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文:楊柳君(公眾號:柳君說)
言語固然重要,但比言語重要百倍的是行動。聽起來會成功,與實際上成功有著天壤之別。相較于“激勵”人們,告訴他們是與眾不同的,有著不同于別人的價值,引導并幫助人們取得實際的成果更重要。心靈的強大是基于事實,基于成果,而不是令人感覺不錯的一碗碗雞湯。
什么是成功?
見仁見智。
如何獲得成功?
走捷徑?拼爹娘?靠撞大運?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希望過上富足安定的生活,這符合人性。
可問題是夢想如此美好,現實卻總是那么殘酷。
有些人畢業(yè)工作了幾年,依舊是月光族,每天早九晚九過著加班狗的生活,卻不見收入有太多改變。
更何況為了犒賞自己“辛苦”的付出,花起錢來自是毫不手軟,于是每天忙,到月底捉襟見肘卻是常態(tài)。
經濟窘迫,更不敢停下來思考,“無暇”反省。
于是周而復始,一年又一年。
我也曾經是迷茫群中的一員。
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以為知道人生該如何規(guī)劃,以為自己天生即與眾不同,以為自己定然會取得卓越的成績。
好吧,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的認為自己很厲害是一回事,以行動拿到豐厚的結果又是另一回事,問題是人們常常將二者混淆。
那些“鼓舞人心”的心靈雞湯總能讓我們感覺好受一點,充斥耳畔的所謂“成功學”更激發(fā)了人們的“斗志”,使得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自不量力的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
不過哈哈,那都是煙霧彈,彌彰了人們的視野,讓我們陷入錯誤的認知而不自知。
昨天在一本心理學大師的著作里看到一個觀點,很落地。
大師的觀點是,每臨成長瓶頸時,家長們總愛“激勵”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你是最棒的,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會獲得成功”,但其實這樣做的效果很小。
用言語說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虛無飄渺的所謂激勵,與引導、幫助孩子用實際行動獲得他們期望的成果絕對是兩碼事,難度也不是一個量級的。
大師建議人們要誠實,誠實地面對自己和孩子。
誠實的面對殘酷現實。
沒錯,建立在虛無之上的所謂言語激勵,有什么意義呢?偶爾自我激勵一下可以,但比言語更重要的是拿出實際行動來,用大量正確的行動獲得想要的成果,基于成果證明自己的出類拔萃,以結果來激勵自己,獲取內心的力量。
不斷幫助孩子獲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成果是重要的,在管理團隊時也是如此,絕不僅在于說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在那個當下使人們心潮澎湃,完事后大家仍然繼續(xù)以往的做事方式,卻滿心期待得到一個不同以往的結果,這可能嗎?
少廢話,多行動吧!
楊柳君,每天清晨晨讀、碼字。自詡為一個”有故事的人“,創(chuàng)業(yè)了近十年,體驗過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豐盛,更無數次面臨殘酷困境考驗。百轉千回,愿做一位沉靜的女子,靜心做事,真誠待人。精深研究領域為針對企業(yè)組織的”領導力“和”溝通“。為多家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數百萬點擊量管理名博博主;2015中韓文化經貿交流形象大使。公眾號:柳君說y823021823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