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要說現代人的最嚴重的病癥,除了拖延癥,就是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分散導致拖延。一般而言,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來自于工作信息的輪番轟炸,以及手機新聞、朋友約會信息的召喚。當然,我們自身目標的飄忽不定,不舍得放棄及時行樂的自在也是注意力被分散的一大原因。
無數的、不同的干擾,讓我們離既定目標越來越遠。專注力的缺乏,意味著夢想將被無限期的拖延。只有消滅各種干擾,你才能走在大多數人前面。專注力的缺乏背后意味著很多:
目標及目標意義的缺乏(沒想明白為什么要做);
目標分解的缺乏(怎么去行動);
缺少儀式感或免干擾機制(導致外界干擾不斷融進我們的大腦);
目標過程中的獎懲機制(每次專注過后得到正向的反饋,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形成習慣);
那么從問題來看,只要解決以上,也就等價于解決了我們專注力的問題。
1. 明確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即目標是什么)
對于那些在某個領域上頗有建樹的人,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目標明確、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堅持。
所以,第一個一連串的問題是:沒有目標,那就該問問自己我想得到什么,我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或做什么樣的事、想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如果目標太多,那么目前哪一個目標對于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列出優(yōu)先級。
其實這是一個最值得深思的問題,目標代表著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在生活中或者在職場發(fā)展上。
(1)把手段誤解成目的
好比如:我們愿意努力,所以選擇了看書。但看書只是努力的途徑,不是目的,前期看過一兩本書會帶給我們一種內心虛榮的滿足感:“我今天看書了,感覺很充實”,但這種與書本的“蜜月期”的假象不會維持很久。別把途徑當作目的。
?。?)積極探尋目標的線索
回答我想要什么,其實是一個不容易的問題。因為我們往往對目標一點感知也沒有。例如拿互聯網興起的運營來說,如果對于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過運營的人來問話:“你喜歡運營嗎?”你這樣問,他會一臉懵逼,因為沒有“運營”這個概念,即使未來的他真的喜歡運營。因為感知一樣東西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你起碼要看到事物的部分面貌,哪怕是冰山一角。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許多大學生都沒想過自己的職業(yè)可能性:攝影師或者營銷策劃?這些往往只能停留在口中,因為沒有接觸過,不知道具體是要做什么,所以永遠只能保持著敬畏和不確定。這也是高校倡導大學生多接觸外部活動的原因之一。多接觸未知事物,或者感興趣的事物,積極尋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另外,對于我們普通人,目標往往都是物質導向的(即興趣為次要因素),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是應該看清楚自己的職業(yè)能力偏重,你的性格適合做什么,在做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長處,不斷深耕,這也是一種尋對目標的方式。
2. 分解目標(即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
明確了自己的長期目標,就像找到了一個支架支點,我們應該找來更多的支點,不然你的目標很快就會散架。換句話說,長期目標具有導向意義,但不具備現實的具體指導意義。所以要分解目標,找到合適的短期目標,指導我們的日常學習、工作。
下面以“互聯網產品運營總監(jiān)”為例子簡述一下。
假設“成為一個牛逼的互聯網運營總監(jiān)”是我們的長期目標,那么我們就可以將目標進一步拆分,運營總監(jiān)需要哪方面的能力呢?從某一個維度進行劃分: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數據分析、統(tǒng)籌規(guī)劃、其他……
這些都是我們要涉及到的能力,再進行下一步劃分。比如上述所說到的活動運營,那么它可能需要你懂得:活動策劃、資源整合、渠道合作、活動推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涉獵的細分能力。
根據以上能力細分,用表格表現出來,然后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的著重點去考慮。比如:你一直接觸公關活動的事,那么你可以從活動運營這個能力著手,去向你的最終目標邁出第一步;如果渠道拓展是你的能力優(yōu)勢所在,那么你就可以基于此去拓展其他的能力。
在詳細考慮清楚、定位好之后,你的目標感就會變強。
3. 合理規(guī)劃任務分配
?。?)什么能力做什么事
我們倡導學習者,從舒適區(qū)跳出,進入學習區(qū)。但這并不意味著一蹴而就地盲目提高。一個剛要一心學好英語的零基礎學生,如果一開始就拿著雅思英語單詞去背,那么他很快就會放棄;一個不會走路的小孩,不可能學會跑步。
同樣地,在任務分配量的處理上,我們不能太高估一天能給我們空出的時間。有些人往往一天給自己布置了很多的學習任務,結果每天的任務都沒有完成的,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挫敗感。在這個時候,其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定的任務太多了。
(2)什么時候做什么事
在能力訓練的安排下面,我們需要盡量安排相關性比較大的能力放在同一段時間,那么就可以達到1+1>2的效果。這是加速成長的一條“捷徑”。
在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假設是A和B,在兩者交叉進行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你能從A的知識上帶來B知識的新啟發(fā),反之亦然。
這也是學習的一種樂趣,別少看這細節(jié),就是這些細節(jié)拼湊成我們的專注力。
4. 建立學習的儀式感,為專注力的形成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在我們的生命中,很多場景都需要儀式感:結婚、生日慶祝,學習也是。
在你學習之前,整理好書桌前的一切雜物或關掉你的手機,兩小時斷絕一切外界信息或找一個寧靜的地方、一張正經的學習桌椅,拿起筆,開始。
回想起我們日常的學習狀況,就是缺少這樣的儀式感。癱坐在沙發(fā)上、喝著飲料、叼著食物、聽著音樂,這一切都是需要我們正視的陋習。
5. 獎勵和督促
目標的成效往往是不容易在短期內看見的,或許是一個月,長則半年或以上。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相當于我們不斷地摸黑,看不到自己想看到的;時間長了,就很容易放棄。
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將注意力放在“做事”的“做”本身。只要我們做了、堅持了就應該得到獎勵。
那么,你每天列出的to do list完成之后,是不是應該也適應地獎勵一下自己呢?吃飯加雞腿或出去偶爾Rap一下。
相反地,沒有完成任務的時候也應該有懲罰。至于怎么懲罰?在互聯網發(fā)達的今天,許多人建立主題社群,像讀書、早起……每天在里面打卡,如果沒完成就當天發(fā)紅包,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懲罰方法。
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6. 最后要說的
當我們開始靜下心思考,當我們學會專注于一件事,我們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有這么一句: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你身上散發(fā)出來的就是那種能量的振動頻率,然后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當你無比專注地去做某件事時,效果就會顯而易見地好,那些你想要的、渴望的就會與你不期而遇。當你無比專注地去付出、去投入時,在不經意間,你也會邂逅那個更好的自己。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