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陳禹安說:
春秋戰(zhàn)國這段時期,是中國人的價值體系、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歷史。其間,道德的堅守與唾棄,人性的扭曲與掙扎,承諾與背叛的博弈,忠孝與仁義的抉擇,匯成了萬千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激起了無數(shù)心??駷懀榻z亂縷。
所以,我用心理學的手術(shù)刀來解剖這段歷史,也就有了這套“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這一幕幕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彷佛是一個個活色生香的心理學實驗。在這些不可復盤的“實驗”中,楚平王、費無忌、太子建、伍子胥、闔閭、要離、孫武、楚昭王、勾踐、夫差、伯嚭、 孔子、子貢、范蠡、文種、西施等諸色人等在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們用生命經(jīng)歷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導讀:
歷史心理小說第一人陳禹安說,“所謂歷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打開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在“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中,他把那些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盡致?!侗蕹酚涗浀氖窃诖呵锬┢?,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家數(shù)十年間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后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guān)系,終于導致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長子伍尚顧惜父子之情,主動陪父親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擺布,懷著對故國故土的深仇大恨,歷經(jīng)千難萬險,逃亡至楚國的敵國——吳國。為了借助吳國的力量為自己復仇,伍子胥殫精竭慮,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吳王僚,成為吳國之王(即吳王闔閭)。此后,伍子胥又幫助闔閭筑建都城,延攬賢才,強兵富國,終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領(lǐng)吳兵,勢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復仇的念頭不但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動力,也推動他沖破了所有世俗規(guī)則的束縛。他以楚國舊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毀了楚國歷代國君的宗廟,還將已經(jīng)死去的楚平王掘墳鞭尸,暢快淋漓地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為“鞭楚”。
但是,楚吳兩國之間的仇恨卻并沒有因為伍子胥的復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這一次復仇,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仇恨。吳國的另一個鄰國越國,借著吳楚交兵的機會,對吳國的后方發(fā)起了攻擊。吳王闔閭退兵回國休整后,為了報復越國,又親率大軍對越國發(fā)起了攻擊。但是,闔閭過于托大,陰溝翻船,不慎被越國擊敗。英雄一世的闔閭本人也為這一次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吳越兩國由此結(jié)下了無法開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繼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殺父之仇。在為父守喪三年后,他親自出征,對越國發(fā)起了報復性的攻擊。這一次,實力弱小的越國不再擁有前一次的幸運,被強悍無敵的吳國打回原形。越國精銳大部被殲。越王勾踐深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無可幸免,他只能傾盡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與吳兵拼個玉石俱焚。但越國大夫文種利用吳國內(nèi)部的矛盾,巧妙斡旋,爭取到吳國寵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將越國趕盡殺絕的主張。機心暗藏的吳王夫差轉(zhuǎn)而要求越王勾踐偕同夫人到吳國為奴,為闔閭守墓,以期通過對勾踐的人身侮辱來達至為父復仇的目的,是為“辱越”。
越王勾踐在吳國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終贏得吳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釋放回到越國。
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膾炙人口、耳熟能詳?shù)膭钪竟适?,這就是蒲松齡的對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嘈娜耍觳回?,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奔毤毐P點整個中國歷史,兵敗被俘、屈身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踐一個,但能夠堅忍不拔、忍辱負重、絕地反擊、以弱勝強、實現(xiàn)驚天大逆轉(zhuǎn)的,卻只有勾踐一人。勾踐完成的這一舉世無雙的豐功偉業(yè),就叫做“吞吳”。人們把勾踐的成功稱為“吞吳”。這一個“吞”字非常傳神地表達了勾踐所取得的成功的僥幸與不可思議。當我們比喻人心不足時,往往用“蛇吞象”來表達。一條小蛇和一頭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吳”就等同于“蛇吞象”。因為長期以來,就實力而言,吳國不啻是一頭大象,而越國只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踐之所以能夠完成舉世罕見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分不開的。這就是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吞吳”。
讀春秋時代的故事,探究中國人性格形成的歷史原因。
以史為鏡,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比《二號首長》還好看的官場斗爭、職場勵志小說。
這是很多讀者“憋著尿”一口氣看完的,比《明朝那些事兒》還好看的心理歷史小說。
今天我們閱讀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一《鞭楚》第56——58節(jié)。<
56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薳射見吳兵追至,正要列陣拒敵,又見吳兵很快退卻,不由大喜道:“我早就知道吳人膽怯,不敢窮追猛打?!碑敿聪铝睿骸拔甯鼤r分,三軍飽食后,一起渡江?!?
