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陳禹安說:
春秋戰(zhàn)國這段時期,是中國人的價值體系、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歷史。其間,道德的堅守與唾棄,人性的扭曲與掙扎,承諾與背叛的博弈,忠孝與仁義的抉擇,匯成了萬千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激起了無數(shù)心??駷?,情絲亂縷。
所以,我用心理學的手術(shù)刀來解剖這段歷史,也就有了這套“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這一幕幕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彷佛是一個個活色生香的心理學實驗。在這些不可復盤的“實驗”中,楚平王、費無忌、太子建、伍子胥、闔閭、要離、孫武、楚昭王、勾踐、夫差、伯嚭、 孔子、子貢、范蠡、文種、西施等諸色人等在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們用生命經(jīng)歷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導讀:
歷史心理小說第一人陳禹安說,“所謂歷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打開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在“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中,他把那些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盡致?!侗蕹酚涗浀氖窃诖呵锬┢?,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家數(shù)十年間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后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guān)系,終于導致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長子伍尚顧惜父子之情,主動陪父親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擺布,懷著對故國故土的深仇大恨,歷經(jīng)千難萬險,逃亡至楚國的敵國——吳國。為了借助吳國的力量為自己復仇,伍子胥殫精竭慮,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吳王僚,成為吳國之王(即吳王闔閭)。此后,伍子胥又幫助闔閭筑建都城,延攬賢才,強兵富國,終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領(lǐng)吳兵,勢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復仇的念頭不但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動力,也推動他沖破了所有世俗規(guī)則的束縛。他以楚國舊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毀了楚國歷代國君的宗廟,還將已經(jīng)死去的楚平王掘墳鞭尸,暢快淋漓地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為“鞭楚”。
但是,楚吳兩國之間的仇恨卻并沒有因為伍子胥的復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這一次復仇,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仇恨。吳國的另一個鄰國越國,借著吳楚交兵的機會,對吳國的后方發(fā)起了攻擊。吳王闔閭退兵回國休整后,為了報復越國,又親率大軍對越國發(fā)起了攻擊。但是,闔閭過于托大,陰溝翻船,不慎被越國擊敗。英雄一世的闔閭本人也為這一次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吳越兩國由此結(jié)下了無法開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繼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殺父之仇。在為父守喪三年后,他親自出征,對越國發(fā)起了報復性的攻擊。這一次,實力弱小的越國不再擁有前一次的幸運,被強悍無敵的吳國打回原形。越國精銳大部被殲。越王勾踐深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無可幸免,他只能傾盡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與吳兵拼個玉石俱焚。但越國大夫文種利用吳國內(nèi)部的矛盾,巧妙斡旋,爭取到吳國寵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將越國趕盡殺絕的主張。機心暗藏的吳王夫差轉(zhuǎn)而要求越王勾踐偕同夫人到吳國為奴,為闔閭守墓,以期通過對勾踐的人身侮辱來達至為父復仇的目的,是為“辱越”。
越王勾踐在吳國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終贏得吳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釋放回到越國。
