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導讀:
歷史心理小說第一人陳禹安說,;所謂歷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打開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在;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中,他把那些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盡致。《鞭楚》記錄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家數(shù)十年間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后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系,終于導致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鞭楚;。讀春秋伍子胥的故事,洞悉中國人性格形成的原因。
以下摘自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一《鞭楚》第14;知恩圖報;的驅(qū)動力。因為,互惠最廣泛地存在于古往今來的任何一種文化中。從而,與之相悖的;恩將仇報;在任何一種文化中都是要受到批判的。
一直以來,太子建在老師伍奢的教育下,日漸成長為一個正義、仁厚的君子。而此刻太子建竟然要與晉國勾結,圖謀顛覆鄭國。這大大出乎伍子胥的意料。而更為重要的是,太子建的行為和先前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太子建如果真的這么做了,那么和費無忌之流又有什么區(qū)別?!如果太子建本身就是費無忌這樣的小人,他們倆臭味相投還來不及,怎么可能反目成仇?如果太子建本身就是費無忌這樣的小人,又怎么會和身為君子典范的伍奢情投意合,過從甚密?
是什么讓太子建發(fā)生了如此顛覆性的變化?
當然是楚平王的倒行逆施以及費無忌的狡詐陰毒,顛覆了太子建的價值觀,扭曲了太子建的人性所致。
太子建自從無故被廢,倉皇出逃后,一直陷入了令他痛苦不堪的反事實思維。
;反事實思維;是指一種心理的模擬狀態(tài),而事實上,這種模擬的狀態(tài)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這種思維的存在是導致人們產(chǎn)生幸免于難的幸運感或錯失良機的懊喪感的前提。比如,你剛剛從一座大樓中走出,大樓就發(fā)生了火災,多人遇難。你事后回想,就會覺得自己真是幸運。要是你稍微晚一點出來,也許就會和那些不幸的人一起罹難。你能找出當時許多個理由可以讓自己在大樓里停留更長的時間。在;反事實思維;的主導下,你會一遍遍地想:要是你真的那樣做,后果就不堪設想了。但幸運的是,你竟然沒有停留,而是做出了唯一正確的選擇。相反,當你延誤了一次重要的航班,有可能耽誤大事時,在;反事實思維;的主導下,你就會一遍遍地想:要是我早起十五分鐘就好了;要是我繞道走就好了;要是我提前住到機場賓館就好了;要是;只是你內(nèi)心的想象與模擬,而絕無可能發(fā)生。
對于太子建來說,他的腦海中也一遍一遍地浮現(xiàn)出種種的;要是;。
要是我早點去和父王溝通就好了;要是;最終匯集而成的是:;要是我沒有丟掉太子之位就好了!;
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太子建從人生的巔峰一下子墜入了人生的深谷。他失去的不僅是太子的位置,而是一個國家。要這樣一個二十來歲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年輕人,很快接受這殘酷的現(xiàn)實,撫平內(nèi)心巨大的創(chuàng)傷,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憤怒、悲傷、郁悶、懊喪、無奈、自責、頹廢、消沉、后悔、黯然、遺憾、痛惜;反事實思維;的苦苦追逼下,太子建覺得這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太子建開始一遍遍地在腦海中;重演過往;,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應對上的疏漏都異常清晰地閃現(xiàn)出來。那些細節(jié)明明已經(jīng)在發(fā)出最為強烈的警示信號了,可他還是視而不見,置若罔聞。太子建追悔莫及,要是早一點發(fā)現(xiàn)就好了,要是早一點察覺就好了,要是早一點應對就好了。但是一切都已經(jīng)無可挽回。他怎么能夠承受失去這樣重要的東西呢?如果不能再度擁有一個國家,就算生命繼續(xù)存在,也只是一堆行尸走肉,了無生趣。
人其實是經(jīng)歷累積融合的產(chǎn)物。慘痛的經(jīng)歷最終改變了太子建。也許我們可以責怪他不夠堅定,沒能像他的老師伍奢教育他的那樣,一以貫之地當一個君子。但是,事實勝于雄辯,當他看到小人如費無忌之流橫行無忌,所謀所劃,無不得逞,而君子如伍奢之屬卻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太子建終于向小人投降了,他要向小人學習,以奪回他已經(jīng)失去的那些美好的東西。
道義又算得了什么?恩惠又算得了什么?我現(xiàn)在想要的就是擁有一個國家,并最終奪回屬于我的楚國!