薳射的這個反應與判斷十分奇怪。<
作為一個久經(jīng)沙場的將軍,薳射不可能不知道被敵軍“半渡而擊”巨大的潛在危險。更重要的是,吳兵強悍,屢敗楚軍,正是眼前活生生的現(xiàn)實,薳射憑什么說他們膽怯,不敢窮追呢?<
實際上,這和薳射內(nèi)心深處的期望有關(guān)。<
關(guān)于期望,有三個基本定律。首先,人們對于那些與他們期望相符的行為或事件會給予特別的關(guān)注,有時候甚至會主動搜尋一些信息來證實他們的期望。這是期望第一定律。更進一步,人們傾向于將一些模棱兩可的事件或行為以一種符合他們期望的方式進行解釋。這就是期望第二定律。<
顯然,在薳射做出了退回郢都的決策后,他內(nèi)心最大的期望就是平安撤退。根據(jù)期望第二定律,他更傾向于將“吳兵欲攻又退”這一看似模棱兩可的行為解釋為“吳兵膽怯,不敢窮追”,從而更能在心理上給他一種安全感。同時,也只有這樣的判斷,才能在現(xiàn)實中“確?!彼麑崿F(xiàn)自己的期望。<
但是,現(xiàn)實始終存在多種可能性。如果你只是一相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期望來預判情勢的走向,而不對其他的可能性給予重視,往往會招致現(xiàn)實無情和殘酷的嘲弄。<
薳射這“掩耳盜鈴”般的做法,果然給楚軍帶來了滅頂之災!<
楚軍渡江剛剛完成十分之三,夫概就發(fā)起了攻擊。楚軍一時大亂,紛紛爭渡。沒來得及上船的楚軍,到處亂竄,薳射約束不住,只能乘著戰(zhàn)車疾走。吳兵大肆掩殺,奪取旗鼓戈甲無數(shù),而楚軍的死傷則不可計數(shù)。孫武又命唐蔡兩君,各率本國兵馬,奪取渡江船只,沿江一路接應。<
薳射一路逃至雍澨,部眾饑困難抑,看看追兵已遠,遂吩咐暫且停留,埋鍋造飯。但孫武怎會放過如此良機?他派兵追擊,瞅準楚軍飯熟之際,發(fā)動攻擊。楚軍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做好了飯,卻只是為吳兵做了嫁衣裳。楚軍繼續(xù)逃命,而吳兵則坐享其成,一頓飽餐后,精力勃發(fā),再度對疲憊不堪的楚軍進行追殺。<
敗逃中,楚軍主將薳射的戰(zhàn)車被地上的障礙物擋住,進退失據(jù),被吳軍第一猛將夫概一戟刺死。他的兒子薳延也被團團圍住。忽聽得東北角上喊聲大振,薳延以為吳國再來援兵,不由長嘆:“吾命休矣!”<
卻原來,來者并非吳兵,而是楚國的左司馬沈尹戌。沈尹戌與囊瓦約定好前后夾攻之策后,一路奔襲,急急行至新息,卻得到了囊瓦貿(mào)然渡江,慘遭兵敗的噩耗。<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沈尹戌的謀劃天衣無縫,他怎么也想不到囊瓦竟然會愚蠢到如此地步。慘敗既已發(fā)生,沈尹戌連憤恨抱怨的時間都沒有了。精通軍機的他知道,必須趕快回援,否則情勢就會無法收拾。<
沈尹戌原路退回,恰在雍澨遇見被吳兵團團圍住的薳延。<
挫折導致負面情緒,然后引發(fā)攻擊。沈尹戌及其所部,將滿腔憤恨對準了吳兵發(fā)泄,一時殺退夫概,解了薳延之圍。但吳王闔閭親率大軍,隨后趕到,兩下扎營相拒。<
沈尹戌喚來薳延,問清緣由,忍不住長嘆一聲!他這才知道,在他之后趕來支援的薳射,在穩(wěn)住局面后,竟然也做出了極其愚蠢的渡江撤退的決策!如果薳射背水一戰(zhàn),嚴防死守,那么等沈尹戌退回后,還是可以形成夾擊之勢。這樣,楚吳勝負,仍是未知之數(shù)。但現(xiàn)實是極其殘酷的,容不得任何假設(shè)。<
沈尹戌內(nèi)心蒼涼如雪,外表卻鎮(zhèn)定如鐵。他知道,現(xiàn)在一切都已經(jīng)無可挽回了。雖然如此,在這樣的危急存亡的時刻,沈尹戌卻沒有絲毫猶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正是熱血男兒銘刻青史的最典型的標簽。<
沈尹戌叫來家臣吳句卑,一字一句地說:“令尹貪功,讓我的計謀半途而廢,此乃天意也!”<
計謀失敗的原因明明是人為的(囊瓦貪功冒進所致),沈尹戌為什么在明確提出這一點后又進一步歸結(jié)為天意?<
人們在對事情的成敗進行歸因時,往往將成功歸結(jié)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內(nèi)部歸因),而將失敗歸結(jié)為他人或環(huán)境的不匹配(外部歸因)。這樣的歸因傾向被稱之為自我服務(wù)偏見。<
囊瓦是他人,而天意則是終極意義上的外部環(huán)境。沈尹戌的外部歸因是符合人類的一般認知規(guī)律的。但他從囊瓦推及天意,卻微妙地展露了自己內(nèi)心的顛覆性變化。<