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膾炙人口、耳熟能詳?shù)膭钪竟适?,這就是蒲松齡的對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奔毤毐P點整個中國歷史,兵敗被俘、屈身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踐一個,但能夠堅忍不拔、忍辱負重、絕地反擊、以弱勝強、實現(xiàn)驚天大逆轉(zhuǎn)的,卻只有勾踐一人。勾踐完成的這一舉世無雙的豐功偉業(yè),就叫做“吞吳”。人們把勾踐的成功稱為“吞吳”。這一個“吞”字非常傳神地表達了勾踐所取得的成功的僥幸與不可思議。當我們比喻人心不足時,往往用“蛇吞象”來表達。一條小蛇和一頭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吳”就等同于“蛇吞象”。因為長期以來,就實力而言,吳國不啻是一頭大象,而越國只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踐之所以能夠完成舉世罕見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分不開的。這就是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吞吳”。
讀春秋時代的故事,探究中國人性格形成的歷史原因。
以史為鏡,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比《二號首長》還好看的官場斗爭、職場勵志小說。
這是很多讀者“憋著尿”一口氣看完的,比《明朝那些事兒》還好看的心理歷史小說。
今天我們開始閱讀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三《吞吳》第48節(jié),繼續(xù)讀這些激蕩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
開心閱讀48 都是幸運惹的禍
會盟已畢,就形式而言,夫差已經(jīng)成了公認的天下霸主。這是連他英雄無敵的父親闔閭也不曾達到的巔峰。但不幸的是,福兮禍所伏,這個天下霸主的光環(huán)上銘刻的卻是“愚昧不仁”的標簽。
夫差絲毫沒有心情來慶祝自己的成功。他迫不及待地要趕回國內(nèi),應(yīng)對勾踐的叛亂。在路過宋國的時候,夫差下令大肆搶掠了一番。這一行為,顯然與霸主的地位不符。夫差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有兩個原因:其一,吳軍已經(jīng)缺糧,不搶點東西就支撐不下去了;其二,宋國成了夫差泄恨的替罪羊。
攻打宋國后,夫差馬不停蹄地沿江淮水路歸國。這一路上,不斷得到家國被襲、太子已死的確切消息。夫差內(nèi)心最后的一點僥幸心理也消失殆盡了,而十三萬大軍,也因為家園被毀而惴惴不安,軍心不穩(wěn)。
正在**姑蘇城的勾踐得知吳軍回師,頓時嚇了一大跳。在他的戰(zhàn)略考量中,他以為夫差北上與晉國爭雄,晉國怎能容忍吳國欺負到家門口呢?晉國必不肯相讓,兩家一定會大打出手,拼個兩敗俱傷。而一旦吳晉開戰(zhàn),不論哪一方獲勝,沒有幾個月時間,吳軍是回不到本國的。所以,勾踐意存悠閑,毫不著急地**姑蘇城。
但是,勾踐卻沒料到晉國竟會如此膿包,被吳國三萬人的吶喊嚇破了膽,乖乖地把盟主之位讓了出來。夫差也因此得以毫發(fā)未傷地快速回撤。
吳國的精銳部隊兵力有十三萬之多,是越國的兩倍還多。如果吳國主力以哀兵姿態(tài),拼死保家衛(wèi)國,越國在兵力和士氣上都會落了下風。那么,勾踐的這一次伐吳,盡管開局不錯,但最終還是要以失敗告終。
算好了這筆賬,勾踐變得十分憂慮,內(nèi)心連忙盤算著趕快撤軍,以求自保。
但是,勾踐沒有想到,吳王夫差比他想象中要脆弱得多!
夫差一路上非但沒有做十三萬大軍的思想工作,激勵他們同仇敵愾,奮勇爭先,以百倍的烈度回擊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越國人,反而一趕回吳國,就命令伯嚭去和勾踐講和。
夫差所遭遇的局面,根本比不上勾踐當年的兇險。當時,勾踐只剩下了五千人馬,但勾踐首先考慮的是拼死一戰(zhàn),哪怕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后來勾踐之所以要向吳國求和,也是出于文種和范蠡的一力推動?,F(xiàn)在,為什么夫差在依然手握重兵,對越國依然抱有較大的勝算的情況下,絲毫沒想到奮起反擊,讓勾踐為他的背叛付出鮮血的代價呢?
或者說,為什么勾踐能夠接受現(xiàn)實,直面困境,保留繼續(xù)奮爭的勇氣,而夫差首先想到的卻是求和呢?
說來說去,這都是幸運惹的禍。
我們前面曾經(jīng)說起過“幸運強化”——偶或出現(xiàn)的幸運經(jīng)歷會強化人們抗擊逆境的能力。這是就勾踐的經(jīng)歷而言的。
勾踐初登王位的第一仗,就大敗了強敵吳國,還擊斃了吳王闔閭。這顯然是極大的幸運。隨后,他卻被夫差擊敗,屈身為奴,在吳國度過了暗無天日的三年。這顯然是極大的不幸。而勾踐得以從吳國脫身回國,又是一大幸運。此后,一系列的幸運事件(天降神木、天降處女、吳國許貸、子胥**、吳齊大戰(zhàn)等)陸陸續(xù)續(xù)地發(fā)生,而夾雜其間的則是勾踐在漫長等待中不時出現(xiàn)的抑郁、痛楚、彷徨、無助。
總體而言,勾踐所遇到的諸多幸運事件是間雜著出現(xiàn)的。每當他陷入暗夜難明的煎熬與掙扎,隨之出現(xiàn)的幸運事件就給了他一點新的希望與寄托,讓他重新燃起奮爭的勇氣。這是典型的“幸運強化”。
但正如硬幣都有兩個面,幸運經(jīng)歷既會強化人們抗擊逆境的能力,也有可能會弱化人們抗擊逆境的能力。這就是“幸運弱化”。