在這樣的扭曲心理驅(qū)使下,太子建決定與晉國里應外合,先把鄭國拿下再說。但是,太子建真的是太過天真了。晉國的荀寅老謀深算,他只是想利用太子建惡心鄭國一把,哪里是真心想幫太子建復國?而太子建在鄭國除了伍子胥外別無強援,要想陰謀顛覆鄭國,談何容易?
當太子建和伍子胥商量此事時,伍子胥的第一反應就是否定、拒絕!
伍子胥熟諳歷史,他非常善于引用故例來開展說服,盡管到目前為止,他并沒有太成功的說服經(jīng)歷。他說:;鄭國人一向機警。以前秦將杞子、楊孫想要偷襲鄭國,就被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下場很不好。況且鄭國人以忠信待我們,如果我們圖謀他們的國家,就是不義的行為。這是僥幸行險的計策,可不能這樣做?。?
太子建心里冷笑了一下:;什么不義的行為。要想成事,就得靠不義的手段!;太子建雖然心里這樣想,但這句話一時還說不出口。雖然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有了顛覆性的變化,但這與他一貫表現(xiàn)在外的形象實在大相徑庭,他也擔心伍子胥可能一時會接受不了。
太子建換了另一種說法:;可是我已經(jīng)答應晉國人了。;信守承諾是君子的一個重要特征。這句話亦可見伍奢對太子建的教育也并未完全泯滅。
伍子胥說:;如果不當晉國人的內(nèi)應,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圖謀鄭國,則信義俱失,難以做人了!如果太子您一定要這樣做,大禍立即就會臨頭!;
但是,邪惡之火一旦點燃,就很難熄滅了。太子建對于挽回失去一切的熱望已經(jīng)無法回頭了,他沒有采納伍子胥的建議,而是開始積極謀劃實施顛覆鄭國的陰謀。
伍子胥的說服并未取得成效。這一方面說明他在才干上的欠缺,在這樣大是大非的戰(zhàn)略要點上,他并不能如愿以償。另一方面,伍子胥的反對其實也并不堅決。那些導致太子建畸變的事實要素,對伍子胥也同樣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他也開始思考,為什么像父親這樣的君子,忠君愛上,反而得到如此悲慘的下場?他也開始懷疑,為什么君子總是斗不過小人,難道君子之道真的是該廢棄的行為準則嗎?
當然,伍子胥比太子建堅定得多,所以盡管他內(nèi)心的觸動很大,但一下子還轉不過這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來。只是,他對太子建此后的作為不再阻攔。但他可能不知道,有時候,不作為就是最可怕的作為。伍子胥的不作為,最終導致了太子建無可挽回地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太子建和伍子胥倉皇來投,身無長物,幸蒙鄭定公賞賜財物,才能寬裕度日。但太子建竟然用鄭定公賞賜的財物來招募用于叛亂的勇士。在此期間,晉國人多次派人來聯(lián)絡。
太子建的種種可疑形跡很快引起了鄭國人的警惕。太子建所招募的勇士中,也有不肯見利忘義的人,他們不忍背叛自己的國家,于是就去自首,把太子建的陰謀揭露。
鄭定公獲悉此事后,勃然大怒。他好心收留太子建,卻沒想到收留的是一只白眼狼!他當即和游吉商議,暗設一計,假意請?zhí)咏ㄈネ鯇m后院的花圃赴宴。而太子建的從人都被擋在了外面。
平時鄭定公也經(jīng)常請?zhí)咏ǜ把?,但從未禁止從人入?nèi)。從人中有知道太子建圖謀的,覺得這一現(xiàn)象頗為反常,就立即去報告給了伍子胥。
伍子胥一聽,立即判定大事不妙。他顧不上許多,立即帶上了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飛奔而逃。公子勝只有五六歲,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為什么伍子胥逃走時要帶上這個累贅呢?
