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在一個心理學實驗里,好萊塢化妝師在被實驗者臉上畫上了一條大大的傷痕,在看到傷痕的驚人效果之后,被實驗者又被告知需要再擦上一層固定化妝效果的粉末——而實際上恰恰相反,化妝師擦掉了化妝的痕跡。
隨后,毫不知情的被實驗者被派往人群聚集的地方,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觀察任務完成后,被實驗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要粗魯無禮、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很顯然,他們認為這都是他們臉上其實并不存在的“傷痕”造成的。
“傷痕實驗”中的實驗者之所以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好,其實是他們自己將內(nèi)心的想法向外投射,用自己的觀點去分析他人的行為,與外界發(fā)生了一次“不友好”的“主觀互動”的結果。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中稱之為“投射效應”,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常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從而產(chǎn)生認知障礙。生活中“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說明,我們生活中所感知的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其實只是我們基于自身認知的一種主觀臆測,大多情況下并非客觀的真相。而我們對這種“看法”的強化和互動,往往會引導我們讓這種“看法”真的變?yōu)楝F(xiàn)實。以“傷痕實驗”的實驗者為例,由于他們以為別人而對自己不友好——雖然這只是一種虛假感受——他們卻會將這種不友好反射給其他人,從而最終會導致人們對他們真的不友好。結果是,雖然“傷痕”并不存在,但不友好卻真實地發(fā)生了。
如果把“傷痕實驗”中的實驗者打扮得分外健美、漂亮,然后“放出去”,想必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這說明,用美好的眼光和積極心態(tài)去看待自己和你身邊的同事,你就會發(fā)現(xiàn)美好;反之,如果你覺得他們都是“面目猙獰”的“搗蛋分子”,那么除了得到“橫眉冷對”的局面,你還真不能抱有更多的指望。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會對你友好;別人對你的態(tài)度,其實是你對別人態(tài)度的反射。這就是這個實驗所要告訴我們的。
(管理資源網(wǎng),2009-9-1)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