幸運弱化往往發(fā)生在最幸運的人身上。所謂最幸運的人,就是指那些從未遭遇不幸,一直得到幸運青睞的人。
夫差就是一個最幸運的人。他排行靠后,而且父親闔閭根本就不喜歡他,本來沒有任何機會登上吳王的寶座。但是他的兄長太子波殉情而死,而他又得到了伍子胥的強力支持,最終在眾公子的角逐中勝出。這是他一連串幸運的第一個。
此后,他生平第一戰(zhàn)就酣暢淋漓地擊敗了殺父仇國——越國,并得以通過肆意**越王勾踐來為父親復仇。這是他的第二大幸運。
夫差后來兩次擊敗強大的齊國,并威逼強大的晉國屈服。這也可以算是身為國君者最大的幸運了。
總之,直到勾踐反目之前,夫差一直都得幸運女神青睞,所思所謀無有不成、無有不順,幾乎沒有一丁點兒的磨難挫折。但是,溫室之花雖然嬌艷,卻經(jīng)不起任何的風雨,一旦遇到逆境,自然是當初有多幸運,后來就有多脆弱。
夫差的經(jīng)歷和此前的楚昭王如出一轍。
楚昭王非常幸運地登上了王位,從來沒有為國事操過半點心。當伍子胥、孫武五戰(zhàn)克郢后,楚昭王毫無擔當,大難臨頭我先逃,可恥地拋下國都與群臣自行開溜。這也是一個“幸運弱化”的典型例證。
后來,楚昭王之所以有機會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的錯誤,正是因為有子西、子期、斗辛、申包胥等一大批錚錚君子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給楚昭王贏得了重新開始的機會。而吳國自伍子胥死后,伯嚭當?shù)溃呀?jīng)找不到什么熱血忠貞之士了。
當逆境來臨,習慣了順境的夫差頓時判若兩人。那個在會稽之戰(zhàn)中玉樹臨風的國君,那個在艾陵之戰(zhàn)中揮斥方遒的統(tǒng)帥,竟然變成了一個不戰(zhàn)而屈于人的大膿包。
夫差對伯嚭說:“當初就是你說的越國一定不會背叛的,我聽信了你的話而放勾踐回國。今天,如果你不能讓越國答應(yīng)與吳國講和,這把伍子胥用過的劍,我就要用到你的頭上了?!?/p>
當人們對某一事件進行歸責時,往往會將成功的原因歸功于自己,卻將失敗的責任推諉給他人。這就是根深蒂固的“自利性偏見”。
當夫差這么說伯嚭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認為這是夫差的“自利性偏見”在起作用。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最初伯嚭為勾踐說情的場面,就會知道夫差所說的基本是客觀事實。
聽到夫差這么說,伯嚭立即冒出了一身冷汗。自從得知勾踐反目的消息后,伯嚭的內(nèi)心從來沒有安寧過。這些年來,他沒少拿越國的好處,也沒少說越國的好話。與其說他是一個吳國人,毋寧說他是一個越國人。伯嚭知道,在回國途中,夫差還無暇追究他的責任,但這筆賬是絕對逃不過去的。
伯嚭雖然一向思維敏捷、能言善辯,但在這件事上,勾踐給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為自己開脫的理由。但好在夫差正受困于另一種強烈的情緒而無暇他顧,一時還沒有表現(xiàn)出要對伯嚭下手的跡象,伯嚭雖然頗為擔驚受怕,但也知道自己暫時還是性命無虞。
伯嚭不敢怠慢,立即領(lǐng)命,前往越營求和。
正所謂天道輪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十二年前,文種代表越國以最卑微恭敬的姿態(tài),通過伯嚭向吳國乞和。十二年后,當年得意洋洋的伯嚭,卻也拿出最卑微恭敬的姿態(tài),去向越國乞和。當然,伯嚭此行所攜帶的禮物,也一如當年越國的舊例。
伯嚭的內(nèi)心頗有幾分蒼涼,但他對自己此行還是抱有相當?shù)男判?。畢竟,自己這些年來為了保全越國,頗費心思,勾踐應(yīng)該不會那么健忘的。
伯嚭來到越營,對著勾踐稽首行禮,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勾踐與伯嚭的這一次相見,強弱易位,頗為尷尬。
勾踐正猶豫著要不要退兵之際,沒想到上天竟又派伯嚭給他送了一份大禮。事實上,盡管吳軍長途跋涉,匆匆撤回國內(nèi),疲勞不堪,但如果拼死一戰(zhàn),還是吳國的勝算更大。如果不同意伯嚭的乞和,吳國被逼無奈只能困獸猶斗,越國能否全身而退就是未知之數(shù)了。
范蠡也看到了這一點,對勾踐說:“吳國目前還不能消滅。我們還是同意他們乞和吧,也算是對太宰這么多年來照拂越國的回報吧?!?/p>
勾踐點頭同意,答應(yīng)就此班師回國。
伯嚭不由長出了一口氣。他為這一次說服所付出的心力,可比當年的文種少多了。這不能不歸功于他此前為越國所做的“重大貢獻”。畢竟,互惠規(guī)范的威力無遠弗屆,即便是身處敵對陣營,也絲毫不會影響其效力的發(fā)揮。
心理感悟:幸運不等于幸福。
﹙未完待續(xù),相約下周五﹚
陳禹安 心理管理學家、資深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觀察者、資深書評人、高級經(jīng)濟師、寧波大學特聘教授。開創(chuàng)“心理經(jīng)管”與“心理說史”兩大寫作流派。
“心理說史”的代表作有“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三本),《向子貢學說服》,漫畫心理三國三部曲(《我是曹操,我怕誰》(上下冊)《忠義保證前途》(上下冊)《無算計,不諸葛》(上下冊))等。
“心理經(jīng)管”的代表作有《激勵相對論》(企業(yè)管理者對員工的另類激勵法)《海底撈能撈多久》《這是CEO的菜》(高管必備的幾項戰(zhàn)略思維)《心理喬布斯》(喬布斯獲得巨大成功的心理密碼)《人性之根——互聯(lián)網(wǎng)思想的本質(zhì)》等共計20余部。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