前面我們說,伍子胥是一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異類,他絕不會為了組織的無理要求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但這只是伍子胥的一個側面。他自小生長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也不可能一點不受影響。其實,對于崇尚集體主義的中國人來說,依附于組織是根深蒂固的一種需要。個體總是會有一種無依無靠的孤單感。伍子胥雖然另類,但也需要依附于一個組織,才能讓個體的人格完滿。
公子勝雖然年幼,但畢竟身為主上。伍子胥帶著他走,等于是帶著組織走。從心理而言,只要有公子勝在,伍子胥就不算是孤魂野鬼。當初伍子胥想到去宋國投奔太子建也是受同樣的心理驅(qū)動。
再說太子建毫無警覺,前去赴宴。酒過三巡,鄭定公就發(fā)起了;攻擊;。
鄭定公淡淡地說:;寡人好意收留太子,從來不曾怠慢。太子為什么私下里想要圖謀我的國家呢?;
太子建大驚,急忙斷然否認。
鄭定公也不多說,揮手喚出自首之人,將太子建的圖謀一一公示。
太子建無言以對。事實俱在,不容狡辯,鄭定公當場吩咐力士將太子建擒拿斬首。
可憐的太子建,當君子不成,轉而當小人也不成,就這樣悲慘地走向了人生的終點。但伍子胥和他的兒子又在無奈中開始了新的逃難,等待著他們的又會是怎樣的艱難險阻、顛沛流離?
心理感悟:要學會**幻想過去的誘惑。
古人做好事不求回報,今人為何總圖回報?
伍子胥帶著太子建的幼子公子勝逃命而去。但是,這一次又該逃往何方呢?
天下雖大,但身為楚國的逃犯,要找一個容身之地卻并不容易。伍子胥想,只能去吳國了。理由只有一個,吳國和楚國一直是死對頭,雙方因為領土爭端,已經(jīng)多次發(fā)生戰(zhàn)事。
但去吳國的困難在于,伍子胥必須從鄭國折返回楚國,從楚國與吳國交界的昭關越境而出。當初伍子胥很輕松就從楚國逃到了宋國,那是因為當時楚國的懸賞抓捕網(wǎng)尚未全面合攏?,F(xiàn)在,楚國各處關卡早已貼滿了伍子胥的大頭畫像,要從昭關出逃,難度可就大大加大了。
伍子胥帶著公子勝一路上晝伏夜行,歷盡千辛萬苦,經(jīng)由陳國再度進入了楚國境內(nèi),漸漸靠近了昭關。這座關卡位于小峴山之西,兩山并峙,形勢險隘,中間一口,出了此關,便是長江,直通去吳國的水路。
楚平王為了防止伍子胥從昭關出逃,不但發(fā)下懸賞文書,還特意派右司馬薳越親領大軍,駐扎在此,對過往行人嚴加盤詰,決不容伍子胥逃脫。
伍子胥并不知前路已如此兇險,他帶著公子勝在山林間穿梭,來到了距離昭關六十余里的歷陽山。
正行之間,伍子胥迎面遇上了一位老丈。老丈見了伍子胥,稍一打量,對伍子胥施了一禮。伍子胥見他慈眉善目,不像有惡意的樣子,也回了一禮。老丈卻突然開口問道:;你莫非就是伍奢公的兒子伍員?;
這句話把伍子胥嚇得夠嗆。逃亡之人,最怕被人識破。眼前的這位老人,素昧平生,怎么會一下子認出自己來?
