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在職場上,上司和下屬之間有許多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上司會抱怨員工經(jīng)驗不夠,工作做不好,以至于自己總是要收拾他們的爛攤子;員工也會抱怨上司不放權(quán),對自己不信任。這種情況在職場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雙方各有原因,站在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度看,我們要先糾正上司的毛病。抱怨員工工作不到位,恰恰暴露了管理者不懂得培養(yǎng)員工、不懂得放權(quán),以至于自己叫苦連天,下屬和上司卻都不買賬。
在X職場社區(qū)中的一位管理者講述了他一天的工作狀態(tài):
從上午九點開始上班,他就一直要忙著看郵件、回郵件.審閱下屬遞交的各種方案和報告,還要準備會議、搜集資料,與同級和上司開會,給下屬開會,與下屬一起溝通修改意見……常常是忙到晚上七八點鐘,當天的工作還處理不完,因此只好帶回家繼續(xù)加班。每天他都覺得特別累,回到家里也不能好好陪家人,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完善方案,如何避免出錯。
可是,盡管他已經(jīng)加班加點忙得不可開交了,還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下屬提交的報告遲遲得不到他的反饋,沒有時間認真思考如何給下屬的方案提供修改意見,新的任務因尚未考慮妥當很難及時分配下去,等候決策的下屬不時催促他盡快做出決定…
這時候,他覺得特別委屈,自己每天廢寢忘食、盡心盡力地對待工作和下屬,希望能幫他們少走彎路,讓一切都進展順利。自己真的錯了嗎?
事實上,他的確做得不夠好。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得人之力者無敵于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于圣人也?!弊鳛楣芾碚?,我們擁有別人的“力”和“智”,這么好的條件倘若不知善加利用,那么即便自己累得要死,也只會被人嘲笑能力有限。
“凡事自己來”“親力親為”“事必躬親”,對于管理者來說,這并不是勤奮踏實的表現(xiàn),而是一種惡習。
事必躬親的諸葛亮最后勞心勞力而死,答應劉備的蜀國的復興大業(yè)也并未完成。如果一名管理者事必躬親,不懂得利用他人的力量,那么,管理者的職位對他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高管的任務是計劃、組織、控制、指揮,這需要所有管理者銘記。
始終保持一種謹慎的態(tài)度,唯恐部門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做并沒有錯,問題在于真的不必“事必躬親”。并不是所有問題都非你不可的,世界和這個部門離開你會照常運轉(zhuǎn),所以你大可不必因為沒有親自處理而不放心。身為管理者,你要做的是考慮哪些事情是可以交給下屬來做的。對此,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有以下幾點建議:
1. 牢記“多想多看,少說少干”的原則
對于剛剛從基層提拔上來的管理者來說,這一原則尤其要注意。我知道很多因業(yè)務能力出色而升職的管理者,往往會親自沖鋒陷陣,在一線拼搏,這是不夠妥當?shù)?。對你來說,多想多看,才能、“旁觀者清”,才能更客觀高效地判斷事情的是非曲直。
2. 區(qū)別“你能做的事”和“你該做的事”
身為管理者,你的能力無須通過“你能做的事”來證明,能做并不代表你就要親自去做。你應該考慮的兩件事是:自己應該做什么,別人能夠為自己做什么。確定了這兩點,你可以確定事情的優(yōu)先級別,為自己爭取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
3. 告別“來者不拒”的壞毛病
想想看,自己是否經(jīng)常說這樣的話,如果是,請盡早拋棄它們,因為它們不僅會讓你陷入無窮無盡的忙碌中,而且剝奪了員工鍛煉自身能力的機會:
“放這兒吧,我會處理的。”
“讓我想想。”
“這件事,稍后我會通知你?!?/p>
“你別管了,我讓某某去做?!?/p>
“把具體情況跟我說明一下,好吧?”
4. 凡事不要過于追求盡善盡美
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自己所管理的組織一切都非常完美,雖然他們清楚這不大可能。完美永遠是相對的,凡事都由你自己來做也未必就會不出一點兒問題。允許員工在實踐中犯錯,這樣他們才能成長。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