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2010年感恩節(jié)前夕,我去美國普度大學,給商學院的國際學生做報告,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職業(yè)機會,在這里加以總結、擴充,分享給大家。
我們知道,供應鏈管理包括三大執(zhí)行職能:采購管理、運營管理和物流管理。三大執(zhí)行職能在計劃的驅動下,完成產品的采購、加工和配送。相應地,供應鏈管理的工作機會也可分為這四個領域。這也是SCOR模型所描述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公司、行業(yè),對供應鏈管理的定義和理解會有不同。相應地,相同的頭銜,在不同的公司或行業(yè)可能有不同的職責;不同的頭銜,在不同的公司也可能有相同的職責。這也是為什么在1996年,PRTM和AMRResearch要成立供應鏈管理學會(SupplyChainCouncil),推動在不同的行業(yè)建立供應鏈管理的共同語言。
下面列舉了一些典型的工作,職責說明也非常簡單,旨在給大家一個整體的概念。如果你想了解某個職位的詳細職責,你可以到求職網站上搜索相應的職位。那些成熟的跨國公司的職位說明一般都很詳盡,應該能給你足夠的細節(jié)。另外要注意,不是每一個公司都設下面所有的職位。例如有的公司設立商品經理,就不設尋源經理,尋源的任務由商品經理來做。也有的公司設立物料經理,就不設采購經理,而是由物料經理管理一幫采購員,既負責采購,也負責物料、庫存管理。設采購工程師的公司一般不設供應商工程師,反之亦是。
采購與供應管理
運營/生產管理
供應鏈的很多問題,表面上看是執(zhí)行不到位,其實都是源于計劃上的先天不足。比如趕工加急,八成是因為計劃不周,緊急需求使然;短缺,八成是因為庫存水位設置不夠,或者采購前置期不足;質量問題連連,往往是因為產品和工藝設計不完善。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致有專門的一大類職務,給供應鏈職業(yè)人士更多的選擇余地。下面列出一些典型的職位,供大家參考。
這么多種崗位,對于我們職業(yè)人士來說,究竟應該到哪個職能去工作?用北美的默認答案,就是你喜歡的職能。只有喜歡才會更可能投入精力做好。當然,對于很多人來說,特別是初入職場者,你其實沒有什么特別感興趣的。這個時候可考慮兩個因素:匹配度、重要度。
匹配度是指你的能力與職位的匹配。比如有些人擅長跟人打交道(姑且稱之為;關系型;),那么可以考慮從商務型、管理型的崗位做起;有些人擅長跟數據打交道(姑且稱之為;分析型;),那么可以考慮從計劃、分析類崗位做起。公司招聘,匹配度是個重要的考量。公司用各種測試,看學歷、經歷,進行一輪又一輪的面試,就是在評判匹配度。
重要度指的是職能在公司的相對地位,你可以通過問簡單的問題來判斷。比如我訪問公司,經常會問,如果采購員和計劃員的職位都有空缺,而且報酬差不多,大家喜歡去做哪個?這就是再評判這兩個職位的重要度。如果答案是采購,那意味著計劃是個更加弱勢的職能,吸引不到最優(yōu)秀的員工。加入強勢職能的好處是,你可以跟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同事,學到更多更好的實踐。選擇重于提高,這對職業(yè)生涯初始者非常重要:你很難去改變一個組織,所以鳥擇良木而棲,選擇合適的組織很重要。
你也可以根據公司的口號來判斷。比如有的公司宣稱質量第一,或者質量有一票否決權,那其實是質量部門不受重視的表現。你知道,說啥的缺啥,而且越是缺啥,越是說啥。這世上我還沒見過一個公司說銷售第一,或者設計第一,因為那兩個職能本來就是胳膊最粗、拳頭最大的職能,用不著強調。
這時候,有人或許會問,匹配度和重要度究竟哪個更重要?我沒有確切的答案。對于職業(yè)生涯剛開始的人來說,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跟優(yōu)秀的人合作,都很重要。對于新近畢業(yè)的人,有些建制完善的公司有輪崗制,比如在兩年內做四個崗位,然后決定最合適的職位。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這是個挺不錯的選擇,在我看來,其價值跟讀個研究生差不多。如果你好好學,這三四個崗位做下來,應該能學到不少東西。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