伍子胥的應變能力算是不錯的。他雖然神情有些驚慌,但卻給出了一個巧妙的回答:;您怎么會問起這個?;既不否定,也不肯定,為此后的應對埋下一個進退皆可的伏筆。伍子胥當然不敢做肯定的回答,哪一個逃犯在沒有摸清對方的底細之前會直承身份呢?伍子胥也不能立即斷然否認。萬一對方是父親故交,有意伸出援手,否認就會讓雙方陷入尷尬。
老丈呵呵一笑,也沒有立即回答伍子胥的反問,而是說:;我是扁鵲的弟子東皋公,一直以醫(yī)術周游列國,現(xiàn)在年紀大了,隱居在此。前幾天,右司馬薳越身有小恙,請我去看病。我在昭關上看到懸掛著伍員的畫像,和你十分相似,所以才這么問。你也不用擔心,寒舍就在山邊,不妨挪步一坐?;
東皋公的這番話頗有值得玩味之處,可見此人不但懂得醫(yī)身,還懂得;醫(yī);心。
眾所周知,逃犯的戒備心理是很強烈的,決不肯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及秘密。但東皋公卻率先將自己的身份和盤托出。東皋公本身的名聲似乎并不太大,但他的師傅扁鵲卻以神醫(yī)之名名揚天下。通過這種依附性自我介紹,伍子胥一下子就明白了對方的身份。這種在陌生的社會交往中率先公開自己身份信息的方法,會引發(fā)一種;袒露互惠效應;。即每個人的身份及其他信息相當于一種惠益,率先坦誠公開的人等于給了身為陌生人的對方一種恩惠。而對方出于;互惠;的壓力,往往會對率先公開者產(chǎn)生信任,并進而吐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作為回報。
而且,醫(yī)生是一個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職業(yè),在當時被奉為道德楷模。東皋公的醫(yī)生身份進一步加大了其可信任的程度。
當東皋公的話說到一半的時候,伍子胥已經(jīng)開始信任他,相信他對自己并無惡意。東皋公隨即又將自己如何認出伍子胥的原因和盤托出。伍子胥也就不再懷疑,主動承認了自己就是伍奢的次子伍員。
伍子胥帶著公子勝,隨同東皋公來到他隱居的茅莊。東皋公專門安排了一間隱秘的小房間給伍子胥暫住。
東皋公請伍子胥上坐,伍子胥卻指了指公子勝說:;有小主人在上,我該當在一旁伺候。;伍子胥直截了當?shù)乇砻髁斯觿俚纳矸?,也說明他對東皋公已經(jīng)深信不疑。
東皋公原先以為伍子胥身邊的這個孩童可能是他自己的兒子,聽他這樣說,不由問道:;此是何人?;
伍子胥說:;這是楚國先太子建的兒子,叫做羋勝。請先生一定不要泄露消息。;作為一個逃犯,伍子胥說這后半句話很正常,但他的這句話背后卻隱含著一絲不信任的成分。不同的人聽到了這句相同的話時,會有不同的反應。
東皋公已經(jīng)是個與世無爭的隱士,他的修養(yǎng)足以將這一絲不信任化為無形。他淡淡地說:;我只有救人之術,豈有殺人之心?我這地方十分隱秘,你就是住上一年半載,也不會有人發(fā)現(xiàn)你??墒钦殃P防范甚嚴,你要是想逃脫,恐怕十分困難??磥淼孟胍粋€萬全之策,才能萬無一失啊。;
伍子胥原本根本沒指望這個老丈能夠幫他設法脫身。在他的預期中,東皋公不去告密領賞就已經(jīng)很好了。但東皋公這樣一說,伍子胥心中的希望之火頓時被點燃起來。
這個預期中的巨大恩惠驅(qū)使伍子胥立即對著東皋公跪下,急切地說:;先生有什么辦法,能夠幫我脫難?日后必有重報!;
都說伍子胥智勇過人,但沖他這句話,就該先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如果東皋公貪圖日后的重報,何必放棄眼前的懸賞呢?如果東皋公是貪圖重報的人,又怎么會甘冒風險,主動提出來幫助素不相識的伍子胥呢?