想當初,沈尹戌剛剛設(shè)謀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用兵如神的孫武在他眼里也不過形同兒戲。這個時候的沈尹戌,是一個典型的內(nèi)部控制者,認為萬事萬物均可掌控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精心謀劃,必能馬到功成。但是,夾擊計謀的失敗對沈尹戌的打擊實在太過巨大了。<
這一慘重的打擊讓他從一個內(nèi)部控制者徹底地轉(zhuǎn)變?yōu)橐粋€外部控制者。對外部控制者來說,所有事物的成敗,都是掌控在老天爺手中的。個體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可能影響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更不用說扭轉(zhuǎn)整個局面。<
當沈尹戌內(nèi)心發(fā)生這樣的深刻變化后,實際上他已經(jīng)聽天由命,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最為難能可貴的是,盡管如此,他還是要為自己的國家奮戰(zhàn)到底!<
沈尹戌繼續(xù)對吳句卑說:“今敵患已深,明日我將決一死戰(zhàn)。如果僥幸獲勝,那么吳兵就不會危及郢都,這就算是楚國的福氣了。如果不幸戰(zhàn)敗,我的這顆腦袋可就交給你了,千萬不要落到吳人手中,成為他們的戰(zhàn)利品?!?
吳句卑聽了,一股濃重的悲愴立即充溢了心胸,眼淚刷地就下來了。他清楚地知道,他的主人已經(jīng)決定,即便無力回天,也要以身殉國了。<
沈尹戌交代好后事,想了一想,又將薳延叫來,對他說:“你的父親已經(jīng)為國捐軀,你不能再死于此地了。你連夜趕快回郢都,告訴子西,趕快做好郢都保衛(wèi)戰(zhàn)的準備工作?!?
薳延明白,大勢已經(jīng)不可違,沈尹戌將生的希望留給他,卻將死的歸宿留給了自己。感動之余,薳延對沈尹戌行了跪拜之禮,垂淚道:“愿司馬驅(qū)除敵寇,早建大功!”最美好的祝愿,卻用最凄慘的語氣說出,也許是這世上最無奈、最沉痛的事情了。<
兩人揮手道別。這一別,即是永別。<
次日一早,兩軍擺開陣列,對陣交鋒。沈尹戌平素愛兵如子,關(guān)鍵時刻三**命,勇不可當。這一來,竟然連吳國第一猛將夫概也抵擋不住。眼看夫概將要敗退,孫武引大軍掩殺而上,左有伯嚭、唐侯,右有伍子胥、蔡侯,強弓勁弩在前,短兵在后,直沖入楚軍,頓時將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沈尹戌身中數(shù)箭,僵臥戰(zhàn)車中,已經(jīng)不能再戰(zhàn)。他急呼吳句卑道:“我已經(jīng)沒用了。你趕快取了我的首級,去見楚王!”<
吳句卑不忍下手,沈尹戌大喝一聲,閉上眼睛,再不言語。吳句卑眼看情勢危急,再不下手,沈尹戌很快將落入?yún)潜?。吳句卑熱淚長流,上前一劍將沈尹戌的首級砍下,解開衣裳,將首級包裹在內(nèi),急往郢都而去。<
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就不缺少沈尹戌這樣的英雄。中華民族的血脈,也正因為有了沈尹戌這樣的英雄才能夠綿延不絕,代代相傳。在歌舞升平的時刻,他們安守君子的本分,默守成規(guī),甚至任由小人肆虐。但是,當小人在危難關(guān)頭作鳥獸散時,他們卻挺身而出,不怨不悔,用錚錚的鐵骨,擔起了萬千重任,用淋漓的鮮血,寫下對家國的忠貞。像這樣的英雄,無論他們最后是成是敗,都應該贏得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崇敬與景仰。就讓淚飛頓化傾盆雨,就讓萬里長空都為忠魂舞,就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也許微不足道,但卻熠熠生輝的名字!<
沈尹戌既死,楚軍再無斗志。吳兵大獲全勝,稍事整頓,渡過漢江,長驅(qū)直入,直指郢都。<
楚國,這個曾經(jīng)強盛而不可一世的大國,在咄咄逼人的吳國鐵騎的緊逼下,已經(jīng)岌岌可危。闔閭念茲在茲的稱霸夢想,伍子胥旦夕難忘的復仇愿望,在經(jīng)過漫長的煎熬與等待后,終于近在眼前了……<
心理感悟:在預期的競技場上,真相往往是假象的手下敗將。<
57 楚昭王啊,大難臨頭我先逃<
