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
一、社會事件:于丹欲談昆曲被轟下臺,媒體即貼“北大學子”標簽。1、于丹被轟,引媒體關注,北大被貼簽在昆曲專場大師云集的劇場里,于丹被觀眾轟下了臺,尷尬不已。當時現(xiàn)場的叫囂聲雖不算高,但作為全民的“國學明星”,竟然連在臺上說一句感謝語的機會都沒能得到,當事人于丹百口莫辯,劇場內(nèi)外的觀眾卻因此大飽“口”?!鹘巛浾撲佁焐w地,席卷而來。然而,陪著于丹躺在槍口上的還有北大及其精英學子。由于該演出在北大百年講堂舉行,以致“滾下去”言論一出,北大學子立刻成為眾矢之的,紛紛被名人媒體打上“素質(zhì)低下”等烙印,百年名校的校訓也難逃質(zhì)疑之聲。2、新生代漸成職場主流,各界關注,北大學子更是90后新生代的精英代表至此,“于丹被轟”已成事實,但“北大轟人”的真實性似乎有待考察,可無論事件的來龍去脈究竟如何,包含著“于丹被轟”和“北大學子”字眼的新聞標題著實為各路媒體賺飽了眼球??墒?,媒體大眾本能式地給這場劇場風波貼上“北大學子”標簽,僅僅是為了博取版面嗎?放眼職場,或許我們能看得更遠。北大何以被盯?北大這所比新中國年紀還大的名校,一個世紀以來,為我國培養(yǎng)的人才遍布教育界/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聞傳媒界/企業(yè)界,光是中國各大名校正校長就有400多名出自北大娘家。北大不被盯,誰被盯?學子何以被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90后已逐漸來到舞臺中央,從高校主人翁轉(zhuǎn)到職場主力軍,90后始終是社會群眾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北大作為中國一級學府,其90后學子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群眾心中的精英代表——學術界的精英+職場上的精英。況且,根據(jù)“人紅是非多”理論和“事件營銷”策略,北大學子不被斥才怪呢!
二、聯(lián)系職場:于丹被轟是職場溝通的典型事件。1、90后的激烈式溝通模式在職場中屢見不鮮其實,這種激烈式的溝通模式在職場中屢見不鮮,近年來呼聲更甚。下面,筆者就來分享幾個經(jīng)典案例。案例一:不該我做的我堅決不做!初入職場的90后新人媛媛,因不滿一些老員工總是把活兒推給她,當場爆發(fā),“該我做的我做,不該我做的,我堅決不能做!”然后,憤然離職?!皠e以為我是新人,你們就可以欺負我!”案例二:這難道還不夠嗎?!92年出生的行政部小文,在一次訂水過程中,因溝通不到位,導致對方將三大桶桶裝水送錯了地方,部門主管發(fā)現(xiàn)后,因為她的溝通不暢而略顯生氣。小文見狀,急忙說道:“我早就跟對方說清楚了,是他們送錯了地方?,F(xiàn)在我已經(jīng)打算自己把水扛到辦公室,這難道還不夠嗎?”說完,竟大哭起來。案例三:這簡直是在浪費人才!在廣告公司工作了3個月的應屆畢業(yè)生小黃推開了經(jīng)理辦公室的門?!邦I導,我明明應聘的是文案設計工作,可你看現(xiàn)在,我都來半年了,每天卻在重復著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打電話、打水、整理材料、抄寫文件……這些活兒,有初中文化的人就能干,要我一個大學畢業(yè)生干嗎呀。這簡直是在浪費人才,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熬出頭???”2、職場沖突是必然結(jié)果——泛90后獨特的心理特征近兩年來,關于90后職場新人的惡性溝通事件的報道此起彼伏,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此等局面?這群新世紀員工的心理特征與其他年齡層的員工有何不同?有心理學人士就此作了80后與90后人群的人格特質(zhì)對比研究(楊薛雯,2010)。實驗分成問卷調(diào)查和個別訪談兩部分。實驗結(jié)果表明:90后大學生更喜歡獨立工作與學習,在人際關系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淡漠,不太善于與人打交道,不太喜歡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批評,顯得清高而自我。另一方面,他們習慣了獨自做決定及判斷問題,在單人任務的完成上往往做得很好,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見,追求個性化和獨立精神。