而伍子胥這樣說,隱隱間就已經(jīng)把東皋公當成了貪圖重報之人。這對于淡泊名利的隱士無異于是一種侮辱。如果東皋公修養(yǎng)稍差,說不定當場翻臉,原本的援助計劃也就此一筆勾銷了。幸好東皋公早已明心見性,也就不以為忤了,而是說:;此處荒僻無人,公子暫且先住上幾天,等我好好想想,怎么來幫你過關。;
東皋公與伍子胥并無淵源瓜葛,沒有一定要救助伍子胥的責任與義務,而且,他也沒有貪圖厚報的心。那么,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毫不利己,只是利他;的想法與舉動呢?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利他的行為一直不乏其例。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德國納粹對猶太人進行了血腥的大**。但是還是有很多基督教徒冒著被納粹處死的風險庇護救助了猶太人??梢哉f,每一個在納粹**中存活下來的猶太人背后都有著十數(shù)個甚至數(shù)十個陌生人的英勇義舉。而確實也有很多基督教徒為了素不相識的猶太人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更為甚者,利他的行為不僅存在于人類當中,也廣泛地存在于各種動物之中,從和人類差別很大的吸血蝙蝠到和人類相近的靈長類的黑猩猩、狒狒和短尾猴身上都存在著互助利他的行為。進化心理學根據(jù)種種證據(jù)判斷,利他行為擁有一段非常漫長的進化歷史,也許可以追溯到幾百萬年前。
利他行為其實可以用互惠來解釋。因為大部分的利他行為,其實在潛意識中是在期待著未來的回報?;蛘哒f,利他的本質(zhì)其實仍然是利己。你這一次的利他,雖然并不圖回報,但卻等于是將恩惠預先存在了;人情銀行;中,待到日后風水輪流轉,施惠者遭遇了不幸,即便他還是不圖回報,但先前的受惠者仍會記得當年的恩情而施以援手。這樣看起來,利他行為其實不過是拉長了回報期限的利己行為。
不過,對于像東皋公這樣明顯不圖回報的利他行為是否還能用利己來解釋呢?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對利他行為的回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外部回報,即受惠者日后的回報。另一類則是內(nèi)部回報。如果有能力卻沒有幫助一個亟須幫助的人,有的人(當然不是所有的人)就會產(chǎn)生內(nèi)疚感。相反,如果在恰當?shù)臅r機幫助了遇到困難的人,有的人(當然是絕大多數(shù)人)就會產(chǎn)生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就是內(nèi)部回報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盡管像東皋公這樣的人不貪圖外部的回報,但他還是在不知不覺間追求內(nèi)部回報。
一般而言,追求內(nèi)部回報的人往往擁有虔誠的宗教信仰,或者具備極高的道德修養(yǎng)。前述例子中的基督教徒屬于前一類,而東皋公應該屬于后一類。這種道德修養(yǎng)其實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孜孜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終極境界?;蛘呶覀兛梢哉f,這是在與;天;進行互惠式的互動。你幫助了一個落魄的人,你也不追求獲得落魄者的回報。但全知全能的上天將這一切看在眼里,而且上天也會因此施予你福報。這其實就是天人互惠。
東皋公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極高道德修養(yǎng),崇尚;天人互惠;的人。所以,救助伍子胥和公子勝這樣的落魄之人,就成了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而東皋公之所以很爽快地主動提出要幫助伍子胥,也因為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好的妙招。
