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我的一個 MBA學生,在北大光華畢業(yè)后,從政府機關辭職自己創(chuàng)業(yè)去了。兩年后,他請我吃飯,問我:“我的公司不大,只有10個人,可這10個人里總是新招的人多。我不知道為什么老員工總也留不住。我不是貪心的老板,我們員工收入在當地是比較高的;管理也相當民主,所有規(guī)章制度都由員工參與制定;不僅如此,員工年底還參加公司利潤分紅?!?
我問他:“你問過那些走了的員工嗎?”
他答道:“他們說,我什么都好,就是發(fā)起脾氣,有時讓人受不了??墒俏野l(fā)過脾氣后也知道不對,事后還會向他們道歉。但是我就不明白,他們怎么連這么點委屈都受不了,寧愿拿低收入去給別人打工?”
去年我給一個大型地產上市公司講課時,正好趕上他們董事長從外地視察項目回來,他走進培訓課堂,借用我講課的話筒和時間,當著參加管理培訓的三四百人的面,訓斥一個項目經理說:我剛剛從你的工地回來,你的項目進度遠遠落后于計劃,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管的?再這樣下去,你是不是應該考慮你的飯碗了?
事后,這個公司的人向我解釋說,他們老板就是脾氣不好,但是人很公道,他罵完就沒事了,大家也都習慣了。
我沒有問過那位被罵經理的感受,但是從同類的角度,我知道他有可能習慣了,但是心里不可能沒有疤痕的。
老板的潛意識壓抑著對員工的不滿其實,我們從很多企業(yè)家身上都能看到這兩位老板的身影,他們發(fā)起火來從不給下屬面子。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他們的性格使然,可是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則并非如此簡單。其實是他們的潛意識里已壓抑了對發(fā)火對象的不滿,比如,老板可能認為他素質低、能力差、人品不好、愛與公司算小賬,等等,可是這些人又不是對公司完全沒用,特別是在沒有合適人選替換他們的情況下,老板只能用著他們,并期望他們能快點轉變。然而,一個人的轉變哪能那么容易?因此,一遇到他們做錯事,老板所壓抑的不滿就會不顧場合或借題發(fā)揮地表現出來。
其實,這些老板發(fā)火時,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已不是就事論事,而主要是在發(fā)泄不滿。否則,他們對企業(yè)的責任心,是不允許他們這樣做的,因為這種發(fā)泄對一個具有現代人格意識的員工隊伍來說,至少是在打擊士氣和自貶形象。
人的不滿壓抑不住行為科學告訴我們,人的不滿是壓抑不住的,總會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老板對手下這些“雞肋”員工的不滿,就是通過這種發(fā)脾氣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他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已經不高,所以老板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由性子對待他們了。不幸的是,這種發(fā)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老板這種由著性子的發(fā)泄,往往是真的在手下做錯事情的時候,因此,老板就更意識不到自己是在發(fā)泄,反而覺得是在對下屬做正常的批評。
下屬能從老板的發(fā)泄中嗅出味道然而,任何下屬都能從老板的這種發(fā)泄中識別出老板對自己的輕視。因為人這種靈長類動物,對于他人之于我們的態(tài)度極為敏感,并且判斷準確。由于人與人的關系是人類的主要生存環(huán)境,因此我們從小就學習并掌握了察言觀色的(也許是先天的)能力。正常人都能夠基本準確地從別人的眼神和表情判斷出對自己的態(tài)度。心理學通過讓一個種族(文化)的人,看另外一個種族(文化)的人的日常生活表情,發(fā)現不同種族(文化)的人之間對厭惡表情的識別率都非常高。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被批評的人基本上能夠正確地做出判斷:什么是真罵,什么是假罵,什么是一時發(fā)火的沖動,什么是借機發(fā)揮。因此,下屬通過老板的發(fā)泄一下子就認清了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
當人被輕視了,特別是被自己在意的人看低了,人的自尊就會大打折扣。
什么是自尊?自尊就是人的存在價值。人的存在價值需要通過別人顯現出來。你通過別人對你的反映,才能知道你是否對別人有用,你是不是在乞討,你是不是在跟別人平等地交換?所以說,自尊就是面子,面孔是否好看,要通過鏡子才能知道。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說的是“不識實務”的人往往為了面子—尊嚴,而損失實際利益。然而,有一個新的經濟學派叫做行為經濟學,通過研究試驗證實:這些人并不是不識實務,而是尊嚴有價。也就是說,人的面子是值錢的,老板給下屬面子就相當于給下屬漲工資;反之,損害下屬尊嚴,實際上等于給下屬降工資。正因為如此,人家才會到工資收入比你低的公司去。
行為經濟學家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里,讓一些試驗者到排隊等著復印的學生中加塞兒。如果加塞兒者什么理由也不說,擠進去就復印,絕大多數情況會被排隊的學生所阻止;可是,如果加塞兒者說:“對不起,我有急事,能不能讓我先復印?”95%的學生都會同意加塞兒者的要求??墒钱斣囼炘偻逻M行時,一個有意思的情況發(fā)生了,當試驗者說:“對不起,因為這份資料必須復印,所以請讓我先復印吧!”注意,這完全不是理由的理由,因為來復印資料的人,哪兒有沒事來復印玩兒的?然而,竟有高達90%的學生也同意讓試驗者加塞兒。
為什么?行為經濟學家的解釋是:只要說了理由,不管理由本身有沒有道理,說明理由的本身就表示了對別人的承認。于是,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面子值錢吧!時間就是金錢呀,我讓你先復印,就等于讓你先賺錢。
行為經濟學家對面子又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研究與試驗。
該試驗的第一步叫“獨裁者”分錢試驗,試驗者每兩人一組,其中一人被授予獨裁者的角色,另一個人被授予服從者的角色;主持試驗的人給獨裁者10 元錢,讓他在兩個人之間分,他可以分給服從者從0~10元之間的任何數目;服從者對分多少錢沒有任何話語權,剩下的錢歸獨裁者自己。
在試驗中獨裁者和服從者互相不知道對方身份,而且也不見面,但是主持試驗的人知道每個獨裁者的分錢結果。于是,一個似乎不合常識的現象發(fā)生了,大多數獨裁者顯得都很大方,都分給了服從者相當數量的錢,只有20%的獨裁者把錢全部揣進了自己口袋。
人性似乎不應該如此慷慨!于是,主持試驗的人決定在“雙盲”條件下再次試驗;也就是說,獨裁者分給別人多少錢的動機不受到任何外界影響,不僅服從者不知道獨裁者是誰,就連主持試驗的人也不知道每個獨裁者到底分給對方多少錢。結果,絕對貪婪的獨裁者,也就是一分錢不分給別人的人陡然增加兩倍!