薳延先行回到郢都,面見楚昭王,哭訴了囊瓦臨陣敗逃、自己的父親戰(zhàn)死疆場的種種情事。楚昭王大驚,立即召來兩位庶兄子西(公子申)和子期(公子結(jié))商議。<
此時,楚國君臣尚未知曉沈尹戌已經(jīng)兵敗身死。所以,他們商議的結(jié)果就是要再派援兵接應。但隨后吳句卑趕到,將沈尹戌的首級呈給楚昭王,又將兵敗緣由詳細訴說:“都是令尹不用司馬之計,以至如此!”<
楚昭王聽了,沒想到囊瓦如此無恥,更沒想到沈尹戌如此忠烈,不由痛哭自責道:“不能早用司馬,是我的罪過??!”緊接著,楚昭王又破口大罵囊瓦:“誤國奸臣,偷生于世,就連豬狗都不吃他的肉!”<
楚昭王對事件的歸因頗為與眾不同。我們前面說過,人們在歸因時,往往會出現(xiàn)自我服務(wù)偏見(也被稱為自利性偏見,即人們總是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歸因方式),即將成功歸結(jié)為自身,將失敗歸因于外部。但楚昭王一上來就先說沒能重用沈尹戌是自己的過錯,隨后才痛責囊瓦(歸責于囊瓦)。這又是因為什么呢?<
現(xiàn)實世界中發(fā)生的事件,必然會讓與之相關(guān)的人產(chǎn)生各種情緒波動。當某一事件原本可以不發(fā)生時,其引發(fā)的相關(guān)者的情緒反應就會被放大。這就是情緒放大化。<
美國在1995年時發(fā)生了這樣的一起事件。<
一位父親送他的小女兒去底特律的機場,讓她獨自乘機去亞利桑那州,探望住在那里的爺爺奶奶。當這位父親把女兒送到登機口的時候,女兒開始哭泣,說她不想走。父親耐心地勸導女兒,向她保證一切都沒有問題。最終,父親說服了女兒。飛機起飛后,卻在中途墜毀了。這個小女孩的生命就這樣結(jié)束了。<
這位可憐的父親要比其他遇難者的親屬承受雙倍的痛苦!因為,在他看來,如果他事先聽從女兒的意愿,而沒有堅持讓她登機,那么這個小女孩本來是可以不死的。這樣的想法在這位父親的內(nèi)心造成了強烈的愧疚感,從而讓他的痛苦放大化(情緒放大化)。<
在西班牙,一位名叫“Yiyo”的斗牛士在最后一分鐘與另一位斗牛士交換了場地。不幸的是,慘劇發(fā)生了,這位斗牛士死在了斗牛場上。他的死也造成了情緒放大化,因為在斗牛士這個行業(yè),有一個潛規(guī)則就是不得和其他人交換場地。這個潛規(guī)則之所以會存在,就是為了避免因交換場地引發(fā)意外后的“情緒放大化”。<
總之,本來不該發(fā)生的悲慘事件引發(fā)的痛苦就會更大。<
具體到沈尹戌,也是如此。沈尹戌本來是可以不死的,如果囊瓦不是那么無恥貪功。進而推之,又是誰給了囊瓦那么大的權(quán)力呢?楚昭王認為是自己。如果自己早一點識破囊瓦的真面目,早一點重用沈尹戌(而不是讓他聽命于囊瓦),那么,沈尹戌非但可以不死,甚至還可以將吳兵打得片甲不留!<
情緒的放大化讓楚昭王十分自責。在強烈的愧疚感的推動下,楚昭王這才會一反常人地背離了“自我服務(wù)偏見”,首先將罪責歸結(jié)到自己身上,然后才對囊瓦破口大罵。<
沈尹戌的忠烈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楚昭王。他吩咐將沈尹戌的兒子沈諸梁召來,領(lǐng)回父親的首級,并下令厚葬。楚昭王還將葉地封給沈諸梁。沈諸梁從此也被稱為葉公(就是成語“葉公好龍”里的那個葉公)。<
吳句卑又垂淚提醒楚昭王,道:“大王,吳兵朝夕將至,請大王早日定好保郢之計?!眳蔷浔斑@個提醒,卻讓楚昭王猛然害怕起來。<
說起來,楚昭王已經(jīng)登基十年,但朝政一直把持在囊瓦手中。這和楚昭**繼位時十分年幼有關(guān)系。目前,楚昭王也還不到二十歲。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一個從未有過執(zhí)政經(jīng)驗的孩子,在聽了楚軍相繼失敗、沈薳等重要將領(lǐng)慘烈犧牲的噩耗后,會有什么樣的心理反應呢?<
毫無疑問就是恐懼!<
恐懼帶來的第一反應又是什么?<
毫無疑問就是逃避!<
所以,在吳國的**尚未到來之際,楚昭王立即就提出了棄郢而走的想法。這既可以說是楚昭王被吳國嚇破了膽,也可以說是他無知者無畏的表現(xiàn)。<
楚昭王的庶兄子西比楚昭王年長得多,深知國都對于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性。他絕不會想到,身為一國之君的弟弟,竟然會提出如此荒謬而毫無責任感的想法。一時間,子西內(nèi)心的情緒十分復雜,他控制不住,頓時號啕大哭起來:“我們楚國的宗廟社稷,都在郢都。如果大王放棄郢都,就會都落入?yún)侨酥郑砭褪窍牖貋戆菁?,也是不可能的了。?