那天他去昭關為右司馬薳越探診,無意中看到了懸掛在城墻上的伍子胥的畫像,不由一驚,以為是自己的好朋友皇甫訥被通緝捉拿了。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畫像上的人目光更加銳利。但盡管如此,兩人之間的相像程度也已極高。了解原委后,東皋公當時就想到了可以利用魚目混珠的方法來幫助含冤受屈的伍子胥脫困。
巧合的是,東皋公在茅屋附近的山路上正好遇到了伍子胥,這才發(fā)生了上面一段故事。
東皋公安排伍子胥在家中閑住幾日,就是為了派人去邀請住得甚遠的皇甫訥。他之所以沒有提前宣示,就是擔心萬一皇甫訥不愿以身相替,那么伍子胥空歡喜一場后會更加失落頹廢。
這本是長者的行事穩(wěn)妥之處,但東皋公的這一安排卻讓不明就里的伍子胥在短短幾天內(nèi)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我有大仇在身,度日如年,現(xiàn)在耽誤在這里,簡直生不如死。先生您是高義之人,您就幫幫我吧。;
伍子胥以為東皋公毫不作為,可能是因為過關太難而有意不提此前所言幫助過關的承諾。但自己與東皋公素昧平生,人家其實并無義務一定要幫自己過關,所以伍子胥只能軟語相求。
東皋公說:;公子不必著急,我早就安排好了,只是在等一個人前來。;
伍子胥心中狐疑不定。當夜,他夜不能寐,心中反復思想過關之事。他有心辭了東皋公獨自闖關,又擔心盤查嚴密,被楚兵擒獲。這一夜,伍子胥如坐針氈,睡下了又起來,在屋中來回踱步,不知不覺間天已放白。伍子胥竟然是一夜未眠。
東皋公早起叩門來見,見了伍子胥,不由大驚道:;公子的頭發(fā)怎么一夜之間都變白了呢?!;
伍子胥這時的年紀剛剛二十出頭,正是青春年少的好時光,頭發(fā)正該烏黑油亮,怎么可能一夜之間就白發(fā)蒼然呢?
從頭發(fā)的生理結構來說,白色(或淺灰色)其實是頭發(fā)的;基色;。但在每一根頭發(fā)的毛囊根部有許多色素細胞,在人年輕的時候,這些色素細胞不斷制造出各種色素(不同人種的色素也不同,對于黃種人來說是黑色素),從而使頭發(fā)具有某種顏色。但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到了中年之后,越來越多的色素細胞死去,不再制造色素,頭發(fā)也就一根又一根地失去了顏色。最后,一個人的頭發(fā)就會開始逐漸顯現(xiàn)為灰色或白色。正常而言,這個過程大概要延續(xù)一二十年。
因為頭發(fā)中業(yè)已存在的黑色素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全褪去,所以,一般而言,人不可能一夜白發(fā)。但是,當人長期處于極度的驚恐、憂慮、憤怒、癲狂等負面情緒時,也會造成色素細胞的快速死亡,并導致頭發(fā)在短時期內(nèi)變白。
那么,為什么東皋公會說伍子胥的頭發(fā)在一夜之間全部變白了呢?
伍子胥自遭遇家國劇變以來,近一年來一直未得安生。他身負血海深仇,不斷逃亡,生命時刻處于危在旦夕的不確定中,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是一個二十出頭、乳臭未干的年輕人所從未體驗過的。這也使得伍子胥頭發(fā)毛囊部位的色素細胞大量而快速地死去。而在整個逃亡過程中,伍子胥根本無暇,也不可能有心情去認真關注自己的發(fā)色變化。事實上,他的頭發(fā)在近幾個月中一直在悄悄地;灰化;,逃亡過程中的風塵仆仆更是讓這種變化不至于那么明顯。
