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經過多年奮斗,終于要昂首挺胸,走出無憂無慮的象牙塔,準備大展身手,為了明天的面包而努力。在夢想放飛的時候,卻被現(xiàn)實當頭澆下一盆冷水,滿腔熱情瞬間被打回原型。
論壇就此發(fā)起了名為“第一次上班時,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的調查。結果顯示,70%的網友認為第一份工作最大的困難是“什么都不會并沒有人教”,也有14%的網友認為“辦公室人情冷暖”是困難之一。剛跨入職場時,大家都不程度地會遇到過以下幾種典型的困難:
只是好景不長,我的工作“倦怠期”好像來得特別早。面對每天重復的工作內容,不會做也沒有人會來教你,只能自己“瞎子摸象”。我很想證明我的價值,但機會好像從沒從我身邊經過。我工作主動,連復印、收送快遞之類的“雜活”都爭著去做,可還是收效甚微。我問同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但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沒有,不用了,謝謝”。沒有事做你招我進來干嘛呀?是嫌錢多嘛!我的內心在咆哮,同時我的挫敗感也變得更加強烈。麥克利蘭的激勵需要理論中的“高成就需要”我沒有獲得,連“高社交需要”好像也沒我的份。
做“縮頭烏龜”的想法開始蔓延,我開始懷念學校里“有課閑聊、無課睡覺”的生活,開始懷念老師一遍又一遍地不耐其煩地講同一個問題……有時候我真的很想仰天長嘆:“我的價值到底在那里?”
可是不上班又能怎么樣?我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沒一張好文憑,也沒資本創(chuàng)業(yè),只能老老實實地上班去,遇到不會的問題只能厚臉皮一點,相信“媳婦總會熬成婆的”。
剛畢業(yè)的學生要清楚地明白,你的角色已經是一名企業(yè)員工了,企業(yè)需要你能為企業(yè)賺得利潤。做學生時,你可能是在被迫學習,是老師不停地將知識灌輸給你;但成了員工,你需要自己去學習,而不是等著別人來教。學會如何與他人協(xié)作是初入職場的“菜鳥”們最需要學習的事情,但這可不是學數學,沒有固定的公式,需要結合自身的性格特點,不斷地自我摸索。當然,“自省”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捷徑。
我去年畢業(yè),剛開始找工作時,真的是挺痛苦的: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什么都不懂,總想有人能夠帶著我在“漫漫其修遠”的路上“上下而求索”。
也許當時我的心態(tài)不對,“有名氣的大公司”是我當時的第一選擇,我忘記了“工作環(huán)境”也該是求職時的考察重點。第一天上班,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杵在辦公桌,跟所有人打招呼,可惜,“熱臉貼了冷屁股”:有的同事只抬了下頭,對著我點了下頭就算是打過招呼了。上司的動作更是迅雷不及掩耳,向我指示了座位后,就鉆進了他的辦公室,然后通過一封郵件安排了我這星期的工作任務,,真是“言簡意賅”到極致了。那一刻,我算意識到了“有什么樣的長官,就有什么樣的兵”。
那份“凄涼”我至今記憶猶新。從第一天起之后的半年里,我永遠小心翼翼地做事,我估計我的“玻璃心”就是那時候形成的。我生怕自己做錯事,因為做錯事就意味著要面對上司的一張“包公臉”和里三圈外三圈的“圍觀群眾”。在每天緊張的工作之后,我每晚都會和同學朋友打電話,訴說自己的種種“不幸”,然后懷念一下學生時代——可藹可親的老師、“弱智兒童歡樂多”的同學……在那家公司呆了大半年后我就主動離職了,原因是我怕再堅持下去,自己真的要神經衰弱了。
很遺憾,我克服第一份工作困難的方法是“逃離”。
要知道辦公室的同事并不是你的父母朋友,會謙讓著你;等著同事、上司來跟你主動交流溝通是不切實際的,要適時地放下個性和自尊,主動“伸出橄欖枝”。工作上有任何問題都要主動溝通,比如加班,要了解同事們?yōu)楹卧敢庵鲃蛹影??加班時大家在做什么?你也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與上司溝通下你對工作上一些問題的想法和見解,這樣才能在職場上更好地繼續(xù)走下去?!白鹬亍⒅t虛、隨和”是辦公室人際發(fā)展的六字真言。
我剛畢業(yè)找工作時,我媽是這么跟我說的:“工資多少不重要,找份你喜歡的、能堅持的工作?!蔽矣X得這話很對,因為我相信“找一份喜歡的工作,早上9點到晚上6點都是快樂的。找一個喜歡的人,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9點都是快樂的。那每天我都是幸福的”。記得當時我去面試,面試官和我談薪資時,我特別義薄云天地說,“我剛畢業(yè),沒什么工作經驗,也不知道這行業(yè)的普遍薪資是多少,但我覺得一份適合我的工作比工資的厚薄對我來說更為重要,所以我對薪資的要求是不低于上海最低工資線就可以”。