楚昭王顯然并不怎么看重國都的安危,他更關(guān)心的是自己的安危。楚昭王說:“郢都所能倚仗的天險只有漢江。現(xiàn)在漢江已失,如果不趕快逃走,吳兵旦夕趕到,我們不就束手就擒了嗎?”<
子西苦笑一聲,心想:“早知你這樣沒骨氣,當初囊瓦有異心的時候,我又何必苦苦保你為王?!”<
原來,楚平王死后,遺命太子珍繼位,這就是現(xiàn)在的楚昭王。但當時身為令尹的囊瓦卻想改立楚平王的庶長子子西為王。在春秋末期,擁有實權(quán)的重臣廢立國君是很常見的事情。<
只要子西點頭同意,他就能毫不費力地取代太子珍為王。但子西卻斬釘截鐵地堅決制止了囊瓦。太子珍這才得以順利繼位。<
可是現(xiàn)在,國難當頭,需要國君挺身而出,以一國首腦的身份為確保國家的生存而承擔重責時,楚昭王卻成了一塊只顧個人安危的軟骨頭。攤上了這么一個國君,沈尹戌、薳射的熱血等于是白流了。<
子西又氣又怒,說不出話來。他的弟弟子期接過話茬,對楚昭王說道:“郢都城中,尚有壯丁數(shù)萬,大王只要拿出宮中的米粟布帛,用于激勵,必能固守城池。我們再派遣使者,前往漢東諸國,讓他們合兵支援。吳國人深入我國境,糧餉不繼,豈能持久作戰(zhàn)?!”<
子期的這番話,合情合理,自以為能夠有效消除楚昭王的恐懼心理。沒想到楚昭王雖然膽子小,口才卻不差。他立即滔滔不絕地反駁了子期。<
楚昭王說:“吳兵可以在我國境內(nèi)就地取糧,怎么會糧餉不繼?”薳延向楚昭王訴說的吳兵在雍澨搶吃了楚軍做的熟飯的那一幕給楚昭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楚昭王會有此一說。<
楚昭王又說:“當初晉國要進攻我們,振臂一呼,我們的屬國冒國、頓國立即響應。此次吳兵來功,我們的屬國唐國、蔡國也給他們當向?qū)?。可見楚國的屬國早已離心離德,漢東諸國是不會來支援我們的?!?
楚昭王之所以只看見環(huán)境中的負面因素,而絲毫不做積極考慮的原因是,他早已陷入了第一期望定律的認知陷阱。<
我們知道,人們對于那些與他們期望相符的行為或事件會給予特別的關(guān)注,有時候甚至會主動搜尋一些信息來證實他們的期望。這就是第一期望定律。<
當恐懼充溢了楚昭王少不更事的心靈,他的預期就是吳兵強悍,楚國必敗。所以,他會努力地搜尋能夠證實這一預期的信息。諸如就地取糧、屬國離心這些信息就屬于這一類。當他的眼睛被預期蒙蔽,他就對其他的積極因素視而不見了。<
子期被他說得啞口無言(也許是氣得啞口無言)。子西卻又緩過勁來,繼續(xù)勸諫說:“大王,臣等拼死一戰(zhàn),如果戰(zhàn)而不勝,您再走也不晚!”<
子西使的是緩兵之計。子西認為,只要國君在郢,士氣就不會渙散,那么奮勇一戰(zhàn),擊敗吳兵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沒想到楚昭王竟然說出了一句更無恥的話來:“國家大事,皆在兩位兄長處理。你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寡人我是不參與你們的謀劃了?!闭f完,屁股一拍,就回后宮去了。<
楚昭王說得很輕松,仿佛他根本不是楚國之君,而是一個事不關(guān)己的局外人。子西和子期聽到這句話,差點沒當場暈倒。換了一般人,肯定會想,這個國家是你國君的,既然你自己都不管了,我們還操心什么呢?大家作鳥獸散,各奔前程不就完了嗎?<
但子西和子期卻不這么想。首先,他們都是楚國王裔,不戰(zhàn)而退,放棄郢都,是對不起祖宗社稷的。其次,他們都是君子。雖然推動歷史前進的往往是小人,但唯有君子才是擔負歷史重任的脊梁。在危難時刻,君子是絕不會退縮的,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子西看看兄弟楚昭王實在靠不住,毅然決定自己來承擔“郢都保衛(wèi)戰(zhàn)”的重任!他和子期商議后,派大將斗巢引兵五千,鎮(zhèn)守麥城,又派大將宋木引兵五千,鎮(zhèn)守紀南城,與郢都形成掎角之勢。子西自己,率領(lǐng)精兵一萬,在魯洑江鎮(zhèn)守。子期則在郢都,率領(lǐng)大夫王孫繇于、王孫圉、鐘建、申包胥等人巡城嚴守。<