東皋公這幾天雖天天與他見面,但伍子胥頭發(fā)每天的細微變化也是不太容易覺察的。而到了這最后一晚,伍子胥憂慮過度,此前積累的量變終于演化為了質(zhì)變,他的頭發(fā)呈現(xiàn)出稍稍明顯的灰白色(而非雪白)。但無論如何,對于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頭發(fā)顏色都是極為罕見的。所以,東皋公才會頗感訝異。
伍子胥這陣子一直沒有關注過自身的形象,聽東皋公這么一說,當然不肯相信。他取來鏡子一照,果然兩鬢已見秋色。
伍子胥狀貌雄偉,對自己的外在形象是頗為滿意的,現(xiàn)在驚覺發(fā)白鬢霜,這個打擊確實是巨大的。伍子胥不由扔了鏡子,仰天長嘆后,痛哭道:;我一事無成,兩鬢卻已斑白。難道是天要滅我嗎?;
伍子胥多少有點反應過度,而他將這一切歸結為;天意;,也說明了他內(nèi)心已接近絕望崩潰的邊緣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時的伍子胥顯然不夠堅強,更不是他父親所言的那樣英雄無敵的形象。
沒想到,東皋公卻哈哈一笑,說:;公子無須悲傷,這可不是什么壞事情,而是一個大大的吉兆!;
原來,伍子胥發(fā)色的變化正與東皋公先前擬訂的過關計劃吻合相契。
伍子胥詫異地問道:;先生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東皋公說:;你狀貌雄偉,在人群中十分搶眼,別人一眼就能認出你來。;(此時的伍子胥聽了這句話,不由十分痛恨自己的不凡容貌);現(xiàn)在你頭發(fā)白了,正好可以掩人耳目。;
伍子胥乍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但隨即就覺得不對勁。一個面目年輕俊朗之人,卻披著一頭灰白的頭發(fā),豈不更加引人注目?
但東皋公接著卻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我有一個忘年交,叫做皇甫訥,他的長相和你十分相像。上次我去昭關為薳越探診,看了關上懸掛的圖像,第一眼還以為是皇甫訥被通緝捉拿了。今天他已經(jīng)請到。我想讓他穿著你的衣服,扮作你的樣子。而你則扮成一個仆役之人,正好可以蒙混過關。;
很多人以為,這段情節(jié)是為了讓伍子胥過昭關的故事更為生動形象而編造出來的,因為人的外貌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兩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怎么可能長得極為相像呢?
但事實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拿和伍子胥同時代的孔子來說,他的相貌就和魯國權臣季斯氏的家臣陽虎十分相像。陽虎曾經(jīng)率兵侵犯過匡地。當孔子周游列國路過匡地時,就因為相貌與陽虎相像而被匡人誤認為是陽虎復來。匡人將孔子重重包圍,害得孔子差點出了意外。
而就近現(xiàn)代而言,也能找出很多例子。比如,印度尼西亞的攝影師伊爾哈姆;**;已經(jīng)火遍東南亞,拍了大量的廣告和電視節(jié)目,還出版了一本叫做《因為奧巴馬》的自傳。再比如,俄羅斯南部城市伏爾加頓思克本地電視臺的一個名叫阿納托利;山寨版的王妃;。
那么,為什么會頻頻出現(xiàn)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卻面目酷似的現(xiàn)象呢?
這一現(xiàn)象正好揭示了人類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人類最初擁有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在代代傳承中出現(xiàn)了種種微小的變異而呈現(xiàn)出多樣性。變異都是隨機出現(xiàn)的,既然如此,就有可能出現(xiàn)偶然趨同的變異。當人類種群的總體數(shù)量大大增加后,基因偶然趨同的發(fā)生概率也就越來越大。事實上,每個人只要去找,總是能在蕓蕓眾生中找到與自己相像的人!
