工作的日子,前任助理告訴他:“我簡直不知道我在這里做什么!”因為,特別助理就是每天坐在董事長室門口收發(fā)公文,做會議紀錄、安排董事長出國行程、宴客細節(jié),在許多人的眼中就是打雜。但同樣的工作,在不同任事者的眼中,卻有天壤之別的詮釋。李林以為:“這一份工作可以看到董事長如何批公文,看到公司經營的全貌……”他每天接觸到公司的決策文件,可以看到董事長批公文的邏輯。他也參與一場場的會議紀錄,這些工作讓他見識到了企業(yè)經營管理活生生的案例,學到決策如何產生。他說:“再怎么沒意思的工作,如果你用更高的、老板的眼光來看待,就能看出一份工作的價值所在?!薄凹僭O自己是董事長”的李林后來果真成為董事長,他目前是一家年盈利超過1000萬的焦化集團的頭兒。一個學企業(yè)管理的毛頭畢業(yè)生,正是因為站在董事長的肩膀上看世界,奠定了他日后在職場勝出的格局。但即便沒有大公司的羽翼,在一家小公司如果能遇到良師,同樣能孕育大格局。有這樣一個故事:從西安交大電子專業(yè)畢業(yè)的施某曾經站在抉擇事業(yè)的十字路口上。一邊是外商飛利浦月薪一萬兩千元的工程師,穩(wěn)定、福利好;另一邊則是國內知名電子企業(yè)創(chuàng)辦人邱某向他招手。加入本土科技公司,意味著薪水低但有國內半導體權威專家的全力支持,可以盡情地發(fā)揮。最后他還是決定到電子公司報到,因為在這家公司,他可以一邊跟著邱某學管理,一邊向專家學習最新的技術。在兩位良師的熏陶下,電子專業(yè)科班出身的施某在他的職場地圖上,畫出了一個坐標: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電子產品。施某的成功說明了一個簡單卻也是我們常常忽視的道理:最好的老師,有時勝過優(yōu)厚的薪水。做事業(yè)的人,都明白一山還有一山高,五岳之后還有喜馬拉雅山的道理,絕不會自滿于小山丘境界。這就是格局淬煉成的一種持續(xù)的成功,多年后自然成為脫穎而出的競爭力。造船與造艦之間是有差別的,格局不同,也就決定了你三十五歲后所造的是一艘小船還是一艘軍艦。來源:中國和平論壇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