吳兵長驅(qū)直入,不消數(shù)日,就逼近了郢都。吳兵分作三路,伍子胥和公子山率領(lǐng)一路,去攻麥城;孫武自己和夫概引一路去攻紀南城(孫武選擇夫概和他一路,正說明了他對夫概的欣賞);闔閭則和伯嚭引大軍直攻郢都。蔡侯與唐侯分率本國兵馬,助陣伍子胥和孫武。<
心理感悟:責任的飛鳥掠不過安樂的天空。<
58 伍子胥為報仇決心要把郢都變成淫都<
鎮(zhèn)守麥城的是斗巢。他和伍子胥在陣前相見。斗巢知道伍子胥是打著報仇的旗號來攻楚的,但是他覺得伍子胥的仇人費無忌早已伏誅,根本用不著報仇了。他說:“子胥別來無恙?你的父兄之仇,都是費無忌干的?,F(xiàn)在這個小人已經(jīng)被誅,你已經(jīng)無仇可報了。楚國對你有三世之恩,你怎么能夠忘記呢?”<
斗巢的看法可以說是當時絕大多數(shù)人的共識——怎么算賬也不能算到國與君的頭上,仇主費無忌已死,你還能怎么報仇呢?<
伍子胥毫不客氣地回應道:“我先祖有大功于楚國,楚王根本不顧惜,冤殺我的父兄,還對我趕盡殺絕。我幸虧蒙天保佑,才得以脫難。我對楚國的仇恨,放在心里已經(jīng)十六年了,今天好不容易才有這個機會,怎么能放過呢?”<
話是可以這么說的,但真正如何報復楚國,伍子胥還真的沒有想好。<
雙方言語不合,只能武力解決,一時不分勝負,約好來日再戰(zhàn)。伍子胥暗中派楚軍降卒混入城中,等到夜半,于城墻上放下長索,將吳軍吊入。一番里應外合,輕松取了麥城。斗巢匆忙逃走,伍子胥也不追趕,只是派人到闔閭處報功。<
再說孫武來攻紀南城。孫武察看地形,發(fā)現(xiàn)紀南城地勢低下,其北邊的漳江水勢滔滔,西邊有一個赤湖,湖水直通紀南城和郢都。孫武頓生一計,再一次展現(xiàn)了其神鬼莫測的軍事智慧。在孫武的兵法著作里,并沒有專門寫水攻的,倒是有一篇《火攻》,里面提到兩句和水攻有關(guān):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火可以奪(用火輔助進攻,可以取得戰(zhàn)場上的優(yōu)勢;用水輔助進攻,可以加強戰(zhàn)場上的攻勢。水可以阻斷敵軍,火可以燒毀敵軍的糧草輜重)。<
事實證明,孫武對水攻一樣在行。一個真正的軍事家,應該能夠?qū)h(huán)境中的一切資源為己所用。兵法中關(guān)于水攻這兩句簡簡單單的話,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孫武命軍士筑堤修壩,將漳江之水引入赤湖,湖水一時暴漲,平地高起二三丈,灌入紀南城中。這也許是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guī)模的水攻,后世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將這一謀略學到了家,多次運用。守將宋木(換了其他任何人也是一樣)以為是自然現(xiàn)象,只好驅(qū)使城中百姓逃到郢都避水。卻不知水勢極大,整個郢都城外早已是汪洋一片。<
而孫武早已命人在山上砍竹造筏,順勢攻城。<
楚昭王見狀,嚇得半死,立即命大夫箴史固找來一條船,準備開溜。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刻,身為一國之君,楚昭王內(nèi)心沒有一絲一毫的責任感。放棄郢都,對他來說,就像放棄一個玩具一樣。什么宗廟社稷,什么黎民百姓,都不在他的考慮之內(nèi)。<
楚昭王的行為看似荒謬,其實也很好解釋。畢竟,這個王位,他得之如敝屣,當然也就棄之如敝屣了。他當政十年,只是享了十年安樂,基本沒有處理過什么國政軍事。對于這個國家,他幾乎沒有付出什么。當國家需要他的回報時,他當然會冷漠以對。得來容易的東西,總是要在失去后,才明了它的珍貴。這個道理,楚昭王也許只有在經(jīng)歷篳路藍縷的艱辛磨難后才會懂得。<
楚昭王準備上船的時候,恰好他的小妹季羋在身邊。他連自己的老媽和老婆也沒顧上帶走,只帶著季羋就開溜了。這倒不是說他看重小妹勝過其他人。其實,這個從未有任何世事歷練的年輕人,在這樣的危急關(guān)頭,根本就不具備全局考量、均衡考量的能力。他內(nèi)心只有發(fā)自本能的一個字:跑!<