所以,伍子胥和皇甫訥容貌相像,其實并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伍子胥聽了東皋公的計劃,不喜反憂。伍子胥說:;先生之計確實不錯??墒菂s會連累皇甫先生的性命,我于心不安。;伍子胥能夠這樣思考問題,也說明他在逃亡的磨煉中已經(jīng)日漸成熟起來了。
東皋公卻說:;無妨,我自有解救之策。;說完,就將皇甫訥請入內(nèi)室,與伍子胥相見。兩人一見,確實頗為相像,不由相顧莞爾。
當下,東皋公找來湯藥,給伍子胥洗臉,讓他的臉色顯得蒼老一些,以與灰白的頭發(fā)相配。東皋公本是醫(yī)術高手,這自是他的拿手好戲。東皋公又換下伍子胥的外衣,找來一身緊身褐衣給他換上。這也許是史上最早的易容術吧。后世武俠小說中屢屢描述的易容神術,其源頭即在于此。經(jīng)過東皋公的一番打扮,伍子胥已經(jīng)不復舊日神采,真如一介仆役。
東皋公又將公子勝打扮成農(nóng)家小兒?;矢υG則穿上了伍子胥先前的服飾。
伍子胥拉過公子勝,對著東皋公拜了四拜,說:;他日若有出頭之日,定當重報!;互惠原理無所不在。受人大恩之時,正是自身力衰無能之際,只能拉長回報的時限,將未來當做一個承諾。
但東皋公根本不是貪圖此類回報的人,說:;我只是同情你的不幸遭遇,所以才想法幫你脫困,哪里是貪圖你將來的回報呢?;
伍子胥等人裝扮完畢,連夜起程,來到昭關之前,正是黎明時分。守關軍士剛剛將關門打開。
薳越奉楚平王之命,把守昭關,對過關北渡者,嚴加盤詰,真是水泄不通,飛鳥難過。若不是東皋公想出了用皇甫訥魚目混珠這個辦法,伍子胥帶著公子勝還真是難以逃脫。
皇甫訥為了;如愿;被擒,故意裝出驚惶之態(tài)。守關軍士比對了他的相貌服飾,如獲至寶,立即飛報薳越。薳越立即趕來,遙遙一望,立即下令將皇甫訥拿下。而伍子胥趁著這一陣混亂,帶著公子勝就此逃出昭關。
皇甫訥這廂故意裝聾作啞,拖延時間,好讓伍子胥能夠順利渡江北去。薳越開始近距離審問皇甫訥,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伍子胥目光銳利、聲如洪鐘,但眼前此人容貌雖然極為相似,但目光與聲音卻明顯不同。一問,才知道此人是隱士皇甫訥。而東皋公又適時出來解釋,薳越這才知道確實抓錯了人?;矢υG當場被釋放。這一場救人的功德就此完滿。
伍子胥出了昭關,心情暢快無比,以為前路海闊天空,可以任其翱翔了。但他實在是高興得太早了。這一場漫漫的征途,才剛剛拉開帷幕,前路還有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在等待著他。
心理感悟:人生的關鍵在于找到磨難的建設性價值。
〈未完待續(xù),相約下周五〉
看的不過癮吧?如果你想繼續(xù)看,可以購買當當電子書閱讀
小編告訴你鏈接
當當網(wǎng) 搜 鞭楚 購買
如果你想入手此套書放置床邊閱讀,現(xiàn)在正是好時間
《鞭楚》《辱越》《吞吳》三本套裝 原價117元,
現(xiàn)在正在搞5折促銷活動,只需58.5元,買3本,還贈1本,詳情見頁面信息。
你可以去東方出版社旗艦店購買
東方出版社天貓旗艦店購買,復制鏈接到瀏覽器
天貓搜 東方音像出版社旗艦 進入
也可以進入東方出版社京東旗艦店購買,復制鏈接到瀏覽器
京東 搜東方出版社旗艦店 進入
陳禹安說:
春秋戰(zhàn)國這段時期,是中國人的價值體系、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歷史。其間,道德的堅守與唾棄,人性的扭曲與掙扎,承諾與背叛的博弈,忠孝與仁義的抉擇,匯成了萬千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激起了無數(shù)心??駷?,情絲亂縷。
所以,我用心理學的手術刀來解剖這段歷史,也就有了這套;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這一幕幕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彷佛是一個個活色生香的心理學實驗。在這些不可復盤的;實驗;中,楚平王、費無忌、太子建、伍子胥、闔閭、要離、孫武、楚昭王、勾踐、夫差、伯嚭、 孔子、子貢、范蠡、文種、西施等諸色人等在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們用生命經(jīng)歷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