原來獨裁者也要顧及面子,怕別人說自己貪婪。在第一次試驗中因為主持試驗的人知道他的身份,他裝也要裝得大方和仁慈一些???,這就是面子的真實經濟價值。
這個試驗結果也告訴人們:①為什么獨裁式管理需要更多的保密,因為獨裁者也有道德感;②為什么個人負責制優(yōu)于集體負責制?因為個人比組織更在乎面子。
這個實驗的第二部分叫“最后通牒”分錢試驗,同上面的分錢游戲一樣,只不過服從者有了權利—如果他對獨裁者分給他的錢不滿意,他可以拒絕;如果他拒絕了獨裁者的分配方案,兩個人都拿不到錢。試驗結果可以想象,當獨裁者的權力有了制約,獨裁者也就大方和仁慈了起來;所有獨裁者都會分錢給別人,因為不分,獨裁者也沒有。
可是分多少呢?根據傳統經濟學理論,獨裁者只要分1元錢給服從者,服從者就會接受,因為對服從者來說,好過沒有呀?!不接受獨裁者的方案,服從者的收入也是零。
然而,人在實驗中的表現又一次讓習慣于經濟學常識的人大跌眼鏡,大多數獨裁者竟然分了5元錢給服從者,平均分4.37元!
為什么?原來人的面子有價!獨裁者將心比心,怕分錢少,傷了服從者的尊嚴,從而拒絕分配方案。
可惜,在實驗室中人們能夠心平氣和地考慮對方尊嚴的博弈,在企業(yè)追求效率的現實中幾乎很難重現。因為,老板一著急就忘了下屬的尊嚴。于是,下屬也就寧可玉碎、不為瓦全—走人了;再于是,企業(yè)的人也就沒有了穩(wěn)定性,總是在不斷地招聘新人!
該試驗的第三階段叫“給個說法”分錢試驗。試驗還是像上述一樣的二人分錢,只不過分錢者的角色要由兩人通過一種競爭游戲,由獲勝者來擔當。由于分錢者的地位是通過競爭獲得的,因此也就不稱之為獨裁者,而稱為賣方;服從者稱為買方;買方如果對分錢結果不滿意,依然可以拒絕,于是,同最后通牒分錢試驗一樣,兩人誰也得不到錢。
然而,就這樣一個小小形式上的改變,實驗結果又讓人們大吃一驚:分錢者們又顯示出不加掩飾的貪婪:平均僅分給別人3.08元,遠遠低于最后通牒試驗平均分4.37元的結果;更讓人叫絕的是,被分配者拒絕這種貪婪分配結果的比例,竟然比“最后通牒”試驗中的結果還低!
為什么在這次試驗中,人們更愿意接受較低的分配方案?
原因還是尊嚴!
人為了尊嚴,可以少要錢因為這次被分錢者認可了分錢者的權利,由于地位是通過競爭得來的,因此分多少是人家的權利;如果我拒絕,我的面子要受損:這相當于告訴別人,我不僅厭惡公平競爭,而且還貪婪!
看,面子就是值錢。人為了尊嚴,可以少要錢!
其實,即使不知道這些試驗,一般人也都知道面子的價值??上?,企業(yè)家在自己說了算的一方天地里,往往會放縱自己!于是,有時就會由著個人的性子做一些既傷害下屬面子,又增加企業(yè)成本的事。
除此之外,類似上面兩位老板那樣對下屬尊嚴不經意的傷害,可能還另有原因,那就是他們過去可能在一個對人尊敬不夠的環(huán)境中工作過,當他們自己成為老板了,過去的經歷始終是他們潛意識里的一個標準。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人的尊嚴被經常傷害后,人就會異化—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認為尊嚴不值錢。于是,當他們對自己的部下也用同樣的方法,或者比過去還好一點的方法,甚至好很多的方法時,就以為別人也能夠接受。有這種心結的老板,總是以為:我受過了那樣的折磨才有了今天,你們也應該如此才行!
可惜,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你是你,我是我;昨天,你能忍受的東西,今天,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