楚昭王的庶兄子期正在城上督戰(zhàn),聽說他跑了,只得放棄守城,帶著百官趕著出城保駕。他們倒是想到了家小,但時間不允許他們妥善安置。楚國的王室和貴族,就這樣將所有的婦孺家眷,留給了來犯之敵!<
郢都無主,不攻自破。吳王闔閭就這樣輕輕松松地進駐了楚國歷代國君經(jīng)營了數(shù)百年的煌煌大都。從柏舉之戰(zhàn)擊敗楚軍主力,到攻入郢都,不過短短的十數(shù)天時間。這在整個春秋的戰(zhàn)爭史上,都是最不可思議的勝利。<
闔閭絕對沒有想到,頭號強敵楚國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而這反過來又極大地烘托了他對自己超凡能力的迷信。當闔閭走上楚王的宮殿,坐上楚王的寶座時,他對自己的滿意度達到了頂點!他再也不會懷疑,自己就是上天最為眷顧的天之驕子!從他謀劃**吳王僚奪取王位開始,萬事順遂,凡謀必成,凡攻必克,內(nèi)憂外患,統(tǒng)統(tǒng)掃清。當初他想要稱霸天下的雄心,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鐵板釘釘?shù)氖聦崱?
他的臣下開始向他祝賀了。在紛至沓來的高聲頌揚中,闔閭甚至有些眩暈,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從容面對了。這也是每一個志得意滿者必經(jīng)的心理狀態(tài)。<
闔閭就在楚王的宮殿上大擺酒宴,犒勞為他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臣子。這一晚,吳國君臣喝得非常盡興,只有一個人悶悶不樂。這個人當然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報仇的伍子胥了。<
酒已盡,夜已深,闔閭就要在楚宮里度過他作為占領(lǐng)者的第一夜。左右從者早已為他準備好楚昭王青春貌美的夫人為他侍寢。女人向來是勝利者的戰(zhàn)利品。當楚昭王棄城而逃的時候,楚夫人悲慘的命運就已經(jīng)注定。<
美色在前,觸手可得,要這樣一個已經(jīng)雄霸天下的男人克制自己的欲望是很難的。但闔閭還是有一些猶疑不決。畢竟,他是一國之君的身份,而他將要侵犯的女子也是另一個國君的正夫人。盡管闔閭從來都不是一個甘心接受世俗禮儀約束的人,但這樣的行徑怎么說也是不太光彩的。如果闔閭真的要成為天下共敬的霸主,還是要顧及自己的聲譽的。<
就在闔閭內(nèi)心天人交戰(zhàn)、很難決斷的時候,旁邊尚未離去的伍子胥冷冷地說了一句:“大王,楚昭王的整個國家都已經(jīng)為你所有了,何況是他的妻子呢?”<
這個時候,推一下還是拉一下的結(jié)果是截然不同的。拉一下,闔閭也許就成了守禮君子;推一下,闔閭就成了色中惡魔。伍子胥使的是“推手”,闔閭再不猶豫,當夜就將楚夫人據(jù)為己有。<
為什么伍子胥絲毫不憐香惜玉,反而將楚夫人往火坑里推這一把呢?<
攻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工具性攻擊,即攻擊行為只是攻擊者用以達到其目的的一種手段。另一類則是敵意性攻擊,即攻擊本身就是攻擊者泄憤的目的。<
闔閭對楚國的攻擊屬于第一類。他討伐楚國,只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稱霸夢想。而伍子胥對楚國的攻擊則屬于第二類,他就是要報復楚國。伍子胥和楚夫人本身并沒有仇,但在他還沒有想好如何用最解恨的方式來報仇的時候,楚夫人就成了他所能想到的第一個替罪羊。所以,伍子胥毫不猶豫地慫恿闔閭蹂躪這個可憐的女人來發(fā)泄他內(nèi)心積蓄已久的仇恨。<
楚宮佳麗,別有風情,闔閭自來是個好色的男人,意志的堤壩在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后必然會一發(fā)而不可收了。自此,他夜夜荒淫,將楚宮中稍有姿色的女子都睡了個遍。但是,闔閭卻不知道,他這樣的放縱,卻讓他距離實至名歸的天下霸主越來越遠。<
