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在前段時間,個稅改革風聲四起,給一部分中產階級帶來了極度恐慌,一時間,媒體和專家學者齊聲呼吁改革不要中傷了中產階級。最終方案明年年初就將要和大家見面,屆時,我們就可以一窺這個讓有關部門糾結了這么久的改革方案的廬山真面目了。
個稅改革無論怎么變,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是腰包里的錢鼓不鼓。這也是經濟決策層糾結的原因,個稅改革的需求就是,征收既要方便,又要比以前多收。這件事還要說起來不那么令納稅人反感。
據有關部門透露出的口風,新的個人所得稅征收大概會有以下5個變動。經過這種變動你會多繳稅還是少繳稅?另外,你有沒有方法根據政府的規(guī)則盡量把自己的繳稅額變得更合理一點?
1. 現在工資收稅的起征點,3500不會動了
現在工資應稅所得額起征點是3500塊每個月。大概你忘記了微信密碼也不應該不知道這個。這個數已經經歷了好幾次提高,但是在明年的新方案上,不會再把這個數字變大了。
不提高起征點的原因,有關研究部門給的答案是:再提高起征點對低收入人群少繳的稅還不如月收入15000以上高收入人群少繳的稅多。(他們管每月收入15000以上叫高收入,不知道他們內心是不是真的這么想的)總之,明年繼續(xù)提高起征點沒什么戲。
2. 會增加專項扣除
什么是專項扣除?專項扣除就是你干了某件值得減稅的事,有關部門就把干那件事的費用撇除在應稅所得額之外。
這里被猜測免稅的事最多的應該是房貸,房貸抵稅的事傳了兩年了。但這不太可能,看現在決策層對房地產惡狠狠的態(tài)度,就明白房貸抵稅希望不是很大。
除此之外被認為可能用于抵稅的項目還有,接受再教育、在職培訓費用、部分二孩撫養(yǎng)費用以及關于養(yǎng)老的費用。這里邊關于養(yǎng)老的和在職接受再教育被接受的可能性最大。
3. 總體上,個稅額度沒有被認為偏大,而是被認為偏小了
你以為你交了很多個人所得稅嗎,有關部門告訴你——不是這樣的!你們什么都和美國比,怎么交個人所得稅不和美國比一比。美國個人所得稅占到總稅收的40%以上,而中國還不到10%。
那么更多的收從哪來?還是那些所謂的高收入人群吧。
4. 關于個人所得稅專項合并
個稅變了,你的收入會增加么?
我們的政府對個人收入征稅,是按收入來源分成10多類征收的,每類收入的稅率都不一樣。比如勞務收入表中的含稅級距為按照稅法規(guī)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每次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按次計算納稅,每次收入額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收入額超過4000元的,減除20%的費用,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你看多麻煩!
以后如勞務收入這樣的來源可能和個人工資收入合并,總體來說這對勞務收入者是好事,因為勞務收入的稅太高了。當然,除了這個還有其他可能合并的項,比如稿費之類的。
5. 遞延繳稅的個人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將出現
這個名字聽起來復雜,但不難解釋。就是一種養(yǎng)老保險,你可以在稅前繳納保費,在若干年后,你享受保險給你返還錢的時候再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種繳稅方式就是遞延繳稅。
這種保險產品對于個人養(yǎng)老是蠻有正向作用的,其實你現在繳納的個人社會養(yǎng)老保險屬于這個性質,只不過社會養(yǎng)老保險是完全免稅的。但社會保險額度太低,很難保障人們退休以后的生活,而遞延繳稅的個人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給了不同的人更多的推遲享受的權利。
在很多國家,這種保險已經很流行了,這種產品在未來是個避稅的好東西。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