90后大學生傾向于更大的心理壓力,不現(xiàn)實的想法、過多的要求和沖動,更容易體驗到諸如憤怒、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他們對外界刺激反應比一般人強烈,對情緒的調(diào)節(jié)、應對能力比較差,經(jīng)常處于一種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下。并且這些人思維、決策、以及有效應對外部壓力的能力比較差。此外,飛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環(huán)境、獨生子女的家庭環(huán)境、逐漸民主開放的教養(yǎng)方式等都對90后獨特的行為特征的形成有影響作用。如此看來,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職場沖突似乎并不是偶然的。3、職場沖突是可避免的——行為矯正的規(guī)律誠然,行為有其特征性,也有其可塑性。職場沖突之于90后職場新丁是一個必然的威脅,卻也是個可避免的行為,當然,當中需要借助一些手段和方法,以達到改變行為模式的目的?!靶袨槌C正”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據(jù)強化理論的原則,借助行為改變的規(guī)律對問題行為進行治療,或者使個體形成更有利于適應環(huán)境的行為,是改變?nèi)藗儾徽P袨榛虿涣夹孕袨榈囊环N技術和方法。其步驟如下:(1)識別(確定關鍵行為):職場沖突行為。(2)測量(測量相關行為):通過觀察、計算或查閱記錄,測量此職場沖突行為發(fā)生的條件和頻率。(3)分析(行為起因分析):采用分析方法鑒別工作行為的各種因素,以便及時了解出現(xiàn)各種行為的原因。(4)計劃(選擇矯正策略):正強化策略——獎勵、與正強化相結(jié)合的懲罰、與正強化相結(jié)合的消退等,并作出相應的計劃。(5)評估(矯正效果評估):策略對職場沖突行為改善的效果評估,以便進一步完善矯正策略和計劃。其中,準確找到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和選擇恰當?shù)某C正策略是關鍵。職場沖突產(chǎn)生的原因可以是多樣的,就業(yè)心態(tài)不良、缺乏溝通技巧、組織認同感不足等都可能造成職場人士間不必要的沖突。三、心理解讀:職場溝通,需要個性,更需理性。1、給泛90后員工的忠告:自我修煉,更好地適應職場。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所以啊,親愛的90后職場新丁們,21世紀的職場將會是你們的主場,通過自我修煉擺脫“異類”標簽,給你們的觀眾上演一場goodshow吧!例如,如何在基于問題解決的交流中融入團隊,避免激烈的溝通沖突的發(fā)生?你需要在以下六個方面做自我修煉:(1)準確且全面地認識問題;(2)清楚地陳述目標或目的;(3)制定周詳?shù)挠媱澓蛻?zhàn)略;(4)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5)時刻保持警惕和預見性;(6)實事求是給出合理解釋。2、給現(xiàn)代企業(yè)的建議:重視員工職場溝通心理及技巧的培訓。著名企業(yè)管理學教授沃倫·貝尼斯說過:員工培訓是企業(yè)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zhàn)略性投資。作為90后員工這場goodshow的投資方,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企業(yè)開始重視起對主角的溝通心態(tài)和技巧的培訓,世界性連鎖企業(yè)沃爾瑪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為了建立起長久有效的溝通機制,沃爾瑪公司真可謂“不惜血本”。美國沃爾瑪公司總裁薩姆沃爾頓就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必須將沃爾瑪管理體制濃縮成一種思想,那可能就是溝通,它是我們成功的真正關鍵之一?!碑斎?,基于中國的基本國情,許多中小型企業(yè)還不具備建立完善溝通機制的條件,這時候,適時有計劃地給新員工提供專業(yè)的職場溝通類培訓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認知與行為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因此,企業(yè)管理者在考慮給員工開展溝通類課程時,需要從兩方面入手——積極溝通心態(tài)的建立+高效溝通技巧的訓練。四、后記:全然關于“職場溝通”和“泛90后管理”的課程大綱精選。圖1:《現(xiàn)代職場高效溝通術》
圖2:《泛90后員工的管理——新時代新方略》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