闔閭之所以輕易地接受了伍子胥的“慫恿”,也與男性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短期擇偶偏好的內(nèi)在驅(qū)動有關(guān)。<
對遠古男性而言,大量短期擇偶能夠帶來盡可能多的后代繁殖。由此,男性進化出了尋求大量多樣性***的心理機制。<
巴斯等人曾對未婚的美國大學生做過調(diào)查,以確認他們在不同時間所期望的***數(shù)量。結(jié)果表明,在任意時間段內(nèi),男性想要的***數(shù)量都比女性多。比如,在未來一年內(nèi),男性大學生期望的理想***數(shù)平均多于6個,女性通常只想要1個。而在未來三年內(nèi),男性希望有10個,而女性只希望有2個。平均來看,男性希望一生能擁有18個***,而女性只希望有4~5個。<
所以,在伍子胥的外力推動和自己內(nèi)心性沖動的驅(qū)動下,闔閭就像一只蜜蜂,歡欣鼓舞地沖向了楚王后宮的“大花園”。<
有好事的諂媚從人為了迎合闔閭,對他說:“楚昭王的母親孟嬴原來是太子建的妻子,因為美色過人而被楚平王奪走?,F(xiàn)在孟嬴的年紀也并不大,姿色猶存,大王,您可有興趣?”<
對于擁有無上權(quán)力的占領(lǐng)者來說,淫欲易放難收。闔閭頓時“性致勃勃”地說:“好,趕快把她叫來!”<
但孟嬴卻緊閉門戶,絕不肯出。在楚宮中一直順風順水,從未遭遇抵抗的闔閭大怒,親自跑到孟嬴的門前,要看個究竟。<
孟嬴知道闔閭駕臨,在門內(nèi)拿了一把寶劍,用劍敲擊門戶,鏗鏘有力地說:“我聽說,諸侯國君,是一國的表率。從禮儀上來說,男女有別,居不同席,食不同器。現(xiàn)在大王您放棄禮儀,污言穢行,傳遍國人,我寧愿伏劍而死,也不會任你欺凌!”<
這一番話,大義凜然,擲地有聲。從人以為闔閭聽了會惱羞成怒,正要破門入戶,幫助闔閭強逼孟嬴就范。沒想到闔閭竟然漲紅了臉,滿面羞慚,向孟嬴謝罪道:“寡人只是敬慕夫人,想一識芳容,怎么敢亂來?既然夫人如此說,您還是請歇息吧。寡人告退!”<
這個縱橫無敵的梟雄,為什么會被孟嬴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折服而立即放棄淫欲,前后判若兩人?<
闔閭對楚國的攻占,始終是一種工具性攻擊。占有楚宮的女人,并不是他必然要有的目的。他內(nèi)心真正的目標,還是想成為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天下霸主。而要成為一個真正的霸主,是不能不講仁義道德的(哪怕是偽裝性的),否則怎么能讓天下人服氣?孟嬴的話,以大義相責,正是擊中了闔閭的唯一軟肋。當初如果伍子胥也是如此曉之以義,闔閭恐怕連楚宮中的一個女人也不會動!但伍子胥正是要讓楚宮的女人遍受**,才算是稍解他郁結(jié)十六年的深仇大恨!從這個角度來說,闔閭本人也是伍子胥的一件復仇工具。<
而另一個問題則是,孟嬴為什么是唯一一個敢于不惜以死來抗拒不可一世的占領(lǐng)者的楚國女人?<
這也和孟嬴的個性與經(jīng)歷有關(guān)。孟嬴是秦國人,秦人的血脈中不甘屈服的成分較濃。而孟嬴這一生的經(jīng)歷也頗為坎坷。受騙易嫁,是她人生的第一傷心事。楚平王死后,她年輕寡居,只能以兒子為念,但兒子外逃,丟下了她,連個招呼也不打,是她人生的第二傷心事。對孟嬴來說,生已無所歡,死也無所懼。所以,面對闔閭的淫威,她敢于以死相抗。大不了就是一死,而一個連死也不怕的人,還有誰能夠侵犯她呢?<
闔閭羞慚而退,仍然安排孟嬴原來的侍者為她看守門戶,又告誡從人不得妄入。孟嬴不怕死,最終反而免于一死,也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闔閭淫亂楚宮,多少為伍子胥解了點恨,但對他來說,這還遠遠不夠。父仇理應子報,那么父債也要子還。楚平王死了,還有楚昭王。<
但楚昭王已經(jīng)遠逃,讓伍子胥十分抓狂。思前想后,伍子胥內(nèi)心涌起一個惡毒的想法。他要讓郢都變成一個淫都!<
心理感悟:很多人正是因為從不敢拒絕而從不明了拒絕的威力。<
〈未完待續(xù),相約下周五〉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