于是,我如愿進了這家公司,也如愿拿到了高于上海最低工資線一丁點的工資。后來我媽又和我說:“哎,那XX家的孩子跟你同年畢業(yè)的,現(xiàn)在工資都快1萬多了;那個XXX家的孩子也一樣,最少也拿到8千了?!庇谑?,我心里的天平開始偏向鈔票那一端了,看著每個月工資卡上以“1”打頭的四位數字,想到每次同學聚會我都以“我工作很忙”的借口推脫,又耳聞同窗們的工資不僅起薪比我高,還一漲再漲,而我連女朋友都不敢找,生怕出門丟人現(xiàn)眼,我開始懊惱我當時的“義薄云天”,想想自己當初真是瞎了眼。
我不斷地用“我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就比別人強了”來麻痹自己,不斷給自己畫一幅未來晴空萬里的藍圖,可是每當被問到工資時,我都覺得自己被“停在杠頭上”了。人民幣真是讓人愛恨交織的東西。
但是我現(xiàn)在很慶幸,我還是堅持住了。4年來我一直咬牙沒跳槽,我不是沒有心動過,但找工作就跟找女朋友一樣,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才行。目前我的收入還算可觀,婚事也在準備中,職業(yè)發(fā)展也按著我的十年規(guī)劃在進行著,老板也挺關照我的。
剛畢業(yè)的學生,如果起薪有差距,也是因為學歷、能力、公司(所在行業(yè))。所以,當薪資讓你心態(tài)失衡,考慮以下三個問題:首先,了解你所在行業(yè)、所處的崗位的基本薪酬水平是怎么樣的,再以你的學歷和能力衡量一下你目前的薪資水平;其次,問下自己,薪資是不是你目前最看重的;最后,如果薪資對你目前的生活影響不大,你要認真考慮一下,你想要眼下的高薪還是長遠的發(fā)展。試問,企業(yè)為何要花高價去培養(yǎng)你這張白紙,并且還不能保證你學有所成后離開公司?
剛參加工作時,我最煩的就是,都過了下班時間半小時了,辦公室里的大哥大姐們如同屁股上粘了502膠水一樣,在座位上舍不得離開。當時我迫于自己資歷尚欠,也只能陪大家干坐著,那種感覺簡直就是“如坐針氈”。那時,我天天“望眼欲穿”地等待下班,卻每天都是過了下班時間快一個多小時,等到大家都篤篤定定地準備收拾東西時,才能走人。我至今仍舊百思不得其解:同事們怎么就這么不愛回家?怎么就這么偉大地“戀上工作”了?我一直覺得在八小時的固定工作時間里完成了份內工作,就該下班了,難道一定要加班加點、沒事找事才是好員工?我真的沒法認同這種辦公室文化!
到了冬天,五點就開始天黑了,那種對于回家的渴望感讓我有了“揭竿起義”的沖動!我是那種說做就做的人,于是,我一到點就直接下班,也不陪著大家傻坐了??墒呛镁安婚L,隔了一個禮拜,主管便找我談話了,說我沒有團隊精神、心浮氣躁,問我“為何大家都還沒下班我就單獨走了”。所以,后來我又開始“被加班”了。
我不是沒想過甩手不干,可是工作真的不好找。身邊的朋友跳來跳去,卻總是感嘆還是最初的公司好。而我又是個很“懶”的人,在適應了一個環(huán)境后,我就不愿意去重新適應另外一個環(huán)境。后來我也想通了,其實多加班一小時也不是沒好處的,比如,正好可以避開下班高峰。
論壇有網友分享過《求職者心態(tài)變化:“70后”掙錢“80后”求變“90后”隨緣》一文,文中提到,“90后”在求職時更注重個人興趣、工作自由度以及職業(yè)發(fā)展,同時表現(xiàn)出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耐心。眼下剛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多為“90后”,“90后”們應當更加謹慎面對第一份工作帶來的挫折,耐心地分析面對問題,任何能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
第一份工作不僅是讓你為自己的未來職場之路作積淀,也是一個讓你在自我摸索和嘗試中積累經驗的過程。掌握未來方向的舵在自己手中,要在實際的工作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劣和不足。所以,即便第一份工作帶來了種種的不盡如人意,但這些都將轉化為未來無形的財富。在第一個“收留”你的公司中,你能學習到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當你最初的美好愿景被打破,你的職場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在實踐中得到了提升。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